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供电点亮乡村每盏灯

肥东晨刊 2018-10-23 09:06 大字

○咨询农户用电情况 ○实地调研 ○检查供电设备 ○深入蔬菜基地调研核心提示

秋风习习,落木萧萧。10月9日,沿着蜿蜒曲折的乡村道路,肥东公司白龙供电所员工,驱车来到三河社区,巡视新投运的农网线路和设备。三月前,三河社区农网改造项目,还在紧张施工。为了提前做好迎峰准备,供电员工克服高温抢进度,按时完成10个自然村的送电任务,保障群众夏季用电需求。

三河社区是市委组织部定点帮扶的贫困村,总人口1760人,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种植。随着青年壮劳力外出务工,村中仅剩大量老人和儿童,社区发展动力严重不足。过去,由于地处偏远农村,当地电网设备老旧,且故障率高,农民无法用上可靠稳定的电能,特别是夏季用电高峰或恶劣天气,家中电器根本不能使用。为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活条件,满足美好生活的期望,肥东公司按照省市公司部署,紧密结合县政府“三千万”工程,着手实施新一轮农网升级及表后线改造项目,成功解决肥东北部地区贫困人口的供电瓶颈,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从频繁停电到全年无忧

坐落于肥东县西北部的三河社区,是县政府重点扶持的贫困村,近年来,国家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实施新农村改造及产业扶贫政策,建设具有特色养殖业的农业旅游村。

走进社区,由远及近,一排排蔬菜大棚映入眼帘,整洁的道路和笔直的电力线路,遥相呼应,一个现代化新农村,从蓝图上跃然而出。74岁的张维宏老大爷看到供电人员,连忙热情打招呼,“你们供电公司又来检查线路,快到屋里坐坐。”在谈到用电变化,张大爷深有感触,“过去我们这里用电困难,每逢雷雨天气,都要担心停电。夏季,空调冰箱几乎用不了。有一次,村子里办婚事突然停电,那户人家急得没办法,赶紧找来发电机,才把婚事顺利办完。”

“近些年,条件逐渐改善,农村电网改造,辐射到周边的行政村,新线路沿着水泥路直通村子,还新增了好几台变压器。尤其今年夏天,没有断过电,可把我们高兴坏了。”张维宏充满感激地说。

2018年上半年,肥东公司为社区改造了一条7公里长的10千伏线路,新增400kVA变压器9台,居民家中表后线改造全部完成,彻底告别了忽明忽暗的电灯,用上了充足的电力。心系百姓,牢记使命,供电问题无大小。每逢农忙时节,肥东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都会走到田间地头,巡视线路、检查供电安全,保障农忙用电。

供电安全成了心头事

十一过后,蔬菜大棚中种植的杭椒即将上市。白龙供电所电费班班长王少祥,不放心大棚供电安全,领着客户经理张家义,一起到种植基地巡视,为种植户检查水泵工作状况及漏保装置。王少祥说,“老百姓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忙活,不能在丰收的节骨眼上,给群众添堵,必须做好灌溉供电”。

蔬菜基地作为重要扶贫产业,从无到有,一点点建立。客户经理张家义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老百姓盼望的好日子,也是他最大的期盼。用张家义的话说,只有群众过上好日子,他的工作才能踏实。24年里,张家义一直扎根基层供电岗位,为群众提供抢修服务。从最早走路去抢修到骑着电瓶车,三河社区及周边行政村的每家每户,他都了然于胸。谁家空气开关坏了、谁家灯管不亮了,他都记在心里。每次巡视,都赶到村民家中更换,忙完后陪着老人说说话。在老百姓的眼里,他就是最可爱的贴心人。

“以前,农村电网设备老旧严重,遍布低矮的铝导线,每逢恶劣天气,几乎都在跑抢修,不是跳闸故障,就是断线恢复。”张家义这样告诉笔者。2018年1月,安徽地区普降大雪,三河社区多处杆线倒塌,造成200余户断电。张家义万分焦急,他和同事抄起铁钎,捣冰碎雪,硬生生在7-8厘米厚的冰层下,清理出一条1公里的道路,帮助车辆抢修物资,及时运送到故障点。供电员工冒着寒风,架电杆、拉电线,连续奋战两天一夜。当成功送电后,张家义和同事坐上车,倒头就睡。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白龙供电所抢修队伍用最短的时间,恢复全镇的停电故障。

农网改造点亮乡村每盏灯

“没有充足的电力,过日子确实遭了罪。”三河社区前张村79岁村民王菊英,感慨前些年村子里的供电情况。那时村民用电,全靠村口一台老旧变压器。每到夜晚做饭时间,电灯都是忽闪忽闪发出昏暗的光芒,夏季空调几乎没有正常工作过,总是开启一会就自动关闭,这可把家里的老人孩子热够呛。

“连买菜都成了难题。”王菊英介绍说,冰箱经常开着开着就停了,冰箱里的菜也坏了,夏季买菜成了难题,“买多了怕坏,买少了还要去几公里外集市再补。”多少年来,用上长明电、放心电成了村民们梦寐以求的事儿。

2017年9月,肥东供电公司正式将三河社区贫困村农网改造,列入重点工程。10千伏线路建设,顺利开工。配套表后线改造,也同步进行。施工过程中很多难题,都是村民帮着解决。夏季天气炎热,供电员工从清晨四点开始作业,尽管太阳还没有升起,地表温度就已经升至30摄氏度以上。靠着绳索,一件件物资被吊上12米高的电杆,逐步完成安装架设,脸上的汗水让队员直呼辣眼。脱下的衣服,可以拧出二两水。就这样,工程建设者主动克服困难,硬是比计划提前一个月通电。

村子里送上电的那一刻,村民们都沸腾了,他们的脸上挂着发自内心的微笑。“虽然施工过程比较艰苦,但是看到一条条整齐的电杆通向村庄,看到村民高兴的表情,我们也由衷地开心。”张家义满怀兴奋地说。电力充足了,村庄变样了,日子有了奔头,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着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安静看书,波动的心情突然变得安稳。”王菊英老人十分感激地说。电力是群众美好生活的保障,做好电力先行官,需要每一位电力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用汗水换来群众安详的生活。“你用电,我用心”,只有用心才能办好事,也只有用心才能办成事。愿每位供电员工都能牢记,我们的奋斗,是群众最好的保障。

陈海东本刊记者李丽娟文/图

新闻推荐

肥东行“商易贷”助跑小微企业

“谢经理,谢谢你们为我发放的30万元的贷款,帮我填上了购买设备的资金缺口”。近日,多年从事高空设备作业平台和工程设备的租...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