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摄影五十载追光逐影写春秋
○这台老相机陪伴了贺老四十余年,见证了贺老从事摄影的风风雨雨 ○从事摄影以来,贺克政用过不少相机,这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贺克政和老伴相濡以沫走过半个世纪 ○退休后的贺老依然用相机关注着身边的点滴 ○这张摄于上世纪70年代的照片记录着和美的一家 ○贺老自己出了一本小册子,记录了所拍的肥东美景□本刊记者 赵杰
在肥东,但凡玩摄影的,几乎没有不认识贺克政的。今年72岁的贺克政可以说是肥东摄影界的老前辈了,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用镜头记录身边的美,他对摄影的爱好已经到了痴狂的地步。用这位摄影达人自己的话说:“如果不拿相机,我甚至连路都走不动。”
肥东第一个“玩相机的”
1946年出生的贺克政曾在大学时学习美术专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对于一个贫苦家庭的孩子来说,能考入大学那是相当的不易。
直到现在,贺老都能清清楚楚记得当时参加考试的情形。“当时老师给了我们考生三样东西,让我们作画。三样东西分别是一个陶器、一个草帽、一本书。要求我们在两个小时内画出来。作画的工具只有一支铅笔和一张白纸,连橡皮都没有。”据贺克政回忆:当时好多考生都挤在一边,试图从三种物体的侧面来作画,而他干脆就在物体的正前方来作画。一个月后,贺克政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他激动不已,眼泪夺眶而出。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贺克政在肥东县文化馆工作。在单位组织的一次学习时,他学会了摄影,从此便与相机结下不解之缘。
那个时候,由于工作关系,可以说但凡肥东县里的任何大小活动,都是贺克政负责拍照。“不像现在啊!那个时候可以说整个肥东就我一个照相的,所以大家伙儿有需要拍照的,都会找到我。”贺老回忆。当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贺克政拍的照片也经常上一些当地的报纸和刊物。
除了工作上的拍照,渐渐地,贺克政也喜欢上了用镜头记录身边的各种美,尤其是退休之后,他更是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拍照上。每天一大早,只要天气条件允许,贺克政就会带着相机出门,素有“肥东母亲河”之称的店埠河,就是贺克政最喜欢拍照的地方。大多数时候,贺克政都是步行去拍照,有的时候也会乘坐一些交通工具。“汽车、摩的,哪怕拖拉机我都坐过。”贺老表示。
痴迷摄影两次遇险鬼门关
在拍照过程中,贺克政都会精雕细琢,有时为了找一个好的角度,不惜爬上爬下。据贺老透露:这些年在拍照过程中,还有两次险些丢了性命。一次,贺克政与同事去庐山出差,在途中发生车祸,他受了重伤;还有一次,他在店埠河周边进行拍照时,被一个精神病患者追打,掉落河中,幸亏有人相救,才逃过一劫。
在贺老的家中,如今仍然保存着当年使用的一些老相机。“这海鸥相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买的,当时可花了一两百块钱呢;这是尼康,九几年的时候买的,花了好几千……”贺克政的老伴吴信兰如数家珍地说道。
其实,吴信兰也爱好摄影,曾经还在照相馆工作过。所以对于丈夫的爱好,她也是给予巨大的支持。“我老伴没别的爱好,就喜欢摄影,哪怕在受伤住院的时候,他不会关心自己身体如何,只会问医生‘我的手指可能按快门了\’,只要医生回答‘可以\’,他就会开心地像孩子一样。”吴信兰说。
几十年来,贺克政就这么一直痴迷摄影,他的作品多次在一些摄像大赛上获奖。1985年,他的作品《今天我值日》甚至入选了日本久留米市影展。受贺克政的影响,他的一双儿女甚至孙子、孙女也都爱好摄影。
如今,虽已年过七旬,可贺老仍然坚持在老年大学教摄影课,许多老年大学的学员都喜欢来听他的课。
说到对摄影的喜爱,贺克政这样打起比方:“你如果让我一天不摸相机,我都会感觉走不动路。”
新闻推荐
位于肥东县包公镇的包公文化园项目,总投资约1.43亿元,其宗旨为传承包公思想和包公文化,打造中国第一廉政教育基地,挖掘提...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