一晚上跑4个生产队放电影 70年代的老电影放映员们讲述与露天电影的旧事
晨报讯 这个暑期,借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契机,合肥多地放起了露天电影,也勾起了很多人三四十年前的珍贵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露天电影最辉煌的时代。8月9日,江淮晨报记者专访了合肥多个电影放映员,从肩挑电影放映机到小小投影仪,从胶片到数码,露天电影是那个年代群众唯一的文化生活,夏传林、王作宽等放映员也成了那个时代的独特印记。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温露天老电影
夏日的夜晚,一个小广场上,一块幕布,一台投影仪,居民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正在播放的电影《战狼》。
从人工发电到柴油机发电,再到现在的电子设备投影,合肥市古井丰水源小区蒋大爷亲眼见证了露天电影的变化,也见证着时代的发展。
蒋大爷今年70岁,谈起露天电影,他有满满的回忆。“四十多年前看露天电影,我们十几个年轻人晚上打着手电筒,去几公里以外的地方看,一天的工资还不够买一块电池的钱。”蒋大爷笑着说道,那时候的文化活动少,电影在农村的一个大队放完,又去另一个大队放映,无论多远,大家都争相报到。
时空穿梭回现在,再次来到广场上看露天电影,蒋大爷赞叹不已。“这是在传递正能量。”蒋大爷不止一次说起这句话,“播放的都是爱国题材的电影,不仅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还能够增加小区居民之间的邻里关系。”
放了30年电影一场最多可达2000人
1970年开始放映露天电影,今年已经76岁的王作宽在肥东县王铁乡放了30多年露天电影。他有两本证件,分别70年代和90年代发放的《安徽省电影放映人员合格证》和《安徽省电影放映单位放映许可证》。
那时的乡镇文化活动很少,露天电影成了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方式。作为为数不多的女电影放映员,曾经在舒城放电影的放映员汪宏舟告诉记者,他们走到哪儿,都特别受老百姓欢迎。“一部好片子能够连续放三个晚上,10公里以外的人都会跑到一个地方看电影,大家都是自备小板凳,坐得整整齐齐等待电影放映。”
65岁的电影放映员夏传林告诉记者,他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放映电影的,也是露天电影最红火的时期。“那个时候一场观众最多能有2000人。”夏传林说,正面坐不下了,就坐在荧幕的背面。
无论雨雪都要挑着电影机和胶片去各地放映
曾经在肥东县陈集放映电影的放映员付邦林说,那时最多一个晚上能放映4部电影,跑上4个生产大队。《南征北战》《白毛女》《地道战》这些都是大家最爱的电影。而每次放映也只有两个工作人员,放映员和发电员。
“电影放映机、发电机、幻灯机、胶片,这些都是我们自己挑着走,所有设备加在一起有一百多斤重。”付邦林说。无论下雨下雪,他们都要给大家放映电影。长年累月的装、下胶片,放映员们的手指都或多或少变了形。
这么重的设备,女放映员汪宏舟也是照样要挑起一部分。那时候没有公路,都是泥泞的泥巴路,遇到雨雪天,行路难可想而知。“和我一起工作的发电员是男的,可以多帮我分担一些。”
“老百姓想看,我们打伞也要放。”无论什么样的恶劣天气,都不能耽误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这是夏传林这一代电影放映员的职业操守与信念。
在王作宽的放映员合格证里,至今还留着一张泛黄的黑白老照片。照片上,年轻的王作宽正在操作胶片机给大家放映电影。这张照片是他当年找一位去采访他的记者要来的照片,一晃就是三十多年。晨报星级记者 张梦怡/文
晨报记者 高博/摄 通讯员 束靖
实习生 杨玉滢 程会会 李梦洁
新闻推荐
8月8日,肥东县白龙镇双庙社区坤之鲜生态园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来采摘黄桃。该生态园流转土地508亩,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植养...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