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渠涧水自流淌 庐州美景意趣浓
○古流涧杨钧摄
○百孔长渠李远波摄
○进沟水库的水口杨钧摄
○大河沟方华盛近摄
沟、渠、涧三字部首皆有“水”旁,故含义均与水有关。山野间,沟渠纵横、涧水成溪,自成一道独特的景致;听流水,观山涧,闻山气萌动,自有一番别致的意趣。庐州大地遍布很多这样的美景,不仅有着珍贵的历史、人文和传说,也是留住乡愁和记忆的地方。
进沟:大山簇拥的宁静之地
巢湖市散兵镇莲塘境内,隐藏在大山之间,有座水库叫进沟。大山之下,良田沃野,碧水之上,白云朵朵。水库对岸,山色斑斓。
进沟水库,是一处宁静之地,四周分布着大牛角山、马尾山、黄栗山。再近前有着一群小山,进沟山、艾家山、大窝狼、爬山等。环山之中,簇拥一处静静的进沟水。
因近于进沟山,山后之水多从进沟山汇集流入水库,所以进沟水库名称也由此而来。拦水筑坝的进沟水库,下游灌溉着莲塘的良田。水库修缮于1960年,水口聚水成池,分为大池小池,是水库所在沈家坟村曾经用水之处。参与建设水库的老人们回忆,当时正值饥荒,在非常年代能建起这样的水库,凸显了一种顽强精神。
进沟水库风光旖旎,旁边的葡萄岭更是景色宜人,尤其到了春天,站在山坡俯望,紫色玉兰与白色樱花相映成景。从樱花林间向水库望去,白色房屋,蓝色天空,绿色堤坝,如同美丽的画卷。被樱花簇拥下的葡萄岭,呼应着进沟水库的碧水蓝天。山与水,树与花,都一并描画着进沟独特的景致。
杨泗沟:血脉情书写的巢湖故事
巢湖南岸,G346国道顺着湖岸线向前延伸,在巢湖市槐林镇境内,有个地方叫杨泗沟。从高林山下,引渠流水入巢湖。下国道,顺着渠道来到巢湖岸边,杨泗沟便坐落于此。
杨泗沟并不大,村落四周为田野所围。远离公路的杨泗沟,除却湖水拍岸,显得格外宁静。
杨泗沟最早起源于一户杨姓人家落户。旧时,一户杨姓人家迁到此地,因这里邻近湖滩,人家较少,便织田渔猎,养护人家。随着时间推移,杨姓人家添有多子,一户人家渐渐扩展成一座小村落。随着附近胡、邓人口加入,杨泗沟渐渐壮大。多年后,杨姓人家又陆续走出了杨泗沟,开始向外谋求发展。杨姓人家在村中人口衰减,杨泗沟被胡、邓人家代替。
曲水环绕,是杨泗沟村落一大特征。上游高林山的水库,溪水流下,引入村里,在村中形成水廊,在村户门前院后流淌。已经没落的杨家老宅,灰砖墙上,留着最后的印记。走在村后巢湖岸边防波墙上,大湖水天相连。
一湖之水,养育着世代百姓人家,杨泗沟村像其他环湖村落一样,有着各自的曾经与将来。一部家族的历史,一脉血缘情,都书写着巢湖故事。
大河沟:沿山傍野的人间仙境
在巢湖市夏阁镇北元通村,有一条主要水源来自大洼山的溪流,被当地人称作大河沟。这条溪流汇聚山中的多条溪水,蜿蜒2公里,汇入下汤水库,是下汤水库的主要水源之一。
乡人虽然称呼它的名字很土气,但沿山傍野的大河沟风光却很迷人。它的水源主要来自巢北黄山山脉南沿的大洼山及周边冈岭。多条溪流不断聚集,在元通自然村边相汇南流。这里有舒缓的流淌,静谧无声;也有高低的跌宕,水声激越。溪水在乱石间川流不息,也在幽秘的草木间蜿蜒。溪流上建起各式各样的拦水坝,蓄水供农事和生活使用,也自成景观。拦水坝下形成的小瀑布别有风味。河道上建起许多石桥,古朴原始。乡人在桥边浣洗,山乡风情怡然。跌宕的水流下面,有冲击而成的池潭。溪边草木葳蕤,夹岸林木葱茏。
大河沟在山野间蜿蜒起伏留下一片人间仙境。缘溪行走,如入仙境,如梦如幻。
撵曹沟:曹操佛碑见证三国风云
庐江县万山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迹和传说。那里的长冲村有个自然村落,名为撵曹沟。这里有一块曹操佛碑。
石碑保存在撵曹沟村民胥世益家的院子里,长约1米,宽80厘米,重约110公斤,上面刻有大小6处佛像,上下四个角各有一个稍小点的佛像,石碑的上中部是尊大佛像,大佛像双手放在盘腿上,佛像身后和头后是个大圆圈,神态端庄安逸,右脸上侧是一尊小佛像,在大佛像的左右脸两侧各有一行摹刻,字迹隐约可见。
盘腿宝座两侧各有一个站佛像,石碑底侧两边各有个站立的佛像,隐约可见身上的衣物曾经上有色彩。
据当地村民世代相传,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乘胜追击,曹军败退到长冲村的撵曹沟时,这时身边只有百十来骑,于是他叫人把其中的一块石碑埋藏在撵曹沟的山上。曹操退至汤池大小马槽练兵后,当地人挖出这块石碑供奉在山顶上的一个小庙内。
这块石碑曾被撵曹沟村的队长用铁锤打成三段,并埋在该村民组的山上。后来,本村村民胥世益偷偷地将石碑挖出,埋在自家的院子里。
洗马沟:珍贵遗址讲述千年传奇
庐江盛桥镇,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清初即为庐江县九镇之一。明代之前,盛桥镇为巢县天宝乡。镇境人文荟萃古迹众多,龙山商周文化遗址、曹魏土城、金城寺、明代圣旨碑、清初进士孙维祺故里明堂村、福建巡抚吴赞诚墓、俗称“文章会”文人聚会的祠东宫、日军夏砾山据点碉堡遗址等,星罗棋布。那里,还有一个名为“洗马沟”的地方。
土城是三国时曹操与孙权在巢湖相持时所筑。康熙《巢县志·山川》云:“皂河,在马尾河内,相通可数十里,曹操所开掘。”“洗马沟,治东北七十里。水入排字湖。沟北有曹操屯兵寨基。去金城寺一里许。”那土城,便是曹操屯兵寨基。康熙《巢县志·摭遗补》“土城”云:“在金城寺地方,离寺可三里许。其城周围一里有余,乃三国时曹操所筑,屯兵以拒孙吴者。开挑皂河以为左拒,盖欲径通白湖以环其外也。今历二千余年,非有增加,而土基恒存,想见虎视东吴之概。”其中“今历二千余年”,显然有误。
盛桥镇有着独特的地貌结构,南有白湖,北有巢湖,中间陆地最窄处不到五公里。镇境内的三国遗址传说俯拾即是。曹操兵马南下,队伍前锋已到白湖边,其尾仍在巢湖南岸,后人将前锋名马头嘴,后尾叫马尾河,因要洗马,沟名唤作洗马沟,村亦名洗马沟村。本来曹操以为八十万大军所向披靡,哪知却在巢湖遇到孙吴顽强阻击,曹操只好在盛桥一带驻扎下来,与孙权对峙。为了与孙权打持久战,曹操下令,在盛桥金城村一带修筑土城,方园二三里许,以居高临下,演练兵马,城名曰“金城”,以取金城汤池牢不可破之意。并命兵士开凿皂河(今兆河),欲将白湖与巢湖沟通,以壕沟湖泊防御孙权部队的进攻。为了统一号令,搭建铜鼓台,上下以鼓声为号。相传某日一喜鹊衔枝从铜鼓台经过,一阵风将树枝吹落,正落在鼓面之上,士兵闻得鼓声,以为收工,未到开饭时间,只得等待,哪知,狂风暴雨将开挖的河床淹没,雨止,督工前去察看,半拉子河床全部还原了。曹操想,这是天意,此地不可久留,于是弃下开凿一半的河床,离土城而北返,最终导致“四越雄心阻,三分霸业休”。
九龙沟:代代相传的动人神话
肥西县有座独座山,还有条九龙沟,至今那一带还流传着二郎神除妖移山的神话传说。
独座山位于肥西县铭传乡聚星街南,是一座孤零零的山。在肥西民间流传着一副绝配对联:“周公独座大潜山,雷麻长镇将军岭”,由此可见,独座山在肥西山峦中的地位了。说到独座山,还有一段神话传说呢。
相传很久以前,合肥这一带原先只有淝水、巢湖而没有山岗,缺少灵气,因此一片荒芜。天上的太白金星连连启奏,玉皇大帝下达谕旨,派神仙二郎神把蓬莱仙境中的大、小蜀山移至合肥,并限令他必须三个时辰后返回天庭。二郎神不敢怠慢,挑起大蜀山、小蜀山,急急忙忙向前赶。关于二郎神担山,在肥西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大蜀山、小蜀山,二郎神仙一挑担。‘圆通山’上打个坐,歇个肩。咯吧一声响,地动山裂分两瓣。二郎神,急得慌,解下腰巾围住山。山腰凸起一道箍,得个美名‘箍箍山’。往前走,腰一闪,肩头扁担断。扁担戳个‘十八井’,井水清蓝蓝。一手捺个‘五爪塘’,水满好抗旱。”
二郎神完成任务后,急忙往回赶。来到聚星山乡的龙须沟,忽听得哭声一片。原来这里有个鬼头魔无底洞,鬼头魔将东海龙王的小白龙、小乌龙十个龙太子掠入洞中关了起来,不让他们呼风唤雨,致使当地常年无雨,渴死黎民百姓无数。二郎神不顾延误回程的时辰,也不顾招致杀身之祸,奋勇潜入无底洞中,经过一场生死恶战,终于救出十个龙太子,又一刀砍掉鬼头魔的头颅。鬼头魔的头颅滚出很远,慢慢长成了山,这就是传说中的鬼头山。然后,二郎神又从蓬莱仙境偷偷将一座活鲜山移来封住无底洞口,这就成了今天的独座山。龙子们被救出后,向南游去,距离防虎山不远,白龙变成了白龙汇,九条乌龙变成了九龙沟,肥西当地有民谣:“上有白龙汇,下有九龙沟,大干三载我都收。”如今,人们还代代传颂着二郎神除妖移山的动人故事。
百孔长渠:独特风景造就宝贵精神财富
大家都知道,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市)有一条红旗渠。这条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水利工程,彻底改善了当地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而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在巢湖市的苏湾镇境内,也有一条“红旗渠”式的灌溉渠,它是苏湾镇坊集徐岗排灌站的引水渠。这条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引水渠长约千米,饱经风雨,历经沧桑40年,至今依然恰似一条“长龙”横卧原野,巍然屹立,岿然不动,气度非凡。多年来,这条长约1公里的抗旱引水渠灌溉着坊集和连合两个行政村两万余亩良田,在抗旱保苗战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远远望去,引水渠的确如坊间传说的“像一条长龙”;再走近一点,发现引水渠又有点“长城”的感觉;抵达引水渠跟前,看见引水渠下面用石头垒起的巨型拱形大孔,突然有了“延安窑洞”的感觉。苏湾的这条灌溉渠,即便现在也依然可以使用,但它屹立在乡村大地上,或许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见证,让你感叹曾经的那个岁月里“人定胜天”的豪情。
这条鲜为人知的徐岗站引水渠是大集体时代“遗迹”。遇大旱之年,防汛抗旱指挥部会将长江水引进滁河,再将滁河水引入徐岗站,用水泵将水排入引水渠,然后分流到各村,灌溉大片良田。目前,这一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水利设施依然保存完好,可以想象在那样一个机械化落后的年代,人工建起这样一条高达几米、长约1 公里的高架渠,该付出怎样的艰辛?面对这巍巍屹立的水利设施,不免让人想起那样一个激情的年代,那样一个火热的建设场面。
随着水利环境的不断改善,除了大旱之年,这条引水渠基本停止使用,它的矗立更多是曾经岁月的见证和记忆,它在新的时光里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据了解,百孔长渠已纳入苏湾镇“乡村游”计划,将成为“乡村游”一景。它蕴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值得展示与传承。
古流涧:一处留住记忆的地方
巢湖北岸,有一处令人称奇的地方,名古流涧。这里邻近唐嘴,曾经是祠田所在。这里保留着旧时老屋,是一处留住记忆的地方。
古流涧位于巢湖市烔炀镇境内,邻近千年古村唐嘴。从唐嘴后村折向古流涧穿于田亩之间,是一条窄的乡道。站在村道上眺望古流涧位置,处于巢湖半岛腹地,东有柘皋河,西有烔炀河。巢湖半岛上两河流淌之间,丘陵和平原地带互为交织,古流涧坐落于平原之上。
古流涧四周自古为巢湖北岸粮仓所在,是鱼米之乡重要来源地之一。古流涧相对于北部邻近的村庄,比如小荚、大周、大吴、大金坡地势要低洼许多。北部上风的村庄雨水及丘陵地带水源,会向低洼处的古流涧一带流淌,在古流涧旁形成环村的水道,继而注入巢湖。自古因有环村水流,形成涧道,所以古流涧也以此得名。令人称奇的是,水流经过古流涧,只是填满村中沟洼,从不漫村。
据村中老人回忆,历史上1954年罕见洪水,让当时的巢湖猝不及防,淹没了很多地方。低洼的古流涧却安然无恙,洪水只在村外。因而有传说,古流涧为藏龙之地,庇佑一方。
(下转04版)
新闻推荐
10月14日,记者从合肥供电公司获悉,三季度合肥全社会用电量今年首次实现正增长。最新的电力大数据显示,工业和“新基建”...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