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同题诗的情缘

巢湖晨刊 2021-11-04 07:46 大字

□黄冬松

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的黄金时代,我与同题诗就有过“亲密接触”。那时,在巢城,我们一帮巢湖诗社社员对现代诗如痴如醉。记得一位在船厂工作的诗友,自费买了油墨、打字机,办了个民刊《爱之路》。这个民刊每期头条就是“同题诗”栏目。我记得出过几个题目,《安全岛》《敲门者》《过程》等等。我当时写得最好的几首诗歌,好像就是同题诗,《过程》后来还在全国诗歌大赛上获了奖。

后来,由于诸多原因,诗社解体了,人心惶恐,又留恋,有的诗友就此搁下诗笔。我在想,什么时候再有同题诗写作,我一定积极参加。没想到,遇到了长淮诗典。2018年,除了第一首《2017》没参加,后来的23首同题诗,我都参加了。我给自己下了死命令:看到同题诗题目公布了,三天之内,最多不超过五天必须完成。人到中年,诸事缠身,如果拖沓,松懈,放任自己,就会留下后悔。我小时候退学在家,看过样板戏《沙家浜》,里面的一句台词我一直铭刻在心,“坚持就是胜利”。人活在世上,干任何一件事,如果缺乏坚持精神,往往就会半途而废。写诗亦然。凭着这股坚持精神,我总是率先“冲刺”。

其实,把同题诗当作练笔,就没啥负担。写了就写了,时间一长,就会感到自己的诗艺在长进。我每次根据题目“量体裁衣”。比如,《不变的话题》《我们,不一样》《爱,是要有能力的》这类题目,相对来说,发挥的空间小些,我就采用传统的、写实的笔法,老老实实完成诠释、演绎的任务。有些题目,比较灵动,想象和发挥的余地较大,我会采用象征、隐喻、变形、荒诞的手法。像《风》《消失的声音》《冷光》《瓶口,咬住了瓶塞》等等。在写作中,平时积累的一些知识也会派上用场,比如《等》,我想到了古代“尾生抱柱”的典故,很自然在结尾用上了;比如《你的眼神》,我想到了《七日谈》里“捉绿鹅”的故事,我在开头第一句就直接引用,“父亲,你给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说量体裁衣,实际上也是殚精竭虑,不耗死一些脑细胞,恐怕“射门”不会那么准。幸运的是,我参与同题诗写作以来,成功几率相当大,几乎“百发百中”。有些诗友看到我写出来的同题诗水准尚可,主动加我为微友。当他们觉得有些同题诗较难把握时,还“不耻下问”地向我讨教,我一不小心竟然成了“老师”。我为此偷着乐呢!

后来,我又遇到了《安徽诗歌》《新媒体文学》《东北文学界》等各种文学公众号平台举办的同题诗写作,每次我都积极参加,精心准备,基本上都能“上刊”。有的老师还主动帮作者改稿,同题诗出刊后,还在里面选优,推荐到报刊发表,我的几首诗作比如《车站》《万花筒》就这样荣幸地“亮相”纸媒。

最后,我想说一声,感谢长淮诗典,感谢安徽诗歌、新媒体文学等等。让我们一路同行,向伟大的缪斯女神致敬,向诗歌高地勇猛进发!

新闻推荐

提质增效 绿色发展 合肥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对700多万亩耕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本报讯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合肥市将投入3000万元,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市700多万亩耕地全面开展精准测土配方施肥,推进...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