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故里亚父公园

巢湖晨刊 2021-12-06 14:59 大字

鼓山秋色。本报记者 宋阳东 摄

张永琪

闲暇时邀友到城区近郊游览观光,东向不远处的鼓山寺值得一看。

鼓山寺因鼓山得名,鼓山是古巢名人亚父范增的故里。该寺原名福应庵,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400多年间,历尽沧桑,屡遭烽火。特别是抗战期间,日本鬼子实行“三光政策”,派遣飞机炸毁福应庵,烧光山上的茂密森林,绿树成阴的鼓山变成一座飞鸟都无树可以落脚的荒凉之山。居巢城里的亚父祠、县衙后面的亚父墓、放王岗上的范增庙,也都未能幸免。但在故乡人们的心灵祭坛上,范增睿智的灯烛从来就没有熄灭过。

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范增留下过许多遗迹。鼓山脚下的郭家圩、亚父圩曾是范增的练兵场和养马场;附近的徐洼村有口古井,相传是当年范增屯兵在此时乡亲们所挖,现在大家将这口古井称为“亚父井”……说到鼓山,就不能不提与其相邻的旗山。旗山是范增的出生地,因西楚霸王项羽尊称范增为亚父,范增故乡的人又称旗山为亚父山,现今巢湖市的亚父街道办事处还以其命名。

鼓山寺离巢湖市区不过3.5公里,巢湖市区曾是古巢名贤巢父、许由大隐于市的隐身地。作为后人,有良平之策、诸葛之智的范增无疑产生过影响。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项羽本纪》曰:“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足见自古以来人们对范增就有很高的评价。

鼓山和旗山,高度相当,体量相似。当地有个流传很广的成语——旗鼓相当。鼓山俯览形似一面巨大的古战鼓,因而得名。旗山北首突兀,向南曲折延绵,宛如一面“古龙牙旗”的旗帜,其名也因其形得名。两山向西不远处有座凤凰山,其形如凤,态若颔首,当地又有“旗摇鼓打凤点头”之说。在古代,旗帜和大鼓是军队用来指挥的,昼间挥旗为进,鸣锣为退;夜间击鼓为进,敲锣为退,由此衍生了“一鼓作气”“鸣金收兵”的成语。当地民间还传说,当年西楚霸王的败兵经过巢湖散兵镇,丢下的战鼓变成了鼓山,倒下的战旗变成了旗山。

与巢父、许由大隐于市,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截然不同,范增积极入世,勇于奋争。他不顾年迈,渴望用自己的才智推动国家统一、民众安宁。那时,巢湖沿湖没有围湖造田,巢湖汪洋恣肆,漫无边际,湖水浸漫至鼓山、旗山脚下。怀有安邦济世之志的范增,乘一叶扁舟便可直接驶入江东。他持忠事主,积极进谏,屡献奇策,很快成为项羽的左膀右臂。项王感佩至极,尊称其为“亚父”,并封其为“历阳侯”。范增慧眼穿壁,洞察汉王“其志不在小”,屡劝项王寻机杀掉刘邦。奈何项王霸气日重,刚愎自用,拒绝采纳。后又中了刘邦的反间计,被削去权力,冷落一旁。眼看大势已去,范增怀着悲愤心情请辞回乡,途中背发痈疽含恨去世。

一代奇人范增报主无门,客死他乡,令人扼腕叹息,但他才智的灵魂随着遗骸落葬于旗山回到故里,生根发芽,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后人。2200多年过去了,奇人范增的智慧像从历史深处射出的一柱睿智光束,点亮了一个又一个仁人志士奋击的征程。

历史尘埃飞扬,岁月流逝留痕。远古巢父有构木为巢的智慧和魄力,范增有安邦济世的非凡才能,其家乡的后人岂能安于现状,任凭命运的摆布?1986年,巢湖市扬起消灭荒山改造环境的强音,家住城北原市第三建筑公司退休工人刘国才,决心像先贤亚父那样顺应时势,干一番大事。他把小家融入大家,把小我改为大我,说服家在农村的老伴和6个孩子,只身来到市区东郊的鼓山安营扎寨,用退休7年搞古建筑设计赚下的几十万元钱,购买树苗,支付为他出工绿化荒山的乡亲的报酬。其间,右腿摔成了骨折,风寒劳累使他染上重病,但为争取时间,他仍不肯下山住院医治。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他在鼓山植树造林1000多亩,昔日光秃秃的鼓山,渐渐变成了林木葱茏的绿山。

绿化既成不是终点,刘国才趁势升华自己的夙愿:重建鼓山庙宇,兴建旅游设施,将鼓山建成为惠及民众的亚父公园。缺乏资金,他一面抽空为沪宁苏等地的园林单位搞古建筑设计,一面四处化缘募捐,继在绿化上投入30多万元之后,又先后投入40多万元,重新建起佛隐寺、慈隐庵等近百间房屋,并复建大雄宝殿和天王殿,请来和尚、尼姑执掌香火。1999年智文法师住持该寺,先后建设殿堂凡十数处,完善了鼓山寺的建设规模,鼓山自此成了闻名遐迩的宗教佛事胜地。

巢湖市委、市政府高度肯定刘国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打1990年起,市里依托鼓山兴建亚父公园,拨出专款数十万元,由刘国才组织实施。很快,通往山顶的盘山道路建成了,专供游人寻险探幽的台阶铺好了。布点合理的四个仿古凉亭在山间翘起,形象惟妙惟肖的汉白玉范增塑像面湖而立。塑像上的范增目视远方,神色淡然中透出凝重。连同刘国才出资兴建的放生池、乌龙泉等设施,亚父公园向外展示了非同凡响的雏形。

1992年,刘国才主动提出,将自己累计投资70多万元,后期增值至150多万元的树木、房屋等设施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并愿趁有生之年,为提升亚父公园的品质、美化优化鼓山的环境再出一把力。当年年初,年已65岁的刘国才,与市政府共同投资170多万元,着手在鼓山之巅兴建七层八角望湖塔,其中刘国才自认投资30%。经过四年的施工,建成的望湖塔雄踞于鼓山山顶,直插苍穹。“鼓山塔”为赵朴初先生亲笔题书,高46.8米,明七暗八层,盘旋楼梯雄伟壮观,气势恢宏。塔八角正檐翘角,画栋外绕塔周边,廊内塔刹为4吨重的黄铜铸造而成,上卧八条飞龙。塔内有直径2米大鼓和重1.5吨大钟,晨钟暮鼓响彻云霄。游人攀山登塔,击鼓敲钟,观光览胜,游目骋怀。望湖塔完工阶段,为使已建立的佛隐寺的“隐”名副其实,让亚父公园灵动起来,刘国才又筹资140多万元,在碧树掩映的南侧山腰新建大型佛隐寺,将缅甸赠送的价值百万元的玉质弥勒佛置于醒目之处,亚父公园香火日渐兴盛,对外吸引力影响力日益增加。受刘国才的奉献精神感染,笔者曾多次采访过他,采写的稿件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城市导报、中国市容报、安徽日报等多家报刊台采用,刘国才的感人事迹得到广泛传播。

1995年,巢湖市政府为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增加对外吸引力,由市政府各部门组织成立鼓山寺管理委员会,研究鼓山的发展方向。下设鼓山寺管理处,由原市政府宗教科直接管理鼓山各项事务,后来正式定编成立自收自支事业性单位“巢湖市鼓山景区管理处”,隶属市政府宗教局。市里在投资建设鼓山塔的同时,兴建了气势恢宏的鼓山大门。鼓山大门为仿古建筑,层次错落有致,上面有上下两层的琉璃瓦飞檐门楼,下面是四根红色廊柱。门楼上书的“鼓山寺”三个金字为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下面廊柱上刻有张恺帆题写、方克逸撰写的对联:“绝顶摩天,慈怀纳地”,形象地概括了鼓山佛教文化的内涵。

为进一步完善亚父公园基础设施,市里继续投资将环山道路改建成水泥道路,增建了多条曲折蜿蜒的台阶小道,维修和完善乌龙泉、莲花池、龙灯石、松竹亭、姑嫂塘等景点。前不久,市里又投资807万元,在与鼓山一堑之隔的旗山山顶,新建亚父范增祠。此祠占地面积2931平方米,建筑面积1480平方米,陈列布展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以“爱国忠勤 谋略天下”为主题,全方位表现亚父范增的谋略文化和政治品格。亚父范公祠共分为五大板块,分别为:一代谋士名留千古、楚汉之争风起云涌、鸿门宴会斗智斗勇、楚河汉界一决雌雄、事君忠勤爱国恒毅。祠内安装范增人物雕像、楚汉风云场景雕塑及墙体浮雕,并配套多媒体、VR、消防、空调等系统,以此打造巢湖历史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和文旅景点。据称,巢湖亚父范增祠现是全国唯一的展示亚父范增文化的陈列馆。

“天与人间作画图,南谯曾说小姑苏。登高四望皆奇绝,三面青山一面湖。”方今中国,国运昌盛,人民幸福,旅游观光,享受生活,已成为民众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方式。游人驱车市区东郊三四公里,登临绿树掩映的鼓山山顶七级浮屠鸟瞰,古老而又繁华的巢湖市区近在足下,八百里烟波浩渺的巢湖尽收眼底。山之南,老铁路和S105省道上的动车、汽车川流不息,如同流动的诗画。山之北,新铁道和G312国道上的高铁、高速车辆风驰电掣,如同飞梭织锦。当此之时,塔高山风疾,白云绕彩带,游人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感,以致忘却自我,乐而忘归……

新闻推荐

官圩社区表彰优秀志愿者

晨刊讯为迎接“12·5”国际志愿者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天河街道官圩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