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从孩子抓起

肥东晨刊 2019-01-23 09:07 大字

□徐杨敏

法律像一只无形的大手,保护着我们。可我一直不明白法律究竟是什么。除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它对国家和人民又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带着疑问和学习的态度,我捧起《依法治国》这本书,坐在书桌前,认真地读了起来。

读完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章《依法治国,引领未来》,孙中山先生和毛主席是我最敬佩的两位伟人,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中国近代法治的实践者,他的法治思想博大精深,在20世纪初,他就提出许多先进的法治理念。他力陈“法治就是以人就法”。1918年他在上海答记者问时,说了一段话:“必使先有宪法而有总统,切不可先有总统而有宪法……虽有野心者不敢冒违宪之名。然其悍然出于违宪,自有弹劾权与叛逆之罪随之。吾人亦可以拥护宪法起而问罪。”孙中山先生的话,揭示了现代法治的精髓即法律权威至高无上,任何个人和集团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毛泽东——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设计师。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全国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它发挥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后来毛主席和他的宪法起草小组制定计划,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与奋斗,多次修改,向宪法起草委员会提交了初稿,宪法起草委员会接受并先后召开七次会议讨论修改,最后形成宪法草案。

我们中国终于有了一部属于我们自己的宪法。1999年3月,依法治国的方略被写进宪法,法治社会成为人心所向。在这之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被中共十八大提出。在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将“依法治国”以鲜明的时代特征镌刻在党的中央全会的历史坐标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决定每年的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2014年12月4日,我国迎来了首个国家宪法日。在场的每位领导,每位检察官,面对宪法高举右拳宣誓,可以想象这样的场面多么壮观!可以说国家宪法日的确立,让法治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读完这本书,我浮想联翩!我手里捧着的仅是一个红色小本子,竟有如此魔力,更没有想到它还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社会,改变整个国家。它,让我们行为文明规范,让我们生活井然有序,让我们亲爱的祖国繁荣富强。

法治力量激荡澎湃,时代潮流不可阻挡。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正是培养“依法治国”的理念和精神的黄金时期,让法治观念在一代又一代中小学生中生根发芽,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依法治国”的大树必定会枝繁叶茂,蔚然成林。现在,让我们共同担负起依法治国的历史使命吧!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一个美好的法治明天就会到来;我坚信,只要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共同捍卫法律的尊严,法治之花将会绽放得更加绚烂。

【作者系肥东县山王学校七(1)学生指导老师:王晏朋】

新闻推荐

法在我心中

□毛帆“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三国时刘备告诫自己儿子刘禅的一句话,至今仍有警醒作用。是啊,一只小白蚁在船板上咬...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