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岭上的“塞罕坝” 特约摄影李博本报记者袁家权摄影报道

江淮时报 2019-03-22 16:54 大字

“龙窝水库、马鞍桥、大黑洼、獾子洼、张大洼、大刺洼、油坊洼……”对自己曾经守护过的山头,高青旺如数家珍。高青旺与儿子、女儿在一起研讨森林科学防火措施。位于江淮分水岭上的皇甫山林场瞭望塔。高青旺一家三代守护着一座大山60载。

在古老传说里, “树是山神”。如今,一个少有人关注的群体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森林里,像树一样,寂寥无声,成了这些“神灵”的守望者……

当记者将镜头对准他们,让我们看到专业的坚守让他们活成了自己的英雄。梦想有多大,心中的舞台就有多大,无论路有多远,山有多高。

3月14日,记者走进滁州市南谯区大柳镇皇甫山林场退休职工高青旺的普通生活。今年67岁高青旺,1957年,6岁的他和家族其他亲人一道,从肥东县迁入南谯区大柳镇皇甫山林场。一家人就这样扛起锄头、拿起锹,在林场干了起来,这一干就是60个年头。高青旺的爷爷说:“力气是浮财,去了又来,你只管带劲干,不要有怨言。 ”在老人家的坚持和鼓励下,全家人选择了坚守山里植树造林。

如今,皇甫山已从过去“以砍养家”到现在“以砍养树”,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链条,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96.1%。昔日的皇甫山如今成了集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生态保护区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为一体的特殊区域,先后获得 “中国森林氧吧”、“2016年度中国最佳森林康养目的地”等称号,绿色旅游正在这里蓬勃发展。

2018年2月,高青旺荣获“滁州好人”、“安徽好人”称号,2018年11月荣获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称号,2019年1月入选 “2018心动安徽·最美人物”。以高青旺一家四代为代表的林场职工,60个春夏秋冬,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护林,让6万亩荒山变身林海,谱写出“塞罕坝精神”的皖东实践。

新闻推荐

肥东县文明办部署意识形态工作

3月15日,县文明办召开全体人员会议,研究部署县文明办意识形态工作。会议指出,时刻绷紧意识形态安全这根弦,建设具有强大...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