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山寨”产品该管管了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2-27 11:15 大字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在城市打工的农村人。春节期间,我在农村老家过年发现,农村地区的商店和集市上存在大量山寨产品和各种仿冒名牌。很多农民不能分辨真假,不知不觉中买到了假货。

腊月底,我回到老家,母亲特意给我买了新牙膏,说是“云南白药”牌的,价格很贵。我拿到牙膏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云南白药”,而是“云南百药”,从包装到标识,都和真的“云南白药”差不多,第一眼很难看出区别。

除了牙膏,我在农村商店里还发现,模仿“清风”餐巾纸的“清凤”餐巾纸,模仿“南孚聚能环”的“聚能环电池”,模仿“三笑”牙刷的“三芙”牙刷等各类日常用品。

年底也是白酒的销售旺季。我在县城的一处小区门口还发现了一款和“古井贡酒年份原浆”极其相似的“古井镇原浆酒”正在促销,买的人还不少。这些山寨产品无一例外,都有着和正品极其相似的包装,很容易迷惑人。

农村地区不像城市有很多大型连锁超市,农民买东西多从私人超市购买,这也给了山寨产品生存的空间。对此,我认为,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加大整治力度,对于生产、销售山寨产品的人给予严厉惩罚,让农民放心购物。

肥东县一读者调查附记:

接到来信后,记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在本报读者QQ群中,有多位读者表示,自己曾买过或是见过山寨产品。不少人对于山寨产品深恶痛绝,认为应当加大打击力度。

灵璧县高楼镇读者刘先生表示,自己就是一名农村商店店主。他曾在进货时,遇到推销山寨饮料的人,但被他拒绝了,“山寨饮料和正品包装几乎一样,但进价便宜不少。虽然能赚钱,但我不能骗人。 ”

有读者表示,农村消费者辨别能力差、消费水平低、维权意识不强,加上自身的经济条件所限,通常会选择便宜的商品。购买时没有意识检查商标、厂家等信息,甚至保质期都不看,这在客观上给山寨产品以可乘之机。

还有读者认为,市场监管部门实际监管力度在城乡间的失衡也使得山寨产品更加肆无忌惮,“政府监管无论是力度、措施,还是方向、重点,都倾向于城市,农村消费市场的假冒伪劣治理还很不够”。

和正规品牌产品相比,山寨产品不仅涉及商标侵权,更严重的是大多数山寨产品存在生产时,工艺原材料粗糙、使用国家禁止添加或添加量超出正常范围的物质、卫生条件不达标等问题,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针对这一现象,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要尽量选择当地规模较大的商超和市场。同时,买前多问留票据,做好验视再收货。要仔细查看商品的包装、标签、生产商、合格证、防伪码等。有防伪验证的尽量查询一下真假。

本报记者 陆杨 整理

新闻推荐

想把最温暖的礼物送给小伙伴 雏鹰小分队“爱心结对”活动走进肥东响导学校

雏鹰小分队“爱心结对”活动走进肥东响导学校

肥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