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砖雕现古祠
○墙上的一排砖雕在肥东地区比较罕见 ○祠堂内开满了野花 ○祠堂柱子上的木雕 ○砖雕栩栩如生 ○砖雕亟待保护 ○张氏宗祠门前已是杂草丛生 ○离宗祠不远的这口古井已有几百年历史 ○祠堂的一半曾作为学校□本刊记者赵杰
在肥东县包公镇大张社区有一处废旧的老宅。老宅本是一个祠堂,只因岁月变迁,如今祠堂已是破败不堪。不过即便破旧,可这座老祠内的一些老物件却是保存完好,尤其是一组精美的砖雕,虽历经百年风雨,可如今看上去仍是栩栩如生——放眼整个肥东,如此保存完好的砖雕都极为罕见。
小村深处有古祠
肥东县内祠堂众多,有古祠、有新祠,每一座祠堂都代表了一个家族的根基所在。在包公镇大张社区有一座破旧的古祠堂,为张氏家族所建,时过境迁,古祠已破败不堪,至今甚至无人问津。
79岁的张世银是家族里较有名望的老人,日前,在老人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来到古祠。祠堂很偏僻,门前已是杂草丛生,路也是坑坑洼洼。祠堂的门头上刻着“光前裕后”四个大字,走进祠堂,记者顿时被眼前的一幕所惊呆:与其说是祠堂的庭院,不如说是一处原始森林,院落里满是杂草、乱树,甚至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老人告诉记者,祠堂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建有一所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共有6个班,小学一直维持了几十年。那个时候,祠堂宽敞漂亮,院子里还种有牡丹、天竺等植物。在“文革”期间,祠堂被毁,至今也没有修葺。
除了祠堂,能够记载一个家族历史的无疑是家谱了。据《张氏家谱》记载:张氏始祖太位公于明洪武年间从江苏句容迁至浮槎山一带,之后在此繁衍生息。据了解,该家谱为族人十几年前重修,实则为家谱的第6次修谱。作为族人,张世银老人全程参与了修谱。“修谱修祠是一个家族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修谱虽说费时,可花费较少,修祠可就需要大笔资金了,这么些年,也就一直因为资金问题,祠堂一直没有开展重修工作”,张老无奈地表示。
精美砖雕现真容
其实,虽说这座古祠已破旧不堪,可在一些文物专家的眼中,古祠内却有不少有价值的文物。当天,与记者随行的还有县文物部门的同志。在祠堂的外围墙壁上,我们发现了一组精美的砖雕。每个砖雕成方形,一共有十几幅砖雕图。记者靠近发现,砖雕形态各异,有骑马的,有唱戏的等等。
县文物部门的同志在看过砖雕后极为惊叹。经初步推断,砖雕为明末清初所建。“在肥东地区能看到如此一组保存完好的砖雕确实很难得,这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文物部门的同志表示,希望家族能做好古祠的保护工作,下一步也考虑申请将古祠列为文保单位。
当天,记者一行离开古祠后,在古祠不远的地方,发现一处老井。据族人透露:老井比祠堂年份还要久远。“以前,村里的家家户户都靠这口井吃水用水。可以说,这口井也守着我们张家的子子孙孙过了几百年。”张世银老人如是说。
新闻推荐
继包公镇人居环境及洁序家园专题动员布置会后,该镇镇村两级迅速行动起来,镇主要领导深入社区开展督查,各社区积极组织机...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