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再大也要回家

肥东晨刊 2019-01-21 09:06 大字

○以前的石子路变成了水泥路 ○回国前,在宿舍旁边留影 ○从国外带回来的电磁炉 ○腌咸货才是真正的“家乡味道” ○手机里拍的国外名建筑 ○阿联酋货币 ○家乡通了自来水编者按肥东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该县外出打工的人员数以万计。快要到春节了,不少在外务工人员陆续回到家乡,有的在肥东短暂地过完春节后,又要踏上打工路,有的则干脆不再外出奔波,留在了家乡。

从今天开始,记者将陆续走访一些在外务工的肥东人,听他们讲述在外的打工经历,听他们诉说心中的家乡情结。

□本刊记者赵杰

今年56岁的张松权来自肥东县桥头集镇桥青社区,老张在外打工多年,从国内到国外,他去过的地方可真不少。

前两年,张松权来到阿联酋打工,一干就是两年,去年回到家乡。由于已不再年轻,老张干脆不再奔波,就在家门口的企业上起了班。用他自己的话话:“世界再大,也要回家。这两年家乡发展很快,只要人勤快,遍地都是‘黄金’。”

阿联酋的“打工记忆”

张松权是肥东桥头集镇人,曾经,他也是肥东外出打工人员的一分子。十多年前,老张在北京干了不少年,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获得了前往阿联酋务工的机会。“当时觉得国外打工肯定比国内挣得多,而且也没去过国外,所以就去了。”张松权告诉记者,他去的阿联酋城市是迪拜,“迪拜有不少世界著名建筑,包括迪拜塔、帆船酒店等,真是一饱眼福。”

当然,对于张松权来说,他并不是来阿联酋旅游的,而是来打工的。来之前,老张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不过,来到国外后他发现,活干起来倒也比较轻松。由于老张是熟练工,手艺不错,所以他当了一个小头目,领着一帮老外干活。“都是来自巴基斯坦、印度、越南等国家的务工人员。我跟他们相处得比较融洽,一开始,双方语言都不通,只能用手比画,后来,大家都可以用英语交流了,就方便许多。”老张表示。

对于一个第一次出国务工的人员来说,在异乡难免有些想家,这一点张松权也不例外。刚来到国外的那段日子,老张经常和家人打电话甚至视频聊天,跟妻子报一报平安,跟孙子讲一讲国外有趣的事情。

据了解,张松权做的是瓦工,在阿联酋也是干老本行。“我们盖的一个酒店是印度人投资的,档次怪高的。”老张说。在那里,张松权每天上班大约十个小时,每个月可以休息三到四天。吃的是中餐,住的宿舍条件也还不错,总体来说,一切比老张来国外前想的要好。

“当地有规定不能喝酒,我们有时会偷偷在宿舍里喝上两口,那里沙漠化严重,所以城市街头的植物下面都连着水管。当地人对中国人很友好,老远看到我就会打招呼。”回忆起在国外的打工时光,老张说得头头是道。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

在国外一待就是两年。“本来去的时候就是通过熟人介绍的,在国外那边也有一些我们的同乡,大家相互照应,努力打工,时间过得也很快。”张松权告诉记者,与公司签了两年的合同。合同到期的时候,有些工友选择续约,不过,张松权却没有这样,而且回到了家乡肥东。“年龄也不小了,不能老是在外面飘着,该回家了。”老张表示。

离家两年,再次回到肥东,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张松权回到家门口时,发现村里的石子路没了,一条条水泥路通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来到家里,老张发现家里竟然通上了自来水,村容村貌也大变样。

如今,张松权在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找了一份工作,做铝模板。每天开车上下班,生活很规律,每个月有四五千块钱的收入,虽说没有在国外打工待遇高,但也可以了。“现在家乡发展快,变化大,只要人勤快,肯吃苦,就不怕挣不到钱。”据透露:张松权的妻子在一家快递公司做分拣员,两口子生活工作有规律,挣钱不多,可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虽说回国已有一年时间,可到现在张松权的手机里都保存着在阿联酋拍的照片,照片里有他干活的地方,有他住的地方,有他的工友,有当地的一些著名建筑。“出来长长见识,打打工,也挺好的。但世界再大,也终有回家的时候。在外漂泊几十年来,也该回来和家人在一起了。”老张感慨说道。

新闻推荐

肥东店埠镇:整治环境为发展护航

近日,店埠镇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全面部署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将在本月底前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改方案...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