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将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 外环高速有望“十四五”末实现贯通 合肥港将发力集装箱江海河联运

合肥日报 2020-11-05 04:37 大字

本报讯外环高速列入合肥市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合芜杭二通道将开工建设……近日,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安徽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正式下达了“提升合肥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工作任务。记者从2020合肥-全国中心城市交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获悉,根据计划,合肥市将从“提升枢纽运输能级、优化枢纽智慧服务、加强站城融合联动、深化枢纽体制改革、发展枢纽经济”五方面,打造全域型交通枢纽城市。

合肥市交通强国试点工作路径确定

今年10月,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安徽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提出,要提升合肥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根据意见,合肥市交通强国试点工作路径确定:通过1~2年时间,建成一批交通重点支撑性项目;通过3~5年的时间,合肥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显著提升,枢纽经济、枢纽产业初步形成规模效应。

目前,合肥已与21个中心城市开通动车,“时钟型”高铁里程429公里,在全国位居前列;一级公路里程606公里,已实现市县通一级公路,合肥与周边都市圈城市间形成1主2备骨干公路网格局。

推动无人驾驶在枢纽场景示范与应用、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到“十四五”末,合肥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已建及在建规模分别达到1000、500公里,新增改建高速公路互通出入口11处,一级公路达1000公里、都市区快速路达500公里。

不仅如此,合肥市还深入推进兆西河通江一级航道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一网四射”的航道主通道格局,发挥合肥江淮港口综合枢纽的区位优势,将合肥港打造成为集装箱运输为主的江海河联运港口。“年内合肥港将开通两条公共直线班轮航线,搭建‘内河水上巴士’,畅通水运直达。”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

计划“十四五”末实现外环高速贯通

最受市民关注的是,外环高速公路列入合肥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合肥三环暂无规划后,外环高速成为重要交通补充。目前,合肥绕城高速(内环)已建成通车,里程约104公里。据介绍,S14沪陕复线(滁州界至吴山枢纽)和外绕城-东环部分招投标已经结束,预计明年开工。

记者了解到,外环高速各路段前期工作正在开展,北环-沪陕高速复线由合肥市政府会同滁州市政府、淮南市政府负责建设,2025年完工。西环-京台高速西绕线已纳入《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19-2035年)(征求意见稿)》,省交通运输厅已完成全省意见征集,待修改完善后报省政府审批。东环-明巢高速已开工建设,南环-沪蓉复线正在开展穿巢湖隧道方案研究论证。

根据计划,合肥市将在“十四五”末实现外环高速贯通。届时,S14沪陕复线(滁州界至吴山枢纽)、S16沪陕复线(吴山枢纽至淮南界)、S96合肥支线、S32宣商高速(芜湖界至六安界)、S11巢黄高速(夏阁西至芜湖界)、京台高速西绕线(淮南界至六安界)、S09沪蓉复线(夏阁南枢纽至丰乐枢纽)全部建成。

“水路空”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合肥市正稳步推进合肥-南京、合肥到杭州第二、第三通道建设。其中合肥-南京第二、第三通道已纳入国高网与沪蓉、沪陕复线并线建设。其中,宣商高速作为合肥到杭州第二通道,已列入省高速网,明确合肥、六安、芜湖将于2021年开工建设。合肥—杭州第三通道,已列入《安徽省高速公路网修编(2019-2035年)》,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合芜宣杭通道走廊通过能力,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进程。

不仅公路建设,合肥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展现新作为,还将积极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畅通沿江和省级高铁大通道,建成合安九铁路,加快建设合新高铁、巢马城际、沿江高铁武汉-合肥-南京段项目、谋划G60科创走廊合肥至芜湖高速磁悬浮轨道规划与建设。开展安康-襄阳-合肥-南京-南通-上海高铁通道规划研究。

此外,合肥还将加快新桥机场二期建设,加大与长三角国际化物流龙头企业的合作力度,加快建设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提升以新桥机场为中心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记者 苏晓琼)

新闻推荐

外环高速建设时间表确定 “十四五”末实现贯通,新桥机场二期计划明年初开建

本报讯近日,2020全国中心城市交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合肥召开。会上透露,交通运输部近日正式批复安徽省交通强国建设试...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