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流域的非遗明珠

江淮晨报 2021-11-01 05:28 大字

三河羽扇。

火笔画。

树雕画。

朱三卤鹅。

庐江小红头。

三河米饺。

包公的故事在合肥周边地区世代相传。

庐剧焕发新的生命力。

莲湘舞。

国家级非遗粉蜡笺。

青山绿水,水天一色,八百里巢湖之上,烟波浩渺,自然赋予了她的美丽与神秘。迷人的山水之胜、林壑之俊;动人的诗词之美、歌赋之佳;丰富的物产,令人称奇的民间智慧……大湖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犹如宝藏,当时光与智慧碰撞,便有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折射出动人的光芒。行走于巢湖之畔,总能与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期而遇。这些诞生于巢湖流域的“非遗”,宛如颗颗明珠镶嵌于这片土地。

巢湖之滨孕育五项国家级非遗

目前,合肥共有五项国家级非遗,巢湖民歌、庐剧、粉蜡笺、大邵洋蛇灯、包公故事都诞生于巢湖之畔,有着浓郁的“巢湖印记”。

施粉、染色、合纸、上蜡、砑光……制作一张粉蜡笺,至少历经12天20多道工序,再施以胶蜡、绘金洒金,一笔笔勾绘出祥云、盘龙、松鹤等图案,最后再次托裱。失传近一个世纪的技艺,粉蜡笺的“复活”让今人得以尽览纸的“古典盛装”。

而巢湖民歌和庐剧,更是与巢湖文化密不可分。

“三岁孩儿会唱歌,若问歌儿有多少,芝麻三斗并三箩。”安徽是蕴藏民歌艺术的宝库,广为流传的民歌数不胜数,有着古老历史的巢湖更是盛产民歌。和许多地方的民歌一样,巢湖民歌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劳动,耍灯的有灯歌、打鱼的有渔歌、插秧的有秧歌、犁田有犁田歌、采茶的有采茶歌、挑担子的有扁担歌……曾经的巢湖流域,几乎随时随地都能听到民歌。

而另一项国家级非遗——庐剧,则从“难登大雅之堂”,到中南海演出、精品频出,翻山越岭的庐剧,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起源于元末明初传说的大邵洋蛇灯由毛竹、麻绳、铁丝、蜡烛及布组成,重达千斤。摇大车、走经折、堆宝塔、金蛇出洞、金蛇狂舞……绚丽的动作中,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而在今年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合肥市《包公故事》成功入选“民间文学”项目。

千余年来,有关包公的传说故事在合肥地区的流传形式主要以民间百姓的口口相传为主,其次为散见于文字记载的各类书刊,以及以说唱、戏曲、书场等形式保存下来的演艺故事等。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元代的杂剧、明代的话本、清代的章回小说。合肥历代的地方史志中均有详尽的记载。

目前《包公故事》已整理成册的有近百篇,可分为勤奋好学、执法如山、铁面无私、清廉正直、料事如神、为民申冤、严惩贪官、不畏权贵等八个类别。 这些故事在合肥周边地区世代相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无不寄托着家乡人民对包拯这一历史人物的崇敬和爱戴,寄托着人民对这位嫉恶如仇、体察民情的历史清官的敬仰与赞颂。

一方水土 养出一方“精彩”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创造”一方民俗。民俗早已形成一种文化,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合肥地处皖中,受南北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双重影响,逐渐形成了属于自身独特的文化,尤其是在民俗方面更显鲜明、生动。“虾子灯”、“打莲湘”、牛官堡舞狮就是其中的代表。它们不仅听上去妙趣横生,舞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姿呢!

龙灯、荷花灯你或许并不陌生,但“虾子灯”,似乎就有些新鲜了。“虾子灯”广泛流传于巢湖沿岸的农村地区,舞虾灯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相传虾子灯起源于唐宋年间,巢湖地区连续三年大旱,百姓苦不堪言。因为古话说“龙游浅水遭虾欺,虎落平阳被犬欺”,于是当地老百姓自发组织玩“虾子灯”祈求老天下雨。

虾子灯是用细篾条和麻丝扎成,小的扎5节,连成整体,用一根竹棍顶着玩。大的7节,扎成头尾两部分,由一个姑娘站在中间,虾头扎在腰前,尾部扎在腰后。虾子灯外表用油纸糊成,再用彩笔在上面作画、点睛。玩灯时,灯里点上蜡烛,通体透亮,五彩缤纷,甚是好看。

玩虾灯一般都要扎成一对大虾灯、一对小虾灯、一对高挑的球灯,另扎一对引灯与之结伴,合成八仙人物。出灯时引灯在前,八仙说唱,另有锣鼓、唢呐、胡琴伴奏,沿街观众常以鞭炮、火铳喜迎。所有的灯芯人和举灯人,都按规定穿梭走动。最后,虾灯明火相聚在水边并熄灯而归,喻虾神归水。历经岁月的变迁,虾子灯的照明设备与吹奏乐曲都进行了不断的改进。新时代,也有年轻人加入虾子灯队伍中。

作为肥西传统的民间艺术“莲湘舞”,在上世纪50年代曾风行一时。莲湘舞舞者以棒敲击肩、臂、背、腿,打击出有节奏的声音,随之边唱边跳跃舞蹈,可以两人一组,也可以多人齐舞。每逢春节,农村的男女老少都会用打莲湘舞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近年来,为了让莲湘舞“飞入寻常百姓家”,肥西县柿树岗乡把打莲湘作为全民健身项目加以普及,列入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定期举办莲湘舞培训班,让全民参与其中,赋予其旺盛的生命力。如今,莲湘舞的服装更加精美,音乐更加动听,规模更加壮大。莲湘舞已成为柿树岗乡“一镇一品”特色文化项目中引人注目的文化品牌。

时而夺球,时而缓行,时而狂奔,时而闪挪……万兽之王的霸气暴露无遗。这就是牛官堡武狮。牛官堡的狮子,出自工匠们的精心设计和制造,单制成的狮头,就重达30多斤,既有真狮的威武神韵,也不失灵动与活泼。相传大约民国十一年,村里突发人瘟,灾情严重,这时牛官堡武狮第一代传人想起当年在外耍狮子情景,据说可治瘟疫,振村风,就组织全村扎狮子、耍狮子,村子热闹了,还真有效果了。从此牛官堡就大兴练武耍狮子之风。牛官堡狮子属“北狮”一宗,俗称“板头金面彩狮”,有祥瑞喜庆之意,舞狮是为了驱魔辟邪、祈祷吉祥平安。牛官堡狮子的传承与牛门武术传承几乎同步,加之地处江淮之间,因此它具有武舞结合的特点,既有北狮的庄严威武,又有南狮的灵巧神姿。

知古尝今 品味美食背后的故事

几千年来适应能力极强的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水边的居民,饮食总离不开自然的馈赠。巢湖流域的居民擅长在水中获取最新鲜的食材,用独特的烹饪方式创造出自己家乡的特色美味。

三河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汇而得名,此地水源充沛,鱼虾丰富,盛产早稻米。智慧的居民,将质地粗糙,不宜直接入口的早稻米制成饺皮,用三河有名的水豆腐、巢湖的白米虾和着葱蒜等调制成馅,包成一个个大饺子,过油烹炸,制成远近闻名独具特色的三河米饺。

三河米饺作为合肥市肥西县的传统小吃,如今早已遍布各地,成为一道具有地域特色的早餐代表。合肥的早餐店,三河米饺是“标配”。一家老牌三河米饺店门口,每每早上7点后,店铺外支起的油锅旁便排起了长队,人们翘首以盼等待热腾腾的米饺出锅。刚炸好的米饺个大金黄,酥脆的外壳掰开是满满的豆腐虾米馅儿,卖一块二一个。早起来店里要上两三个米饺,配一碗店主自家现磨的豆腐脑,坐在合肥市内,便能尝到来自古镇水乡的独特味道。

“我父亲、爷爷都是在三河做米饺的,我们在合肥也卖了6年米饺了,有很多人从很远的地方找来吃。”店里的老板娘葛大姐笑着说。一位网友在这家早餐店点评中的留言很好地写出了三河米饺的魅力,“驱车12公里,从西到东,就为了这第一口的烟火气。”

因水而存的自然生物不仅仅有鱼虾,还有鹅鸭。泥河境内天井、洋河系黄陂湖水域,河网纵横,盛产大白鹅。泥河镇的朱传长在家中排行老三,人称朱三,朱传长继承父业,用宫廷卤制品的秘方专制卤鹅。经过道道工序,制出来的卤鹅五香味浓,骨质松脆,肉感香嫩,食之回味。经过代代传承,朱三卤鹅的招牌被口口相传,成为一道地方特色菜肴。

据1985年编纂的《泥河区简志》介绍:“新中国成立前,泥河的卤鹅、烧鸭经营者纷纷停业,唯有朱三者(姓朱名传长排行老三)制作卤鹅、烧鸭风味殊众,多年畅销不衰。”2010年,“泥河朱三”卤鹅制作技艺入选(地级)巢湖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泥河朱三”入选“安徽老字号”序列。

2020年,朱三长孙朱长久除了做好原有的“泥河朱三”商标,又新注册“金久朱三”和“朱三卤菜大当家”两个商标。店铺推陈出新,在售卖卤鹅的基础上,结合地方饮食习俗加以改进,扩大卤制猪、牛等肉类,以满足不同口味的人群需求。“我们现在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自家的卤鹅,用真空包装顺丰生鲜发货,可以售往全国各地,最远的还卖到过拉萨。”朱长久自豪地说。“就是想让在外的老乡,也能吃上家乡的味道。”

说完饭桌上的硬菜,再来看看饭后甜品菜单,一道名为“小红头”的点心格外引人注目。2009年,庐江县特色小吃“庐江小红头”,被列入巢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道庐江传统名点,原名饽饽,又叫油糖烧卖。其外形小而精巧,状似盛开的石榴花,因顶端一点红而得名。

小红头用细白面、绵白糖、鲜板油,再加少许桂花、金桔、青红丝、豆粉等原料制成。可以蒸煮炸炒,吃起来香甜酥松,细腻无渣。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清军著名将领、庐江人吴长庆奉旨出征,率庆军在外征战。庆军将士素食大米,对面食很不适应,加之渡海赴朝参战,出现食欲不振、体力减弱、士气低落的现象。随军厨师陈长宽在庐江老家做的油糖烧卖基础上,创制了适合江淮子弟食用的小红头,之后就成了庆军将士的重要干粮。吴长庆因戡定朝鲜“壬午兵变”有功,受到朝廷嘉奖,美食小红头也因此为大众熟知。

三河米饺、朱三卤鹅、小红头,只是巢湖流域非遗美食的冰山一角,它们历经百年历史变迁,经过一代又一代食客的品鉴考验,流传至今,不断被端上新的时代餐桌,用独特的味道展示着本土的历史故事。

匠心璀璨 精工制作美不胜收

三河出名的不止有米饺,还有羽扇。走在三河古镇上,常常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羽扇售卖。据《唐书》记载,“其扇风缓而凉、病弱者用之,亦不伤风感冒,孕妇尤为适宜。”三河羽扇制作是以禽鸟的羽毛作原材料,按照羽毛的自然花纹特征,精心整理分类,制作成品种繁多的羽扇制品。这种羽扇制品式样美观、重量轻盈,扇出来的风十分柔和。

三河羽扇2009年入选合肥市第三批“非遗”名录,其制作工艺非常讲究,需经过分检、配料、清洗、染色、刷整、包角、绘画、装潢等十多道工序才能成扇,手工制扇,有时需一个月才能制成。随着科技的发展,扇子不再是大众纳凉必需之物。三河羽扇经过时代的跌宕,旅游业的兴起,价值也从日用品转向为工艺品、纪念品。持一柄羽扇,站在三河的古桥上,望桥下潺潺流水,亦可遥想苏轼词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英雄豪迈。

技艺精湛的劳动人民总是能从大自然中寻到一切艺术创作的素材,可以是羽毛、可以是石头、可以是蛋壳,甚至是树根。巢湖非遗树雕画就是以树皮、树心、树根作为原材料,用独特的民间手工传统技艺制作而成的美术品种。

树雕画经“去腐”“雕刻”“上色”等十余道工序,制作过程完全依靠手工和传统工艺。世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于树雕画中,每一块选用的制画树枝都不一样,所以每一件树雕画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件作品在制作前都要按照树皮、树干的自然纹理进行创作构思,包括题款,都是利用树根的自然扭曲拼接而成。

树雕画不同于一般的水墨画作品,树的部分实体嵌于平面画作中,整个作品集雕刻、绘画、书法、喷涂于一体,多以山水为题材,兼有少量的花鸟动物,成品有一种虚实结合,动静相融的特殊美感。树雕画既超越油画的立体质感、版画的疏密简淡,又兼备国画的气韵灵动,不同于一般装饰画的刻板单一。其画面风格古朴典雅、雄浑清逸,令人百看不厌,实属工艺美术中的独门奇技。

如果说作画的素材用树根树皮已经很令人新奇,那么用火作画听起来是不是更让人惊讶呢?以铁为笔,以火为墨,便可将山川树木、花鸟人物绘于宣纸之上,这就是包河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笔画。

“火笔画”,原称烙画。起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宫廷,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后来由于连年灾荒战乱,烙画工艺曾一度失传。直到明末清初,才真正走进民间并且逐步流传开来。

火笔画的创作方式,几经演变,最早是用铁钎作画,后来有民间手工艺人发明了特制的碳球,在炉火上烧红后,串在铁笔上进行烙画。传统的火笔十分笨重,作画时需烧好碳球才能使用,落下的火点也容易对纸张造成损坏。现在的火笔画多用电烙笔,可以随意调节温度,更换笔头大小。烙铁的温度与运笔的力度,可以在作画材料上留下轻重不一的效果,淡火的慢晕甚至可以描绘出云雾的朦胧质感。

发展到今天,火笔画的烙绘技法也由过去单一的线描晕染,增加到润色、烫刻、细描和烘熨、渲染等各类表现手法,在木板、竹簧、宣纸、绫绸等不同材料上都可以作画。火笔画品种逐年增多,其制品扩展到屏风、首饰盒、套盒及各类装饰画20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海内外。

“非遗”的魅力是源自先人智慧的结晶,当它们通过传承发展不断与现代元素相融,就注定了它们的生命力将以更多的形式表现,并传递给更多的人。

这些由巢湖文化孕育而成的“非遗”明珠,将在时代的传承与发扬中,持续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合肥报业全媒体见习记者 庄文倩 谢蕾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新闻推荐

合肥荣登“蓝天百强城市”榜首

(上接1版)久久为功让蓝天常驻良好的空气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蓝天白云在合肥市民“朋友圈”出镜率越...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