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龄66年的他还留着61年前的奖状 大圩镇沈福村老党员沈自付讲述几十年前开挖沛河航灌工程的故事

江淮晨报 2021-05-21 00:50 大字

沈自付展示自己珍藏的荣誉。

在包河区大圩镇雅然居小区,88岁的老党员沈自付老人至今还珍藏着一张1960年的奖状。这张饱含岁月痕迹的奖状见证着61年前,他和父老乡亲一起开挖沛河航灌工程的经历,这也成为见证合肥水利发展历程的一件宝贵的实物。

本期《红色传家宝,大圩有故事》栏目,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党龄长达66年的老党员沈自付,听一听他讲述几十年前“红色传家宝”的故事。

干活“过劲”,扛着泥袋跳水里堵决口

在大圩镇沈福村,上了年纪的老人提起沈自付,无不竖起大拇指。沈自付出生于1933年1月,年轻时就因为干活“过劲”,成为同一辈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沈自付至今还记得1954年那场大洪水导致东大圩破圩时的场景。当时巢湖水位猛涨,东大圩圩堤受到剧烈冲击,一些地方出现决口。“决堤可不是小事,一旦开了口子,水倒灌进来,不仅田被淹,下面的老百姓能不能活命都是问题。”沈自付回忆道,那时他还是二十一二岁的小伙子,浑身是劲,负责最危险的堵口。

他介绍道,当时决口的地方水流湍急,他们用口袋装泥往里面扔,水流大了,泥袋扔进去就被冲走了。他和其他人就索性扛着泥袋直接跳进去站在水中堵口。“那时候也不会想到害怕,一心就想把这个口子堵上。”

干活“过劲”的沈自付早已被大队支部书记看在了眼里。洪水过后评先进的时候,沈自付理所当然地成了其中的一个。1955年6月,他被推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7年开始担任沈福村团支部书记、支部委员。

61年前修沛河航灌工程的奖状还留着

“圩西大队沈自付同志在一九六零年兴修沛河工程中,获有显著成绩,特授奖状,以此鼓励。”这是5月18日,在沈自付租住的雅然居公租房的家中,记者看到的奖状。这份1960年4月1日由当时的肥西县沛河航灌工程合巢指挥所颁发的荣誉,沈老一直压在箱子底下,不轻易示人。

据了解,沛河发源于凤阳县与定远县交界山区,经窑河自东往西注入淮河。1960年,为了修通沛河(今全长77.5km)航灌工程,惠及百姓生活,肥西县开始兴修沛河航灌工程。

“时间紧、任务重,沛河不修通,居住在两岸的群众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沈自付介绍,当时的大圩镇沈福村还隶属肥西县,担任沈福村(后来编入圩西大队)团支部书记的沈自付,接到上级命令后,立即组织8名年轻人组成圩西大队“青年突击队”,他担任队长,带领大家参与沛河航灌工程建设。

作为一名年轻共产党员,他深知身上的责任重大,带领队员干好自己的片区事关整个沛河航灌工程建设成败,所以当时在那种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他不断地给队友加油鼓劲。“我们早晨4点起床,摸黑到达挖河地点,晚上天黑才歇工。每个人的饭都是定量的,都要在秤上称,量都一样,不能多吃。”

15年12次获评大圩镇“优秀共产党员”

“我们当时的挖河队伍有民兵组、花木兰组、穆桂英组、老年组……”为了振作队友的士气,在挖河的两年多时间里,作为共产党员的他经常利用空闲的时候跟队友们谈心,讲毛主席语录,振奋人心。在挖土、抬土、拉土的过程中,他总是冲在前头,捡最累的干,在他的带动下,队友一个没落下,提到当年挖河也是感慨万千,队友们表示特别要感谢沈自付,“如果没有他带头干活这么‘过劲’,大家可能也坚持不到最后。”

在沛河航灌工程结束后,沈自付继续当了几十年的生产队队长,为了家乡发展,他一辈子都在坚守一名党员的初心。1993年至2008年15年间,沈自付12次被评为大圩镇“优秀共产党员”。

如今,虽已年近九旬,沈自付的身板还是很硬朗的。他每天都会带老伴下楼散散步,坐一会儿聊聊天。几十年来,大圩的巨大变化他都看在了眼里,“从年轻时吃不上饭,到现在衣食住行都不用愁,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看着身边的老伴,沈自付笑了起来。

晨报记者 夏海霞 文/摄

通讯员 黄伟 刘言莉

新闻推荐

巢湖市民将喝上长江水 巢湖市长江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获批

本报讯近日,安徽省水利厅批复巢湖市长江供水工程初步设计,巢湖人民将喝上长江水。目前巢湖市取水水源为巢湖,夏季常...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