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看包河 春楫扬帆再起航 紧扣“三区”定位 谱写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新篇章

合肥日报 2022-03-04 03:34 大字

合肥金融港

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内的5G+远程驾驶舱

时间镌刻前行足印,岁月记录奋斗历程。

2002年3月6日,脱胎于郊区、依临于巢湖的包河区应运而生,开启了城湖共生、万象更新的历史新纪元。

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难忘岁月,这是一个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20年筚路蓝缕、跨越赶超,诠释了“发展第一位”的坚守;20年沧海桑田、面貌巨变,见证了“城乡一体化”的坚持;20年初心不改、宗旨不忘,彰显了“民生无小事”的坚定;20年薪火相传、精神赓续,展现了“永远争第一”的坚毅。

栉风沐雨二十载,包河始于成立、历经成长、走向成熟,正是风华正茂。光辉峥嵘二十载,包河砥砺奋进、大步迈进、高歌猛进,更是意气风发。

20年波澜壮阔,新起点扬帆起航。

新年伊始,包河区就召开了一场高规格会议——“三个示范区”建设暨2022年征迁安置工作推进会,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的新部署、新要求,打造现代金融和文化创意发展示范区、科技成果交流交易转化应用示范区、城湖共生绿色引领示范区,吹响了踏上新征程的号角。

镌刻在骨髓里的包河精神、包河作风,已经激励包河人跨越千山万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包河将以“三个示范区”建设为主攻方向、战略路径,进一步解放思想、拉高标杆,鼓足干劲、争先进位,坚决扛起“门户区”的门户担当、作出“示范区”的示范贡献。

“金融+文化”

激发产业活力

沿着徽州大道驱车前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科大国金院等28家省级以上金融总部、金融研发机构等鳞次栉比分布两边。不远处,在国家4A级景区大圩镇,安徽省首个金融特色小镇——合肥滨湖金融小镇正拔节成长。

据统计,包河区现有各类金融企业、机构500多家,其中省级以上金融总部40家,五大国有银行省级总部全部在包河,13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省级总部7家在包河。73家企业(机构)在滨湖金融小镇注册,资本总规模逾242亿元。

今天的包河,朝着打造现代金融和文化创意发展示范区持续发力——坚持金融与文化融合创新发展,实施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提升产业支柱地位和资源配置能力,巩固提升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力争到2025年金融产业增加值、文化产业主营收入占全市比重分别超过25%、50%。

其中,几大亮点引人注目。包河将实施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转型升级工程,全面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引进更多金融ITO、KPO企业,提高金融中前台与金融总部比重,实现由成本中心、数据中心向价值中心跃升;打造“一核两翼”金融集聚区,“一核”即聚焦金融后台、总部基地、光谷金融港三大板块,打造长三角知名金融街;“两翼”以复星金融城为重点打造产融结合新典范,以滨湖金融小镇为重点打造金融科技先行区。

一直以来,包河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文化场馆、闪亮的文化名片,文化产业主营收入占全市1/3以上。罍街是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贡街、庐州坊等精品力作惊艳亮相、引爆全城,圩美·磨滩初展风采、绽放新颜,成为群众近悦远来的“网红打卡地”……下一步,包河将借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名单之机,争取“十四五”末创意文化产业超“千亿级”,同时计划引进培育文化类创新创业人才超千人。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助力,而金融的发展也需要文化产业的产品和内容。文化是核心,为魂,为本;金融是助力,为器,为用。二者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包河区将探索建立覆盖“投、融、担、贷、孵、易”全链条的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化领域进行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推动金融与科技文化融合发展。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包河的现代金融将与文化创意激情碰撞,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把“关键变量”

转化为“最大增量”

漫步云谷创新园云街,“量子科普场景体验中心”“可交互空中成像城市展厅”“脑神知感知体验中心”等沿街遍布,无人驾驶、裸眼3D等20余项科技成果应用集中展示。

这个面积近50万平方米的科创园区,还将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提供“科创+金融+人才+服务”的全链条生态服务体系,推动区域产学研深度融合。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今天的包河,在科技创新上一路飞奔,将打造科技成果交流交易转化应用示范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着力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力争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8%。该区将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做强创新发展载体、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构筑人才集聚高地。

当前,包河正高起点打造滨湖科创湾,努力构建“一岸四廊四空间”发展格局。到2025年,这里将初步建成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企业汇聚、创新人才云集、创新服务便捷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湖区型科创水岸。

全力服务滨湖科学城建设是重中之重,包河坚持高标准服务保障国际科学交流中心、科创CBD等重大项目建设,紧抓不放、全速推动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启动区建设;深化更大平台、更高层次、更多领域合作共进,助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

2021年1月24日,安徽科技大市场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揭牌。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安徽创新馆创新“前店后坊”成果产业化模式,即以安徽创新馆为“前店”、云谷创新园为“后坊”,形成科技成果就地交易、转化、应用的闭环体系。

包河区将紧密对接安徽创新馆、科技大市场,助力设立科技成果交易所,促进科技成果交流交易,推动安徽科技大市场交易规模早日突破1000亿元。抢抓合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年攻坚行动契机,将率先组建科技创新专家智库,开展要素承接、产业融接、服务对接专项行动,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子基金,引导科技成果产业化投资,打造全市科技成果转化主阵地。

城湖共生

绿色成为发展最美注脚

绿色,是包河发展最美的注脚。位于包河区的骆岗中央公园前身是合肥骆岗机场,机场搬迁后这里正蝶变成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城市中央公园,也是包河区公园城区建设的重要板块。

定位于“安徽之窗、省会之心、城市之肺”,作为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举办地,骆岗中央公园将依托滨湖国际科学交流中心建设,打造成面向世界的科技交流平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展示窗口和一座面向全球的“城市会客厅”。

初春,寒意料峭,骆岗中央公园里却建设正酣。走进其核心板块之一——锦绣湖公园项目现场,目之所及是绿意盈盈的草地,精挑细选而来的白玉兰、黄山栾树、红枫正在扎根。我们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这里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今天的包河,朝着打造城湖共生绿色引领示范区持续发力——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挥城湖共生、人水和谐的最大优势,依托“园、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禀赋,常抓不懈推进治污清源,锲而不舍筑牢生态屏障,久久为功转变生产方式,全区域、全过程、全方位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水绿交融、城湖一体的生态美区。

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渺、令人向往。包河将纵深推进巢湖入湖河流综合治理,实施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助力打造巢湖“最好名片”;认真落实河(湖)长制、环境专项监督长制,积极推广“智慧河长”工程,打好雨污分流、生态补水、生态修复“组合拳”,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水韵包河”。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包河将全心办好民生实事,为百姓幸福“加码”。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让包河发展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走进包河区回迁安置小区川海花园,草木葱茏、高楼耸立、户型通透……处处散发着一个“高颜值”小区的现代化气息。为了让居民实现“安居梦”、吃下“定心丸”,建设过程中,淝河镇专门邀请居民代表定期对项目质量进行考察监督。通过有温度的“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让市民更有获得感。

征迁安置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2021年,包河全面启动征迁安置五年攻坚行动,提出“三年全征迁、五年全安置”的总体目标,即3年内完成380万平方米集体土地征迁,5年内建成1400万平方米安置房。下一步,包河将按序时推进征迁安置工作,加速建设滨湖新区,开足马力,全速推进安置房、中小学及幼儿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群众安居、宜居。

敢同先进比高下。在提升城市建管品质方面,包河区将对标沪宁杭先发地区城市品质,在坚决打好“三年全征迁、五年全安置”攻坚战的同时,纵深推进“四大空间战略”,做“优”滨湖、做“强”中部、做“特”老城、做“美”乡村,进一步提高城市现代化、时尚化、国际化水平。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中奏响。包河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姿态,镌刻新征程上每一个脚印。

新闻推荐

巢湖东站出租车候车双通道启用

晨刊讯为破解巢湖东站客流高峰期旅客等候出租车排队时长难题,巢湖东站综管办经过多次演练、测试,于近日正式启用“出租车上...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