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老兵
○敬个标准的军礼 ○老人战功赫赫 ○王维海老人讲述当年的战斗情形 ○不朽的丰碑,一生的光荣 ○老人身上多处负伤□实习生秦雨璐本刊记者赵杰张宇泽
在肥东县古城镇塘庄社区住着一位抗战老兵,他叫王维海,今年91岁。从16岁入伍,到在战场上杀敌无数,如今,虽说距离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已有70多年,可王维海至今仍保持军人作风,对当年战场上的一幕幕,仍记忆犹新。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在此之前,记者特意来到王维海老人的家,听王老讲述当年参加抗战的故事……
入伍时,小剃头匠年仅16岁
日前的一天,当记者来到古城镇塘庄社区王维海老人家时,眼前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精神矍铄。在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老人一边从柜子里拿出一套挂满各种勋章的军服,一边打开了话匣子。
1944年初夏时节,年仅16岁的王维海在师傅的举荐下,来到驻扎在肥东县与定远县交界的江淮分水岭新四军驻地,为这里的新四军理发。尽管王维海那时还没枪高,剃头匠的手艺也不那么熟练,但所有的战士都像关心自家的亲弟弟一般照顾他。王维海说:“自己觉得在部队特别亲,许多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大家彼此谈论着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述说着各自从军后与日寇顽强作战的一个个真实场景,自己打心眼里佩服。”联想到自己家乡被日寇占领,过着食不果腹、四处乞讨(当时的理发就是一种变相乞讨)的日子,王维海说:“自己当时只有一个愿望,参加这支队伍,把日寇赶出中国。”于是,一个没有枪高的的小战士,就这样加入到这支英雄的部队。
战斗时,小剃头匠临危不惧
入伍之后,王维海被编入通讯班,负责战时口令的传达。在7月份的一次行军途中,恰逢与驻扎在定远县白路桥一线的日寇正面遭遇,当时已是傍晚时分,营长张良华(音译)一声令下,迅速将部队分散开来,就地组织与日寇进行对决。老人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日寇武器好,尽管人数不多,但很凶猛,新四军战士基本上都是一些混杂的武器,尽管如此,我们的战士毫不畏惧。”王维海继续说道,“当时的子弹嗖嗖从头皮上飞过、手榴弹爆炸时发出的声响很大,闪出的光亮能清晰地看到对方狰狞的面目。”当时,一位班长在掩护战友的时候身负重伤,昏迷不醒,王维海只觉得热血上涌,于是,拿起身边战友的武器,投入到战斗中,也记不得打了多少枪。整整一个晚上交锋,终于在凌晨到来之际,全歼几十名来犯之敌。
日寇不缴枪,打他没商量
据王维海回忆,在以后打击日寇的几次战斗中,他先后负过5次伤,其中3次重伤,2次轻伤,立过三等功一次。王维海说,打得最痛快的一次,莫过于在1945年日寇投降之际,在蚌埠火车站那次缴械战。王维海记得,当时,新四军奉命接受驻扎在那里的一个日本大队投降,不过,之后日本鬼子仍想抵抗,而且气焰十分嚣张。见此情景,自己所在的新四军首长立刻下达命令,要求张良华和另外一个营,就地包围日军。经过两轮交锋,日军逐渐丧失斗志,被勇武的新四军打得晕头转向,整个日军大队在不到3个小时内被全部缴械。此举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当时,连续向火车站日军驻地发出缴械号令的部队里,就有王维海的身影。
回乡务农,军人作风犹在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王维海老人思路清晰,说话铿锵有力。老人还不断用手比划着当年的一幕幕场景。在老人的家里,记者发现十分干净整洁,处处可以感觉到军人的作风还留在老人的一言一行之中。
据了解,在上世纪50年代,王维海认识了现在的老伴王太华。“别看当年他打仗厉害,可种田他可不行。”王奶奶回忆,那个年代耕地用的犁是村里共用的,每家轮着用。“他又不会犁田,每家就用几天,只能连夜犁田,那个犁坏了都不知道。”王奶奶哭笑不得。
在年轻的时候,王维海也曾在合肥火车站做过一年多的装卸工作。后来回到家中务农,在村里也当过治保主任。王奶奶告诉记者:“他脾气有些犟,只要自己认定的事情,就会跟人较真。”王奶奶笑着说:“我脾气也急,我俩年轻时也经常拌嘴,不过吵完也就没事了。”
如今,这对老夫妻已经携手走过六十多年风风雨雨。王维海虽然身子还硬朗,但是听力不太好。老人睡眠不错,还有早晚喝杯牛奶的习惯。王奶奶有冠心病,每天都要吃药。王维海说,党和政府从没忘记自己,这些年从住房到各项补助,一个也没少过。
虽说耳朵不太好使,可王维海却很喜欢“听”戏曲。“他喜欢看电视,特别喜欢看一些戏曲,听不见,就会盯着电视上的字幕。”王奶奶说。
新闻推荐
今年5月以来,肥东县降雨量为274.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近4成,全县多地旱情初现。截至7月30日,全县各类水利工程累计蓄水1....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