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推进村民自治重心下移——村民理事会“理”出新气象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6-01 11:59 大字

■本报记者冯长福

一条通往肥东县店埠镇一心社区卜四份自然村的砂石路需要拓宽、硬化,最近终于把路基拓宽的事搞定了。这条近600米长的路,拓宽需无偿占用沿线20多户村民的1亩多田地。 “占用我家2分地,村民理事会的同志来沟通、协商,我就同意了。修路是对村里发展有好处的事,我应当支持。 ”村民卜英耕说。

村民理事会是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位建立的村民自治组织,在服务村民、建设美丽乡村、化解邻里纠纷、推动移风易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合肥市自去年5月份起,开展村民自治重心下移试点,缩小村民自治半径,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5个村(社区)开展了村民自治重心下移试点,共成立村民理事会243个。

“直选”产生理事会

一心社区位于肥东县店埠镇东约15公里,下辖12个自然村,22个居民组,农户841户,耕地面积5000余亩,人口3037人,村民以农业耕作和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

该社区根据“因地制宜、利益相关、规模适度”原则,将社区划分为6个自治片区。每个片区成立一个村民理事会,由户代表投票直选。 “各片区按每百人3名成员的职数,以及多1-2人差额的原则,由群众推选村民理事会成员建议人选,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形成理事会成员、理事长建议人选名单。再召开户代表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共选举产生6个片区90名村民理事会成员。 ”一心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卜四份片区村民理事会理事长李炳茂介绍,理事会的组成人员多为村里的老党员、老村干、德高望重者和致富能手等,且处事公道正派、群众中有威信、人缘好。

村民理事会的顺利运行,须有议事场所和规章制度。一心社区6个村民理事会各租赁一处农房作为议事场所,社区投入资金9万元,添置办公设施。各理事会均制定了《村民理事会章程》、学习制度、议事规则等制度。

“我县在20个乡镇(工业园)分别确定1个村(社区),开展村民自治重心下移试点,共产生了85个村民理事会和1272名村民理事会成员。 ”肥东县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科长孙之旭表示,县财政对每个试点村(社区),下拔3万元办公经费补贴。

理事会“理”出新村貌

在一心社区,理事会的建立和运转,有效加强了对社区干部和村居事务的监督。

去年一心社区开展农村标准化社区建设,要对原来的办公场所进行改扩建。从工程预算到发包、施工,红山片区的村民理事会成员全程参与监督,既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又防止了材料浪费,为社区节约资金2万多元。

理事会成员贴近群众,容易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他们将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向社区“两委”反馈,督促社区改进工作。去年初,社区“两委”承诺要建一处农民休闲广场,但由于经费不足,迟迟得不到落实。枣树片区村民理事会成员得知情况后,紧盯不放,最终社区通过多方筹资,利用村部前面的一块空闲地,新建了一座休闲广场,兑现了年初承诺。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惠民政策落实、村级资产处置等涉及村民利益和村民关心的事项,村民理事会都积极参与。 ”合肥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李辉表示,“在乡村治理中,村民理事会发挥了监督员、宣传员、信息员、调解员、督办员的作用,一些‘政府管不到、社会无人管\’的难题在村民理事会的协调下迎刃而解。 ”

村规民约“约”出好风气

通过村民小组或自然村村民自治试点,村里的一些不良风俗习惯也有了明显改变。

巢湖市夏阁镇八字口村河滩自然村是一个僻远的小山村,有两个村民小组,85户280多人。针对农村红白喜事互相攀比、群众碍于情面苦不堪言的陋习,去年夏天,该村村民理事会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河滩村红白喜事规范制度》,规定酒席每桌菜钱不得超过300元、酒每瓶不超过50元,在白喜事上村民随礼每户不超过80元,大力倡导“喜事廉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

“我们这里办宴席,有‘十碟八碗\’的说法,且多为荤菜,吃不完的直接扔掉,浪费严重。 ”八字口村党总支书记杜鹏程告诉记者,“河滩开了个好头,对其他村会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

“大多数村民理事会都结合本村民小组或自然村的实际,制定了村规民约。当村规民约在全体村民的遵守中转化为一种习惯时,它就会为乡村吹来文明新风,催生出文明与和谐的花朵。 ”李辉说。

新闻推荐

敢于说“不”的中国人

□张俊“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多么慷慨激昂的一首歌,这正是我们中国人的心声...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