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照顾百岁阮贞廉二十八年 他们家庭荣获街道“孝老爱亲”十佳家庭称号

合肥晚报 2021-01-04 00:46 大字

○童吉明服侍卧床的阮贞廉。

○2020年5月,阮贞廉家庭获瑶海区明光路街道“孝老爱亲”十佳家庭荣誉称号。图为童吉明在领奖现场。

28年前,74岁的阮贞廉不幸失去了儿子。

靠着儿媳童吉明及晚辈在身边的照顾,如今,再过不到1个月时间,阮贞廉就将跨越人生的102个年岁。

这百年的人生路,阮贞廉走得并不容易;童吉明20多年,特别是近两年的侍奉,同样不容易。

长子如父担重任

阮贞廉是老合肥人,“老家就在白水坝”。

小时候,阮贞廉靠“剽学”,有了一定的文化程度。抗战时期,阮贞廉有着“在白水坝水塘摸鱼时被日军盘查,用枪顶着头,差点没命”的经历。

因父母早逝,作为一家长子,阮贞廉很早就担负起了家庭的重任,不仅要养活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还要养育自己的一男两女3个孩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合肥市建筑工程局(合肥市建筑设备安装处、合肥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的前身)成立后,阮贞廉就通过招工参加了工作,成为一名电工。

1966年,阮贞廉的儿子在大兴集合肥肉联厂工作,和淝河镇的童吉明结了婚,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

晚年不幸失亲人

儿媳妇童吉明也是从艰难生活中走过来的,8岁就失去了母亲,“14岁就从淝河镇的张巷挑着70斤的萝卜,到大兴集去卖,有9里多路”。

和阮贞廉的儿子结婚后,童吉明育有两男两女4个孩子,生活也比较清贫,她在张巷当菜农,“孩子们都很懂事,冬天帮着我到地里兴菜,小手都冻烂了”。

1979年,阮贞廉从合肥市建筑设备安装处退休。恰逢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他凭着自己的电工手艺在外打工,“为家里添置了不少家具和日常用品”。

上世纪80年代,阮贞廉的老伴去世,1993年,阮贞廉74岁时,儿子也因病去世,他就搬到了淝河镇的张巷——儿媳妇童吉明的娘家。

他的生活就一直靠着儿媳妇童吉明及其子女照顾。

好在孙辈们都已长大,童吉明又添了不少帮手。

晚辈凭心尽情分

2018年,合肥淝河镇张巷村进入拆迁阶段,一直带着公公阮贞廉住在张巷的童吉明,打算回到位于瑶海区明光路街道全椒路社区所在的住房,这房子以前一直对外出租,补贴着阮贞廉的日常生活费用。

听到这一消息,童吉明的儿子把旧宅装潢一新,配了新的家具家电。

“那一年5月1日,我的孩子们带着99岁的爷爷沿巢湖到三河镇一日游。”童吉明回忆着,“2018年11月17日,我带着子孙们和老爷子搬离张巷旧宅前,留下了一张合影,就回到合肥,住进了崭新的住宅。”童吉明对孩子们尽的孝心默默赞许。

阮贞廉的两个女儿也每月向父亲送来了赡养费。

媳妇服侍不忘本

去年春节,从没生过病、一直拄着拐杖走路的阮贞廉感到小腿肚有些浮肿,被火速赶到的两个孙子送到医院……从医院回来,阮贞廉的腿肿消失了,但开始了另一种生活状态——卧床。

对于卧床老人怎么照顾,童吉明还是第一次碰到。由于经验不足,随着气温渐渐升高,导致卧床的阮贞廉患了褥疮——卧床老人的致命伤。

“我都要在恰当的时候给他清洗伤口、敷药。”经历了大半年的至暗时刻,如今,阮贞廉的褥疮已基本痊愈,童吉明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给阮贞廉翻身、擦身……到了周末,等儿子们回来,会为老爷子洗澡。

这是阮贞廉最舒服的时刻。

这也是童吉明最放松的时刻。

发声玩具替嗓音

“这么多年来,老爷子没有跌倒,是我们感到比较欣慰的。”童吉明每天中午12点和晚上6点,要给阮贞廉换两次尿垫,顺带翻一下身。

在阮贞廉卧床的床头柜上,有两个玩具,一个是玩具小喇叭,一个是会发夜光、手捏了会发声的玩具球,这是晚辈为他准备的呼唤工具。一旦有事,阮贞廉就会口吹小喇叭,或手捏玩具球,童吉明就会从隔壁房间赶到床前探望。

“有一次半夜,我隐约听到老爷子在说话,不敢怠慢,赶紧走到他房间,就听他说,‘呀!这毫些人,伢们都在我脚头间……’原来他是在说梦话!”童吉明略显疲惫,笑了。

能吃能喝能安寝

早晨,阮贞廉会向隔壁的童吉明呼唤:“可起来嘞?”这时,早已起床的童吉明会递上去一杯温水,然后为公公洗脸漱口。

除了起居洗涮,还要“一个星期剃一次胡须”,安排阮贞廉的饮食:

早上两个鸡蛋,是雷打不动了,避免“营养摄入不足,出现蛋白质合成减少”;外加四个汤圆,或一根油条,或四五个水饺。

午餐以素菜为主,饭很软,配上排骨汤或骨头汤。

“如果在两年前,孩子们周六回来,午饭时,老爷子还会和孙子们喝上一两左右的白酒。现在卧床,就不太方便了。”童吉明补充着。

晚饭,则是在稀饭里加上南瓜或山芋。

虽是卧床生活,但阮贞廉耳聪目明,晚饭之后,看起电视也是拣最喜欢的“动画片和战争片”看。

脾气平和为己任

说起阮贞廉的性格,晚辈们都认为,比较平和。

在张巷居住时,童吉明带着孩子们下田种菜,阮贞廉会在家里用电饭锅烧好饭,等着大家回家一道吃。

“后来年龄大了,我们也不让他干什么事,到了冬天,老爷子就会坐在屋外晒太阳。”童吉明回忆起公公为数不多中的一次“脾气”:“有一天,我早饭烧好了,突然老爷子要吃狮子头,想着要到很远的地方买,又已经准备好了早饭,就没答应,他就绷紧了脸,不太高兴。”

“在家里是老大,要照顾弟弟妹妹,又要他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辈子都要想着维持好家庭,不容易!偶然有些脾气,也正常啊!”这是晚辈们的理解。

孝老爱亲永长存

自2018年阮贞廉从淝河镇搬回市区,全椒路社区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关注老人的医保、居家养老券和百岁老人津贴等相关事宜。

去年5月,瑶海区明光路街道将“孝老爱亲”十佳家庭的荣誉称号颁发给了阮贞廉家庭,表彰童吉明为照顾老人辛勤服侍的善举。

去年10月22日,在重阳节来临前夕,辖区对接单位合肥供水集团水质检测中心党支部的领导和全椒路社区工作人员,来到阮贞廉家里,为老人颁发了瑶海区民政局监制的“百岁寿星”座匾,询问了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起居情况,并叮嘱家人要尽心照顾。

“吃喝拉撒都要管,母亲最辛苦!”这是童吉明的子女们发自内心的感慨。

李志玲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陶虎 文/图

新闻推荐

巢湖市多举措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

晨刊讯记者从市林业和园林建设服务中心了解到,2020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活立木蓄积量分别达到17.48%、23.45%...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