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颗珠子一串串爱心五旬残疾汉子沐浴关爱笑对生活

肥东晨刊 2019-01-15 09:24 大字

○在家还能做饭 ○家到厨房之间,有一排扶手,不用拐杖可以去做饭 ○手工制作,给刘少华的生活带来希望 ○制作手工艺品 ○刘少华外出还能骑电动车 ○去镇上给老父亲买来药□本刊记者赵杰

五彩的塑料珠子,串起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对于长临河镇茶山村贫困户刘少华来说,一次意外,让他变成了残疾人。然而,在政府和一些爱心人士的关心下,他对生活又燃起希望:通过编织手工,不仅增加收入,而且有了一个新的生活目标。

A遭遇变故碰到贵人帮扶

今年51岁的刘少华是村里的贫困户,身患残疾。回想起那一次意外,刘少华说:一直以来,他都在中庙一带的工地上打工。一天,他骑车从工地回家,途中不幸发生车祸,被一辆农用车撞倒。也就在那次事故中,刘少华失去了右眼和右腿,几乎成为一个废人。

曾经一个好端端的汉子,一下变成了残疾人士,对刘少华来说打击很大。毕竟,以前身体正常的时候,刘少华干瓦工可是一把好手,完全可以凭借双手来养活自己和家人。而现在,失去了一只眼睛和一条腿,刘少华真不知道以后自己还能干什么。有一段时间,刘少华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在人生的最低谷时期,一些关爱悄悄来到他的身边。一次机缘巧合,镇国土分局局长史建山成为刘少华的帮扶对象。从那一天起,史建山对刘少华给予了极大的关爱:先后帮其实施了土地流转7.53亩,年收益5975元、大户带动年分红420元、光伏发电年收益2614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助年720元、残疾人生活救助年630元,落实低保政策年低保金13252元等。

在长期的交流中,史建山同刘少华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每次看到刘少华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史建山总是及时为他解决,甚至自掏腰包,为刘少华买了一台洗衣机。而刘少华也通过与史建山的相处,改掉了自卑内向的性格,逐渐变得自信、自立、热爱生活。

B编起串珠走向美好生活

日前,当记者来到长临河镇茶山村村民刘少华家中时,只见他正坐在家门口的椅子上编串珠。由于是阴雨天,光线不太好,所以每串一个珠子,刘少华都看得很认真,很仔细。

原来,2018年的下半年,史建山介绍刘少华去参加一次残疾人就业培训,也就在那次培训上,刘少华学会了编串珠。“当时,培训地点在合肥,时间17天。学会回家以后,史局长就给我弄了许多珠子,让我在家编。还说编好后,他来帮我卖。”刘少华说。

与正常人相比,刘少华只有一只左眼,所以看东西还是不太清楚。不过,不怕有难度,他只要编起串珠,就会十分仔细。“过段时间,我还想请个老师再教我一些编织花样,什么编动物、编包、编水果,我都想学。”现在,刘少华想把编织做得更好更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刘少华与父亲在一起生活。父亲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平日里做饭、洗衣、给父亲拿药等,都是刘少华来完成。记者留意发现,虽说刘少华只有一条腿,不过可以来回单脚走动。“其实也经常摔跤,我都习惯了。”刘少华无奈地说。

在他家里的冰箱里,记者看到存放了不少菜。中午时分,刘少华开始洗锅做菜。“煮饭简单,炒菜反正就我和父亲两个人,一般两个菜就够了。”据透露,刘少华的父亲喜欢每顿喝点酒,所以平时刘少华总是摆一瓶酒在餐桌上。“父亲一般一顿喝一小杯,我有时也会陪他喝点,一个星期就能喝完一瓶酒。”

走进刘少华的卧室,只见其父亲正在看电视。老人家耳朵不太好,所以总把声音开得很大。

这样一对父子,虽说遭遇变故,仍笑对生活。党的温暖让他们的生活充满着希望。

新闻推荐

阳光民生绘就幸福画卷

○公共服务健全○徽派集镇顺民心○危房改造惠民心○游园改造向民心○发放慢性病门诊就诊卡○群众幸福度不断提升○生态环...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