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城里寻年味 年俗文化意蕴长

合肥晚报 2021-02-10 00:56 大字

○灯塔舞狮

○黄屯龙灯

○洋蛇灯

○送灶粑粑

○揾糖果李远波 柳迎春 摄

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承载着太多的东西。年俗早已形成一种文化,融入人们的血脉。一方水土,“出产”一方年俗。合肥地处皖中,境内山水兼备,受南北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体现在伦理道德、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年俗方面更显鲜明、生动。在合肥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的今天,这些丰富有趣的庐州年俗成为春节靓丽的风景线。

吃送灶粑粑:舌尖上的民间传统习俗

“不吃粑粑不长岁,吃块粑粑好富贵!”这句流行在巢湖市城乡的俚语,说的是巢湖人过年从吃送灶粑粑开始的习俗。

农历腊月二十三,为传统的祭灶日。在这一天,巢湖沿岸一带的百姓,都会特意吃上几块送灶粑粑,因为上了年纪的长辈都说:“不吃粑粑不长岁。孩子吃了粑粑,才能长岁懂事哩!”可见,巢湖人过年,是从吃送灶粑粑开始的。

祭灶日为祭灶神。灶神与灶台有关,灶台就是家家户户都有的锅台子,或称锅灶。过去凡砌锅台,都在竖烟囱时砌上一个长方形凹口,寓意“灶王台”。平时放置火柴,过年时贴上对联:“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祭灶又叫“送灶神”。巢湖人送灶神有“官三民四”之说。过去,腊月二十三,宫廷至县衙均有祭灶礼仪。在民间,祭灶则可延续至腊月二十四。相传,灶王爷每到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民间人家一年中善恶情况。家家户户遂多用瓜果糖饼等祭灶,为灶王爷送行,以求灶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保佑家庭平安,幸福美满。灶王在民间吃得好,到上天讲得好,这也可能是“吃人东西嘴软,拿人东西手软”的源头。在巢湖市,每逢祭灶日,普遍都做粑粑,放置“灶王台”供奉灶王,故称“送灶粑粑”。过去一般都把第一锅粑粑用来祭灶,然后点上香火,燃放鞭炮,欢送灶王上天,颇为庄重而热闹。送灶王仪式后,全家人就可进食粑粑了。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专门举行祭灶仪式了,只是在腊月二十三,家宴会比平日丰盛一些,俗称过小年。每当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巢湖人仍保留吃送灶粑粑的传统习俗。不过很少用来作为祭品,只是作为自家享用的节令食品罢了。

巢湖人吃了送灶粑粑,过了小年,随即开始掸尘、办年货、写春联,加快迎接过大年三十的步伐了。

揾糖果:流传500多年的“甜蜜”老手艺

小时候过年,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准备一个多格的糖果盒,盛放米泡子、白切、方片糖、花生糖、核桃酥等用来招呼亲朋好友的这种手工糖。小孩子最喜欢了,串门的时候可以抓一把,直到手攒不住了。有时候放口袋里忘记了,等到想起来,口袋已经巴(粘)住了!

如今物质极大丰富,超市里随时都能买到成品糖果,传统的手工制糖逐渐成为很多人的记忆。在合肥的农村,每逢过年每家每户都要揾糖果,这不但是一种年俗,更是一种“乡愁”。

每到岁末,巢湖市柘皋镇钱记炒货店就开始热闹起来,周边的群众纷纷赶来,排起长队,一户一户地等待揾糖果。

小小的炒货店里挤满了揾糖果的居民。炒货店外面,也有好几个人在忙着挑拣芝麻,给炒好的花生米去皮。钱记炒货店的老板叫钱文忠。他告诉记者,这家炒货店是从他父亲手里接过来的,两代人加在一起已开了40多年了。他家店原先是纯手工揾糖果的,后来,揾糖果的人太多,为了提高效率,只好添置了烤箱、炒炉、捶压等一些电器化设备。不过,除了揉搓、捶压等一些重体力活,他们尽量保留手工加工技艺。

“我们家生意还可以,从天一亮,就有人上门揾糖果,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多才歇下来。我从每年10月份开始揾糖果,一直要揾到春节后,甚至出正月。”钱文忠说,“我这个店因为大部分工序是手工,所以一天只能揾30余户(一户30斤左右)。此外,除了给居民揾糖果,我还要给淘宝供货,所以我要挤出时间备些揾好的糖果。”

炒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白切……看着这熟悉的场面,闻着扑鼻的糖果香气,让人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食品,揾糖制作工艺在巢湖当地已流传了500多年,眼下,这门“甜蜜”的老手艺已不多了,而且在逐渐消失。“60后”一代已没有多少人会这门手艺了。但是,揾糖果作为巢湖地域的传统年俗,已成为当地民俗文化弥足珍贵的一部分。

莲湘舞:守住乡村文化的“根”

每逢春节,伴随着欢乐喜悦的心情,很多地方的人们都会载歌载舞,迎接新春的到来。因此,“舞”也是年俗中重要的一环。作为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柿树岗乡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莲湘舞”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2009年,莲湘舞被肥西县人民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2月又被合肥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逢春节,农村的男女老少都会用莲湘舞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

说起“莲湘舞”,肥西县柿树岗乡的父老乡亲们都分外的亲切。作为肥西传统的民间艺术,莲湘舞在上世纪50年代曾风行一时。

然而近二十年,莲湘舞却一度濒于灭绝。“其实当时快要失传的又岂止莲湘舞,门歌、划船灯、安徽大鼓等诸多柿树岗乡传统文化品种都只留存在老一辈艺人的脑海中!”柿树岗乡意识到,如果再不挽救这种民间艺术,可能会使之陷入失传的窘迫境地。

于是,2008年,柿树岗乡民间业余艺术团正式成立。当时,艺术团成员们在黄花村找到了一位87岁的老艺人,根据他的回忆去学习摸索莲湘舞的基本步子。这之后,艺术团开始多次在一起协商编舞,修改莲湘舞伴奏音乐。令大家惊喜的是,焕然一新的莲湘舞深受大众喜爱。在当年年底举行的肥西县家庭才艺大赛上,由柿树岗乡选送的民间舞蹈打莲湘唱词一举夺得大赛特别奖,莲湘舞也因此“一炮打响”。

第二年4月,莲湘舞在合肥市“农运会”传承项目中荣获一等奖;短短几年间,莲湘舞受邀外出参加活动达200多场。2014年6月,柿树岗乡的莲湘舞作为安徽省唯一选派节目,参加了在苏州举办的全国莲湘舞邀请大赛,荣获国家级银奖。2015年8月,该乡选派的少儿莲湘舞代表队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节总决赛又获国家级银奖。2015年12月20日,第五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闭幕式暨“光年奖”颁奖盛典在京举行,《莲湘舞》再次入选全国“十佳公益奖”,也是安徽省唯一入选代表作品获奖。柿树岗乡民间业余艺术团也由起初的10人参加,到2018年已发展成500多个成员。

2011年,柿树岗乡文化站将非遗项目莲湘舞引入学校,并且把它作为少年宫的一门重点课程,并通过创新和改革,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分别编排了莲湘舞和莲湘操项目。此外,学校还成立了专门的社团,组建了一支独具特色的少儿莲湘舞队伍,这支独具特色的少儿队伍曾获得合肥市第二届广场舞大赛优秀演出奖、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节舞蹈类大赛国家级银奖等荣誉。学校也成为合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首批合肥市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据了解,目前柿树岗乡已创建一支400余人的少儿莲湘舞队共同起舞打莲湘,并争创了全国集体打莲湘人数最多纪录。

在柿树岗乡,莲湘舞俨然已成为该乡独具特色的舞蹈品牌。现有成人莲湘舞队伍20支,少儿莲湘舞6支。老、中、青、少,莲湘棍正在一代代人的手中流传、接力。

灯塔舞狮:春节年俗中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舞龙舞狮”是年俗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大餐,在合肥的肥西县,有一个著名的“非遗”项目“灯塔舞狮”,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早已成了当地春节年俗中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肥西县上派镇灯塔社区位于县城东南0.5公里处,地理位置优越,派河大道、青龙大道以及王老堰湿地公园穿境而过。灯塔舞狮,便发源在这里。

舞狮非遗传承人张明好,自小便跟着爷爷、父亲、叔叔一起舞狮。“肥西县城东南角有个灯塔村,村里的灯张大庄舞狮已有三四百年历史,一代代传承下来。父亲去世后,我心想不能把舞狮丢弃了,于是便带着庄里的叔叔、大哥和我的儿子又组织起来玩舞狮。我们从父辈开始,到我这代经过不断学习开始尝试双狮、四人狮等多种表演形式。单狮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时,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我们的队伍也越来越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现如今,我的儿子张正巧也组织了一批年轻人一起学习舞狮表演,我天天晚上给予他们指导,有了传承人自己也比较放心。下一步,我还将准备广纳贤才,接受各方人士前来学习,将舞狮一代代传下去!”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灯塔舞狮的来龙去脉,也表达了非遗传承人对舞狮的热爱和传承保护非遗项目的决心。

最先将灯塔传统舞狮搬上舞台,是撤区并乡前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全县农村文艺调演,原北张乡文化站的几位同志挖掘出灯塔传统舞狮,投资打造了四只威武雄壮的狮子,并编排了一整套动作,由八名女教师以民族舞蹈伴舞,节目被命名为《金狮庆丰》,荣获了全县一等奖。从此,灯塔舞狮一发不可收拾,数次代表县、镇参加省市文艺演出,受到各级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灯塔舞狮共有四个狮子,引狮1人,乐队10人左右,表演由16—22人组成。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样,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一个手持彩球,引逗狮子做抖动、瘙痒、跌扑、跳跃、过板、登高等动作,配以锣鼓声,动作合拍,惟妙惟肖,逗人喜爱。春节期间,舞狮队都要进行走村串户表演,俗称“狮子拜年”,受拜各户人家,要挂红灯笼挂红包,让舞者搭人梯拿红包,这是一场惊险的技功表演,难度最大的是在32张重叠的24卯大桌子上表演。

灯塔舞狮以北狮为主,道型酷似真狮,狮头较为简单,全身金黄毛色。舞狮者(二人舞一头狮)的裤子、鞋都会披上毛。舞时,由两人配合,一人执头,一人做尾,在后边的人跟着狮头动作,亦步亦趋,行动迅捷,尾巴不停地摇晃,其中有绿结者为雌狮。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与南狮着重的威武不同。北狮舞动是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狮子吐球、踩梅花桩、长凳、八仙桌上翻飞、跳桌等为主要形式。灯塔舞狮表演一是雄雌成对出现,有装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领,身穿灯笼裤衫,红条束腰,手拿绣球,在狮前引导,并先开拳踢打,蹦蹦跳跳,以诱狮子起舞,引得狮子张牙舞爪,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卧地匍匐,忽而摇头摆尾,其动作活泼逼真。有时,一对大北狮会配一对小北狮,小狮戏弄大狮,大狮弄儿为乐,尽显天伦之乐。灯塔舞狮配器方面以京钹、京锣、京鼓为主,笛子、唢呐为辅。

2017年,灯塔舞狮列入肥西县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灯塔舞狮队曾参加央视七套《乡村大世界》专题栏目展演及省市民俗文化活动、县镇乡村巡演、施善义演等展演活动,获得广大观众好评。

黄屯龙灯:千年龙图腾“舞”出火火新年

花灯是合肥民间最具代表性的年俗。这一习俗应该源于明清以来,以南京为中心的沿江都市的繁华。由于花灯最初的形式仅为挂门之灯、手提之灯,对于规模小、人口少的街市和乡村,显然难以营造欢快热烈的娱乐氛围。花灯艺术传入合肥后,人们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特点,对其进行了更为丰富和形象的发展,更多地注入了世俗生活中的娱乐元素,逐步实现了由“赏”到“玩”的转变,由少数文人雅士的孤芳自赏到民间大众普遍参与的转变。

在清朝初年,合肥民间的花灯娱乐活动已经相当丰富多彩。而且,基于合肥以农耕为主的经济活动规律,花灯娱乐一般都在正月元宵节前后的时段集中进行。此外,由于合肥水源丰富的影响,花灯也多与民众水上的生产生活形态有关,如龙灯、花船、蚌舞、虾子灯、鱼灯等。

庐江县的黄屯龙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相传起源于东汉末年。时起义军领袖黄穰的女儿正月十三出生,黄穰想举办筵席庆贺,可正月十三是杨公忌日,唯舞龙可以消灾,于是便决定舞龙灯。可谁见过龙呢?只有龙拱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寨基山就是昂起的龙头。于是便按龙拱山的模样扎起了龙灯,因此黄屯的龙灯是一拱一拱的。

刚开始,黄屯的龙灯是较为简易的,目的也无非是为了喜庆。后来,黄屯古街多灾多难,经历了太多的兵灾、水灾、火灾、饥荒与瘟疫,但黄屯又是水陆要冲,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总能在灾后很快地重建并繁荣起来。因此,黄屯古街人民又赋予龙灯更多吉祥与期盼的寓意,龙灯的样式与玩法也渐渐复杂起来。

黄屯的龙灯至少在九节以上,为单节,每两年增加两节,远古的时候已没有人记起,到民国三十六年时为三十七节,这应是黄屯龙灯节数最长的时候。民国三十六年后便没有再舞龙灯了,直到改革开放后,公元1981年,黄屯又重新舞起了龙灯,又从九节舞起,每两年增加两节。

黄屯老街人最自豪的就是黄屯龙灯。农历正月里,是老街人最闲的时候,舞龙灯便成了老街人的头等大事。每年腊月,牵头人便早早地通知各家各户出钱凑份子,扎龙灯。龙灯分老龙和子龙,青壮年舞老龙,还要请街上最有名望的老人牵龙须;十五六岁的孩子舞子龙,子龙舞到哪家,哪家的主人便要放爆竹,算是接灯,末了还要包上一些喜钱,以祈求来年的好运。

大邵洋蛇灯:被誉为“中华一绝”的国家级非遗

除了黄屯龙灯,肥东的大邵洋蛇灯舞起来也格外壮观。洋蛇灯所在区域为肥东县解集乡大邵村,它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是从元末明初代代流传下来的,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洋蛇灯的产生,据说是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大邵村位于东山山沿,村风淳厚,民风纯朴。六百多年前,即元末明初,一对邵姓婆媳为躲避元兵迫害,在一山洞栖息。不巧正好遇到明兵追赶元兵,元兵见这一山洞也入内藏身,见婆媳二人,欲图不轨,这时,山风大作,雷电交加,暴雨倾盆,一条数丈长的白蟒飞下山崖,直扑山洞,口吐蛇珠,直逼元兵,元兵惊散逃遁。婆媳得救,相安无事。三月后媳妇生下一子,取名“思明”。当邵氏媳妇向族人诉说自己获救经历时,邵氏全村族人为之振奋,奔走相告,认为此蛇非同一般,一定是东海龙王那里来的,所以后人把它称为“洋蛇”。

十八年后,邵氏家族为纪念救命的洋蛇,就用竹丝、麻、油纸等扎出了洋蛇,在洋蛇腹中点起红烛,玩起了洋蛇灯,并为此定下了规矩,每18年玩一次,每玩一次就相应地增加一节灯把,直到现在,几百年过去了,灯把增加到40多节,总长度超过100米。洋蛇灯工艺技巧复杂,绑、扎、凿、勾、翘、压等方法,无可替代,全凭老艺人的经验,师徒传承。

(下转04版)

新闻推荐

助力留巢过年 两景区减免门票

晨刊讯随着春节临近,各地纷纷发出就地过年的倡议。为助力就地过年,2月2日至2月28日(含春节)期间,巢湖市银屏山景区和紫微洞景...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