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打造乡村振兴肥东样板
○水培 ○建设文化乐园 ○牛家剪纸 ○加大农业建设 ○农民的幸福生活 ○乡村旅游□袁永强本卡记者李丽娟文/图
肥东县地处江淮分水岭,是传统农业大县,多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中国生态农业先进县”“中国无公害蔬菜十强县”等称号,近年来,肥东县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义,全力推动“五个振兴”在肥东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坚持政策引领,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出台全县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和发展规划,并规定每年从可用财力新增部分和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2018年,出资2亿元成立肥东县乡村振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注资5000万元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建立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项目库,今年重点建成一批田园综合体、民居民宿示范试点,实现政府搭台、市场主体唱戏、农民群众受益。坚持改革创新,采取“试点先行,解剖麻雀,以点带面”的方式,精准有效推进清产核资工作,统筹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占有受益权。目前已完成42个村改革试点任务,成立村级股份合作社42家,共量化资产15374.39万元,股东总数19.11万人。其中,作为全省“三变”改革试点样板的建华社区,年收入增加到130万元,资产收入增值30%左右。坚持因地制宜。肥东县根据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人口集聚等情况,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思路,支持乡村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长临河、桥头集、撮镇等沿山沿湖乡镇,以开发休闲娱乐、文化旅游、民居民宿等新业态为重点,办好荷花节、樱桃节、龙虾节等活动,打造特色品牌,形成规模效应。马湖、白龙、响导等中北部乡镇,以做大做强有机农业、中草药等高附加值特色种养业为重点,做到一村一品一产业。目前,全县拥有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20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名牌产品、著名商标达21个,其中牌坊乡成为全国第三大杭椒生产基地。
打造三农人才新高地
在做好“引才”文章上下功夫。肥东县出台人才引进“东风”计划,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建立“桑梓”人才信息库,大力实施“引凤还巢”工程,鼓励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创新创业。同时,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通过投资兴业、下乡担任志愿者、包村包项目、捐资捐物等方式,投身乡村振兴。在做深“育才”文章上下功夫。出台《肥东县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实施方案》,健全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利用“平台公司+发展基金”、“学历教育+技能培训”、“人才认定+政治引领”三步走的模式,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力度,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新型人才。在做优“用才”文章上下功夫。建立完善人才扶持、激励、使用机制,加大在创业扶持、技能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近年来,共评选县级农业实用型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人,产业创新团队3个,从全县乡村企业家人才推选“两代表一委员”29人,培养村干部7人,兑现奖补资金71万元。
树立向上向善新风尚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以挖掘农民群众善行义举为重点,扎实开展“我推荐、我评选身边好人”活动和乡村道德模范评选,引导农民群众以道德模范为榜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模范,营造和谐、文明的乡村风气。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以六家畈古民居、包公文化园为样板,引导有文化底蕴的乡村在保护开发文化遗迹有形资产的同时,挖掘民间文化、优秀戏曲、村史等无形资产,加强牛家海剪纸、大邵洋蛇等非遗项目的保护、宣传、开发,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增强优秀乡土文化生命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文化乐园建设为基础,大力推动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持续推进“送戏进万村”活动、乡村春晚、全民文化月,每年共举办330多场演出、选送5000多个节目、送电影下乡3600余场,切实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
农村生态是全民族社会整体生态优化的基础,是乡村乃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需要。生产上抓防治。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完善秸秆和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产业化经营、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利用处理机制。力争到2020年,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下降5%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达到80%,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0%,农膜回收率达到80%,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生产模式生态化。生活上促宜居。科学规划和管控村庄建设,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确保2020年规划布点的166个中心村全部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聚焦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一体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实施乡村美好绿化工程、河道清淤整治,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生态上重保护。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排长制、林长制,开展河湖水域岸线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建立乡镇间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环保行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防止工业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确保乡村振兴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构筑乡村治理新体系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全面实施“千亿肥东红色领航”工程,以村级换届为契机,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拓宽乡村干部来源渠道,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建立近300人的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35岁以下573人,较上届提升12个百分点,大专以上学历948人,较上届提升15个百分点,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重务实的“领头雁”队伍。创新村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为基,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依托村民会议、村民议事会等组织,丰富基层民主协商形式,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提高基层服务管理水平。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在全省首创“为民服务村企一体”模式,整合邮政、金融、农资等资源,把全县335个村企一体便民服务中心打造成集党务服务、村务服务、政务服务、社会服务于一体,电子党务、电子村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村级综合服务大平台。打造二维码“便民服务管家”,构建智慧掌心服务,以“互联网+”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
新闻推荐
记肥东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孙振峰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