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为高质量发展“蓄力加码”

肥东晨刊 2019-01-31 09:06 大字

在今年市“两会”期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宋国权在参加肥东代表团审议时特别强调,“肥东县民营经济活跃,基础较好,实力较强,要充分发挥优势,加大支持力度,持续优化环境,不断激发民营企业发展的动力、活力和热情,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做大做强。”

目前,肥东县已拥有民营企业近1.8万家、个体工商户近4万户,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平均每26个人就有一个老板,每58个人就有一家民营企业。2018年,全县民间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近60%,民营企业创造了肥东70%以上的GDP、66%的财政收入,年纳税超过100万元的民营企业达505家,纳税千万元以上民营企业达64家,民营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顶梁柱”。此外,全县56家高新技术企业全部是民营企业,拥有市级以上技术中心占比87%,全县民营外贸企业占全部外贸企业的96.9%,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全县的91%。从吸纳就业看,2018年新增就业人口2万人,民营经济为社会提供了95%的就业岗位,说明民营经济已成为吸纳人口的“蓄水池”。

要实现肥东高质量发展和既定目标,离不开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首先抓平台,按照“产城一体”的理念,高起点规划建设各类产业园区。开发园区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平台,今年是肥东经济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全面启动年,是合肥循环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快建设年,也是24.3平方公里东部新城核心区扩容提质年。与此同时,华夏幸福机器人小镇、亿达智慧科技城、联东U谷、VR小镇等双创平台也在加快建设。同时,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形成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通过大力推动全民创业,最大限度地放宽创业条件,降低创业成本,通过实施税费减免、财政贴息、注册资本货币“零首付”等创业扶持政策,引导更多的社会成员兴办经济实体,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此外,通过广泛积聚发展资源,不断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抓开放。坚持“筑巢引凤”、“引凤还巢”并举,坚持“本土创业”、“外来创业”并重,营造全民创业的生动局面。同时抓创新,增强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和素质,提升民营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组织民营企业与中科大、合工大、安大以及中科院合肥创新院、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大学大院大所合作,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努力从“制造”的窄路里转型到“智造”“创造”的大道上,从“微笑曲线”的中间扩展到“微笑曲线”的两端,进而培育出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龙头骨干企业。

今年,全县还将通过抓产业大力提升产业层次,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引导民营企业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建立“小商品、大市场”、“小区域、大发展”、“小资本、大辐射”的产业格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增加产业转型升级投资,积极向智能制造、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机器人等肥东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进军。

(本刊记者顾雯鑫)

新闻推荐

肥东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督查情况通报

根据县创城指挥部领导要求,1月21-23日,县文明办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了督查考评,测评根据《全国文明县城测评体系...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