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牡丹花开艳 乡村振兴步向前

合肥晚报 2018-04-09 01:08 大字

[摘要]首届合肥(肥东)牡丹文化节盛大开幕

4月7日,首届合肥(肥东)牡丹文化节在肥东县张集乡牡丹广场盛大开幕。近百个品种的牡丹竞相开放,将美好乡村装扮得格外靓丽,吸引了近万市民前来赏玩。此次牡丹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为肥东县乡村旅游增添了一个独特的品牌。

“国色天香”装扮乡村田园

牡丹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牡丹更是誉为“国色天香”。人间四月天,正是观赏牡丹的最好时节。在首届合肥(肥东)牡丹文化节上,四千余株盛开的牡丹,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大饱眼福。

张集乡位于肥东东北部,距离县城30公里。对游客而言,看惯了城市的车水马龙,张集乡有着别样的魅力。在这里,不仅有优美的田园风光,还有地道的乡土美食。更为难得的是,盛开的牡丹花和美好乡村相映成趣,足以让游人流连忘返。目前,张集乡牡丹园一期占地约30亩,园内种植近百个品种四千余株牡丹,所有苗木规格都为六年生牡丹,花期由四月初持续到五月上旬。

牡丹花种类繁多,各有韵味。在张集乡牡丹园,既有千层台阁、皇冠、洛阳红、贵妃插翠、珊瑚台等国内牡丹品种,还有海黄、花王、太阳、八千代春、岛锦等十余种日本进口牡丹品种。其中,“岛锦”花色鲜艳,一花双色,有时也会开出原种太阳的全红色,风姿绰约,丰腴婀娜,堪称复色牡丹中的精品。

花开正好,将美好乡村的魅力展露无遗,一个靓丽的乡村旅游品牌宣告诞生。本届牡丹文化节,以“赏百年牡丹、诵经典诗文、品农家美食、歌现代文明、舞小康生活”为主题内容,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

“百年牡丹”流传一段佳话

当天上午,四里八乡的居民早早等候在牡丹广场,等候牡丹文化节开幕。更有众多游客,驱车数十公里前来,只为一睹“花中之王”的风采。在百花丛中,最让游客惊艳的,还算两株“百年牡丹”。

关于这两株牡丹,在张集乡留下了一段佳话。据谱书记载,当年的北洋大臣李鸿章青年时期,读书求学时,曾经在写文章方面向当时的河湾村的刘福庆请教,刘福庆是李鸿章的同窗兼老师,因给予了学习上的帮助,结下深厚的情谊,李鸿章对刘福庆以老师相称。在刘福庆做六十寿辰时,李鸿章正在洛阳做官,在获悉这消息后,他给刘福庆送来一块匾额,亲自书写“瑞兆期颐”四个字,同时送来两株名贵的洛阳牡丹。刘福庆主持兴建刘氏宗祠,将此牡丹由家中移至祠堂,并将李鸿章所赠匾额悬挂祠堂。

一百多年前她从洛阳远道而来,在张集乡河湾村的祠堂落地生根。一百多年来,她在这里得到悉心照料,如今越发显得雍容华贵,娇艳多姿。每年清明前后绽放,最多时开四百多朵花,引得十里八里的农民群众前来观赏,成为了肥东十景之一。如今,这两株牡丹还被列为国家三级古树,被编入合肥古树名录,又被列入“安徽省名木”,被命名为“李鸿章百花王”。

在祠堂内,有游客端起相机,从不同角度记录花魁容颜。还有几名年轻人,举着手机正在网络直播,线上线下互动好不热闹。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他人的搀扶下,来到百年牡丹前静静观赏,久久不愿离开。

“以花为媒”创作基地授牌

古往今来,美好的事物总能拨动文人墨客的心弦。关于牡丹花,唐代诗人李正封写就了“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诗人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更是传吟至今。在牡丹文化节上,艺术再次与花结缘。

在开幕式上,安徽省朗诵艺术学会将张集乡确定为朗诵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基地,并由安徽省朗诵艺术学会会长魏民向张集乡授牌。随后,魏民还与姚静云、许北雄、王秀琴、胡长江、鲍远民等朗诵艺术家登台,深情朗诵了牡丹节主题散文诗歌。自古以来,肥东县的文风极其昌盛,曹植曾经三顾肥东,留下诸多遗迹,八斗镇也因此得名。肥东县还先后获得“中国散文之乡”、安徽省首批“文学创作先进县”、“安徽省诗歌之乡”等荣誉称号。而此次安徽省朗诵艺术家创作基地花落张集乡,也为人文肥东添加了新的元素。

近年来,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张集乡十分重视文化建设。2018年肥东县全民文化月首场演出,就是在张集乡张集社区举办。富有乡土气息的文化演出,让来自周边村民品味了新春伊始的第一份文化大餐。此次牡丹艺术节,同样为张集乡村民献上一份文化盛宴,还有村民特意从外地赶回来,只为欣赏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

“风味张集”让人唇齿留香

在牡丹文化节上,除了赏牡丹之外,地道的张集美食也是一大亮点。在牡丹广场的道路两旁,商家们排好桌椅、拉开架势,向游人吆喝各自的美食。黄疃卤鹅、黄疃圆子、游塘寺酱瓜……各式各样的风味美食,无不勾起游客的食欲。

张集乡境内民间美食多种多样,而且名声在外。拿黄疃圆子来说,当地可以做成挂面圆子、糯米圆子、萝卜圆子、荠菜圆子、山芋圆子等,可以说让人叹为观止。最受食客推崇的美食,还数黄疃卤菜,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天然材料配方,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现如今,张集人已将黄疃卤鹅推广到各地,在合肥开了四五十家分店。2016年,黄疃卤鹅被评为肥东县十大名菜之一。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牡丹文化节引来游客如织、乡村旅游的兴旺,更会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张集乡的特产,不仅在牡丹节上展销,还登录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现如今,张集乡13个村居都已建立了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通过电商模式,逐步解决资源富集但交通不便、销售不畅的问题,让更多的本地农特产品、更多的本地农产品销售企业持续上线推广销售,形成“人人开店、人人分享、人人扶贫”的电商扶贫大氛围,让贫困户主动参与,轻松创业。

“五古”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人们常将牡丹称为“富贵花”,牡丹文化节百花争艳,同样寄托着张集人的美好愿望。张集乡乡长王拯民说,借助此次牡丹文化节,张集乡将串起“五古”文化资源,引领美好乡村建设,让居民生活越过越美。

所谓“五古”,指的是古花卉、古文物、古石桥、古祠堂和古树。王拯民介绍说,古花卉正是百年牡丹。古文物则是新石器时期玉琮,1996年1月中旬,张集乡崔岗村出土了大型玉琮一件。该玉琮出现于龙山文化早期,距今5000多年历史。古神树——崔岗皂荚树:在张集乡新联合村崔岗村东南部,还有一棵皂荚树,是我国特有的苏木科皂荚属树种之一,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刘桥遗址位于张集乡东南部,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古宗祠共有5座,除了刘氏宗祠外,还有王氏宗祠、薛氏宗祠、黄疃张氏宗祠、张集张氏宗祠,其中三座宗祠均为县级文保单位。

美丽的张集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拥有“五古”历史文化资源,更赋予张集乡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今后,张集要将‘五古\’串联起来,形成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线,让游客在张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党委书记宋鼎表示,围绕“生态张集、幸福张集、平安张集”建设目标,张集乡上下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促使全乡经济、社会、事业再上新台阶。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罗敏/文 韩芳/图

新闻推荐

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有效保障民生县财政局获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预算编制会○财政部领导调研肥东○财政局广场宣传有关政策○省财政厅领导到马湖乡调研○开展扶贫帮扶工作○查看新农村项目建设○美好乡村风景如画□陈徐新本刊记者王凤莲文/图近年来,...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