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一号工程”逐梦之旅 我们的时代 我们的运河

合肥晚报 2022-03-30 00:53 大字

引江济淮繁华大道桥主线桥合龙杨锋 摄

【编者按】 4月1日,合肥晚报将迎来创刊65周年。最合肥、正青春,合肥晚报的65年,也是参与和见证合肥大发展的65年,这张报纸与合肥共生长,记录了合肥历史上每一个精彩瞬间。

为此,值此报庆65周年之际,推出“重返新闻现场”系列采访,梳理出65年来合肥晚报对合肥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要人物的报道。

一起重返新闻现场,重新对话新闻当事人,忆往昔,看今朝。

“君住长江头,我住巢湖北,引江济淮串条线,共饮长江水。”作为安徽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开工后牵动着千万人的目光。

在这场逐梦之旅中,合肥晚报始终如一,多年来深入一线,坚持送上最新鲜权威的报道。如今,我们踏着前行的步伐,再次来到建设中的工程现场,正如一位老记者所言,因为这是“我们的时代,我们的运河!”

探访

从肥西到肥西 江淮沟通段上的“风景线”

2022年3月27日,春日暖阳相伴,记者来到肥西引江济淮繁华大道桥施工现场。这座独具特色的拱形桥梁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坚实的桥墩下方,跨越的正是建设中的江淮运河河道。

时光回溯到2016年12月29日,同样是肥西,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动员大会选择在派河口泵站枢纽工地召开,标志着引江济淮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项合肥人乃至全安徽人期盼了半个多世纪的重大水利工程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

五年后,随着最后一段拱肋顺利吊装,引江济淮繁华大道桥主桥顺利合龙,气势磅礴。沿着狭窄的扶梯登上桥梁最上层,这座独具特色的特大拱桥“面纱”已经撩开,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举目远眺,坚实的桥墩下方,跨越的正是建设中的江淮运河河道。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安徽就曾设想建设“江淮运河”,把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在安徽省境内连接起来,既利于缓解北方旱情,也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如今,引江济淮工程作为安徽省“南水北调”工程,根据项目所属区域、受益范围及服务功能,引江济淮工程自南向北分为引江济巢、江淮运河、江水北送三段。作为一项总工期6年的“超级工程”,为了满足通航净高和河道拓宽等交通要求,引江济淮全线新建或改建跨河桥梁多达145座。

在建的繁华大道桥位于肥西县经济开发区,是引江济淮工程建设中的特大型市政桥梁,桥梁正好在江淮沟通段航道的上方,定位为肥西通往合肥主城区的重要过河通道。

合肥市重点局的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繁华大道桥的主体合龙建成,对于引江济淮工程来说,是重要的控制性节点,有助于承前启后疏通江淮运河河道,未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

等这座桥年底建成后,未来夕阳下迎着晚霞,当你骑车或者坐地铁经过繁华大道桥,看到的将是奔流不息的河道和沿线的美景。这条河道从过去流向未来,将促成历史与现实的牵手,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开启一个宽广无垠的新时代。

亲历

前后跨大半年 参与开工三周年报道

“一条大河呼之欲出,一片初心镌刻在岁月的年轮上,一代人的使命与征程未有穷期。无数个体的奋斗,正在汇聚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2019年12月,引江济淮工程正式开工三周年,当年曾参与报道的合肥晚报高级编辑杨洁和同事们一起怀着激动的心情,留下了这样的文字。

近一个月时间里,合肥晚报、合肥日报相继推出一篇新媒体报道、一个摄影专版及两篇报告文学,展现引江济淮工程建设成就,描写水利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工程建设者、移民群众等共同奋斗的故事。杨洁回忆,这是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报道之一,也是采编团队通力合作的结晶。

2019年的这次引江济淮采访前后跨大半年时间,从前期泡省、市图书馆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到大暑那天开始正式实地采访;从工程前期论证研究人员,到施工现场建设人员;从工程重大节点,到沿线村庄,并远赴淮北地区城市亳州市,面对面采访、现场调查,掌握了大量一手及独家材料。“采访笔记和收集的资料达数万字,还有大量现场图片及无人机拍摄的视频,较为全面的素材,为写作奠定了基础。”杨洁说。

报道组有坚守新闻一线达30年的老新闻工作者,有文思敏捷的副刊主编,也有合肥晚报新媒体部门人员的参与。从采访伊始,报道组就树立全媒体理念,将采访中的所见通过镜头记录下来,为随后进行新媒体产品制作积累素材,推出了一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冒着酷暑跑现场,有的报道组成员体重减了,人也晒黑了不少;没有采访车时,就坐公交车、骑摩托车,或者开私家车来往;为了拍现场照片而蹲守工地,从白天一直到晚上,买不到吃的,施工人员见状从驻地食堂为记者带来盒饭……采访中,老记们也被引江济淮工程背后的人物和故事深深打动着。

成员团结合作,从构想、谋篇布局到成稿,讨论交流,数易其稿,先后推出融媒体产品《一座世界级“水桥”,如何实现不可思议的拼装?》,图片新闻版《引江济淮战犹酣》,报告文学《我们的时代,我们的运河》《江淮运河,一曲旷世“水调歌”》等,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对引江济淮工程的关注和长期报道,是合肥晚报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成效显著的新闻实践。无论是合肥最早的淠史杭水源地探访报道,还是引江济淮开工建设以来的种种变化推进,坚持运用丰富的新闻手段、形式、方法打造新闻产品,讲好安徽、合肥故事。

展望

沿线重大节点进展顺利 将进入试通水试通航攻坚阶段

引江济淮工程是跨流域跨省的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安徽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

工程供水范围涉及皖豫两省,其中安徽省涉及13个市、46个县(市、区),面积5.85万平方公里,惠及4131万人,输水线路长587.4公里,概算总投资875.37亿元。今年将实现试通水试通航。这对于缓解皖北及豫东地区水资源短缺、沟通江淮航运、改善巢湖和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于合肥而言,因为引江济淮工程会获得水资源的重要保障。引江济淮工程江淮沟通段建设,一次性建成南北走向的二级航道,2000吨的船舶可以直接通行,将打通合肥港北上通道,使得合肥成为能够直接通江达海的运河新城。

远期来看,至2040年,引江济淮工程年平均引江水量可扩大到43亿立方米,其中入巢湖净水量约为18亿立方米。目前,合肥市董铺水库的库容约为2.4亿多立方米,相当于7个半董铺水库的库容量。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批复建设总工期为72个月,截至2022年2月,主体工程81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41.63亿元,实现了工程工期过七成、工程进度超八成的良好态势,沿线重大节点工程进展顺利,桥梁完工46座、通车45座,工程建设将进入试通水试通航攻坚阶段。

下一步,安徽将分秒必争推进工程建设,抓紧抓实工程质量安全管控,构建完善工程运营管理体系,全力以赴完成各项既定目标,力争引江济淮主体工程2022年底基本具备试通水、试通航条件,2023年开展供水、航运等工程联调联试,2023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打造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经济带。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奇

新闻推荐

江南区重点工作先锋队推动城市更新提质增效 成功引进一批重点项目 推进55个项目征拆工作

本报讯(记者何璨汐通讯员郭超前)江南区仁义村7组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红线图》,工业铝品地块泥土乱倒行为整治完毕,吴...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