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雕的艺术特色 千古谜窟王乔洞
张永琪 文/图
提起石窟,人们立马想到的是中国四大著名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这些摩崖石窟内的雕像,有的是身高数丈的巨人,有的大小等同于真人,有的即便为“小不点”,那也多有一米高低的个头。然同样闻名的安徽巢湖市紫微山王乔洞石窟,崖壁雕像最高的不过六七十厘米,最矮的仅有二三十厘米,体量远远不及四大名窟雕像那样雄浑壮观。但是,王乔洞石窟以小见大,浓缩的是精华,巧妙将寺院殿堂集为一体,体现出袖珍型雕像的别样构思和精湛雕艺,难怪业界称这别样洞天的石窟为中国佛教史上石窟艺术的一处绝版。有鉴于此,早在1956年,王乔洞石窟就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安徽省政府再次重申了这一决定。
王乔洞的由来
王乔洞原称紫微洞,属于天然石灰岩溶洞,这与人工雕作的四大名窟截然不同。紫微洞位于巢湖市北郊石龙山下紫微山西麓。由于远古地壳运动的缘故,现在整个洞窟的底部几乎与地面持平,这成了多在地下的溶洞家族的另类。据《巢县志》记载,王乔洞为东周时周灵王(公元前571年—544年)的太子晋(字子乔)隐居修炼之处。身为王子的子乔在此修成正果,后乘履化凫得道成仙,后人因怀念他,便将紫微洞改称为王乔洞。
王子乔苦心修炼,得道成仙,民间早有传闻。爱国诗人屈原在《楚辞·远游》中写下的诗句“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记述的便是此事。诗中提到的“南巢”,即今巢湖市的古称。子乔本为姬姓,系黄帝四十二代后人。周灵王在位时见子乔宽厚仁爱,深得民意,便立其为太子。然子乔生性耿直,经常直谏,由此犯颜过周灵王。其弟贵趁机捏造事实说子乔的坏话,更加激起周灵王对子乔的不满,由是废了子乔的太子位,改立贵为太子。贵即位成为周景王之后,见子乔在太子位时曾得到百姓和大臣的拥护,是个后患,意欲下令除掉子乔。子乔得知后,连夜携妻带子和王宫侍者浮丘公等,逃往自己外公的家乡晋国。晋国国王晋平公素知太子贤良,于是收留了他。鉴于子乔原来是太子,出身王室,便赐子乔为王姓。从此,世人只知王子乔,不知姬子乔。
中国博大,名胜多多,王子乔何故选择巢湖市苦心修炼,不离不弃?巢湖市位于全国五大淡水湖巢湖之滨,襟江带湖,气候宜人,素有鱼米之乡美称。这里交通便利,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远古圣王有巢氏就出生在这里。这里还是大禹的妻子涂山女的故乡,涂山女为禹生下的启,成为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夏朝的国君。王子乔相中巢湖紫微洞,可能既有地理原因,又有人文缘故。紫微山虽然不高,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紫微洞虽然不大,但圣贤慧眼识珠,有容乃大。王子乔修成正果,羽化成仙后,道家为纪念他,曾在山下盖了座道观,以天上紫微星来命名。后人因道观之名而称此山为紫微山,紫微山紫微洞由此被称为“道家七十二福地的第十八福地”,紫微洞改称王乔洞之后,那更是高山打鼓,远名在外。
B
王乔洞是大自然的杰作,全长57.6米,面积有200多平方米。洞形为反“C”形马蹄状,有南北两个洞口,主洞口朝南,洞口宽3.7米,洞高3.8米,洞口崖壁上有明嘉靖年间所刻的“王乔洞”三个楷书斗字。北洞口宽5米,洞高3到5米不等,全洞的底部比较平坦。洞壁上的石刻佛像,是巧妙利用自然壁面顺势雕刻而成的。纵观周边地理环境,当时雕刻集群佛像,既考虑了天然峭壁与曲径通幽的自然景色特点,又注意到了依山面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考量。前洞的圆形中央为大雄宝殿区,是礼佛的重要区域,晨钟暮鼓,佛乐梵音。佛、菩萨的周围云气升腾,众生虔诚恭敬,神态栩栩如生。加之洞中雾气缥缈、钟乳石的咚滴水声,洞内共鸣似千僧万侣,一片朗朗梵呗振人心宇,身入其中,如入仙境。相传唐代佛乐高僧道照,云游至紫微山,誉此洞为“声韵锤铃”。
王乔洞因王子乔而出名,因洞壁上雕有628尊浮雕佛像而传世。这些浮雕石像主要形成于隋代(581年—618年),每尊佛像的顶部都有光环。其中观音雕像最大,面如满月,眼似青莲,顶部红色光环仍清晰可见,莲花座下刻有大块的云气纹。两边站着4个弟子,形态各不相同。此外,还有几组清晰可见的图案:两个侍从和两个武士之间,有1只大象和1个狮子,上面分别坐着普贤和文殊菩萨。另在佛像中还可以散见虎、马、麒麟、狗等动物像。由于石灰岩钟乳发育较快,这些石刻有的表面已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钟乳石,显得模糊不清。石壁之上,还刻有6块石碑,最早的一块为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所刻,其次两块是明嘉靖和隆庆年间所刻,另外3块为清代所刻,所刻内容均为游记。
王乔洞的文化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洞内石壁上的集群雕像上。这些浮雕佛像,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刀法圆熟,技艺精湛,人物肌骨丰满,体态轻盈飘逸,佛袍样式似同非同,佛像大多依资排坐,神态自若,宛在目前。初冬的一个晴日,笔者再次徜徉其间,但见眼前完全是另一种世界。洞窟两边的石壁上,佛像密密麻麻,因势有序而立。有的地段宛如一幅巨画,佛像之上是佛像,上下排列六七行。有的地段像一方奇石,受石料宽幅限制,上下佛像只有两三行。姿势多为打盘静坐,但身姿手势却各不相同。有的佛像体形胖硕,有的佛像身形消瘦。有的衣宽裙袂舞风,有的紧瘦疑似裹体。至于洞窟的顶部,向来关注者甚少,以致不见留下什么文字资料。笔者在洞中走了几个来回,细细仰望了许久,觉得北部洞窟的顶部,似有图案状的花纹,有的地方如同后世版画木刻一般。南部洞窟的顶部因受到滴水风化,则只见石灰石溶洞那千姿百态的自然原态。尽管如此,人在其中行,佛风耳边生,还是能够明显感受到天然洞窟的神奇美妙。
洞内群佛无首之谜
C
王乔洞被称为千古谜窟,恐怕不是说其深不可测,游人无法探清其底,而是说洞内628尊浮雕佛像,除一座观音佛像有头有脸基本完好外,其余627尊均只见其身,不见其首,这在现今国内其他著名洞窟内很难见到。每尊佛像头部位置,皆向内出现坑宕,坑宕的深度基本相同,都在两公分左右,坑宕外围的面积也大致相似,不见凌乱或随意锤凿的痕迹。这种奇异现象扑朔迷离,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至今仍然无解。
佛人争粮说。主流说法来自清康熙《巢县志》。该志称:明代开国功勋刘伯温路过巢县,见紫微山风水独特,王乔洞仙气升腾,揣摩久后必出异人。为大明江山天长地久计,他想出破坏风水的损招:使人放出谣言,称当地饥荒是因洞中诸佛偷食民粮,导致民众缺粮挨饿。谣言传开后,他暗中派人于夜间在每尊佛像嘴里放上一团饭。乡民见状气愤不已,请来石匠艺人将佛头一一凿去,唯因观音身世特殊,才被手下留情。鉴于每尊无首佛像头部位置的圆窝大小相等,深浅相似,后人认为,这是有序的摧毁行为,而非游人随意破坏所致。
不堪重赋说。当地官绅借在洞内遍雕佛像之机,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乡民不堪其苦,夜起凿去全部佛像的首级。执事者以为是天降旨意,不得不终止原定计划。
佛首脱落说。持这种说法者认为,王乔洞内佛像的佛身和佛首原本就是分离的,工匠先依据山势凿成浮雕式佛像的佛身,在佛首位置凿成约两公分深的坑宕,然后将另外雕成的佛首一一粘贴到佛像的头部,使其成为一尊完整的佛像。岁月悠悠,这些佛像的头部最终一一脱落了,以致酿成洞内佛像皆无头之谜。
佛道争地说。这是国画艺术家杨为农等另辟蹊径提出的新见解。见解为二。其一是,唐武宗时,道教赵归真极力讨好武宗,策划废佛。会昌五年(845年)春,朝廷下达废佛诏敕,结果使得全国近4700座寺院、4万多兰若(修行场所)废毁,27万多名僧尼还俗。这一事件被称为“三武一宗”中灾祸最严重的第三难,即唐武会昌法难。在此期间,海会寺法难当头,被当地道教徒以朝廷诏教为由,将海会寺的佛像、菩萨像、罗汉像的头部全部凿掉,并赶走僧人,改为道教的紫微观。其二是,明代有权势的道家领袖刘伯温来巢,发现佛教在这里特别昌盛,本是道家重要修炼场所的王乔洞,竟被佛家所占领。他心有不甘,想出一个主意:把王乔洞内石佛头像改成道教的头像。在道家看来,人死后去地宫,属于阴。而佛家认为,人死后去西方极乐世界,属于阳,一阴一阳代表着道释二家的不同思想。于是刘伯温暗中派人把原本是半浮雕的佛像头向里反雕了2公分,凿成一个个窝宕,称其为阴刻头像,阴刻头像代表着道家头像。石像的身体是佛家的,头像是道家的,一阴一阳,阴阳合璧,这种道释融合的石窟,世上绝无仅有。笔者在洞内观察时,特意用手摸了多个佛像的头坑,觉得纹理很有规则,毫不凌乱,若说是阴阳合璧,倒也不是理由。且巢湖市建筑更早的古镇中庙寺,已经开了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的先例。若如是,王乔洞群佛无首之谜便增添了新的见解。这种道释合身,阴阳合璧的石佛艺术,堪称国内外石窟宗教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无法替代的文化艺术价值。
王乔洞群佛无首之谜,人们还在继续破解。尽管破解结果很重要,但是破解过程更让人着迷。正是这迷雾重重的破解过程,吸引着众多游人墨客乐此不疲地追根究源,以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新闻推荐
晨刊讯近日,巢湖市文化馆非遗办主任刘宗勇捐赠“巢湖非遗之巢湖民歌”等首批12项非遗档案资料(电子版),被巢湖市档案馆接收。...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