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人感受冬日温暖

肥东晨刊 2019-02-12 09:06 大字

日前,74岁的邵传富老人每天最爱做的事,就是在家门口晒太阳,品一壶清茶,看一份报纸杂志,享受闲暇时光,给自己身心放松和愉悦。

邵传富老人是肥东县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邵洋蛇灯——传承人。大邵洋蛇灯起源于元末明初的一个传说。相传当时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元军在与明军在对决中败局已定。大邵村有婆媳二人为躲避战祸,逃到该村太子山下的龙嘴石下。当时媳妇已经怀孕近6个月,被溃逃的元军发现。紧急关头,突然从天而降一条巨蟒,口吐蛇信,吓跑元军,救下婆媳二人。媳妇经过99天,产下一子,取名邵思明,为感念大蛇救母,遂扎制洋蛇灯,逢年过节玩耍纪念,并在邵姓家族一代代传承下来。

可是,邵传富老人年岁渐高,身体抵抗力下降。2015年,老人不幸患上肾炎,并不断恶化成尿毒症,仅当年住院治疗就花费10多万元,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医生建议邵传富每周至少透析3次,一个月需要透析十多次,仅医院透析一个月就要9000多元。生病让家庭陷入困境……

小包社区干部知道邵传富老人难处后,主动对接,让老人享受民生工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每个月可以领取892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就连家里的用电,也可以每季度享受财政资金补贴。如今,社区也通了公交车,家门口就有站牌,办理一张老年人免费乘车公交卡,仅去县医院透析乘车也可以节约不少路费。

2017年度,小包社区大邵中心村纳入民生工程省级美丽乡村,将道路延伸修到每家每户门口,将路灯安装到每家每户房前屋后,将村庄旁边的一处臭水塘整治打造硬化,建立观光木栈桥,在桥中间建设一座休闲木栈亭,方便群众休闲聊天赏景。就连邵传富老人家里上厕所用的大茅坑也被填平,由政府通过民生工程改水改厕项目,建立水冲式的蹲便式卫生厕所。家门口每天都由社区安排的保洁员清扫整治,环境得到极大提升,生产生活设施得到极大完善,老人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如今的邵传富老人每天最爱散步聊天,喝茶看报,逢人就夸党的民生工程好。

(黄燕飞本刊记者李丽娟)

新闻推荐

安全宣传忙

近日,针对春节期间返乡群众增多,盗窃等四类可防性案件,肥东县组织多部门走上街头,向群众宣传防盗、非法集资、交通安全、...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