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部分乡镇安置点 临时“大家庭” 温暖又温馨

合肥日报 2020-07-29 04:17 大字

面对汛情,巢湖市启用38个防汛安置点,第一时间安全转移涉水村居群众,妥善安排老弱病残、无法投亲靠友的群众就近入住。

安置点条件怎么样?群众生活是否舒心?7月28日,记者走访了部分乡镇安置点。

饮食起居能保障

上午7点,记者来到烔炀镇中心小学安置点,早起的人们三三两两来到休闲区,边拉家常边等医务人员来测量体温。

记者看到,这里合理规划出休闲区、宿舍区、餐厅、洗浴房、卫生间和晾晒区,环境整洁有序。

在休闲区一角的流动图书借阅点,周升财老人和小学二年级学生唐文杰聚精会神地看书。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戴笑告诉记者:“这一老一小特别爱看书,尤其是小家伙就是个小书虫。”唐文杰说:“这里的图书特别好看,早起抓紧时间看一会,吃过早饭,老师就要来为我们辅导功课了。”

7点30分,早饭时间。鸡蛋、包子、馒头和稀饭,大家各取所需。刘宏萍快速吃完早饭准备离开,她说:“圩口还在继续加固,我得去帮忙。”工作人员介绍,住在这儿的群众,除了老幼病残,其他人还要去防汛一线参战。

记者采访了解到,安置群众中老年人居多,为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镇文化站定时为大家送庐剧、送电影、教学广场舞等。

该镇人大副主席杨承春介绍:“截至今天,这里共安置70户140人。我们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天候有效保障群众安全和基本生活。”

这个临时的“家”还牵动了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的心!记者采访过程中,有3个企业的工作人员赶到,捐赠了米、油、猪肉和矿泉水等。

身心健康有保障

在柘皋中学安置点宿舍区,记者看到,孩子们快乐地做游戏,村民们正聊天、散步、下棋。

“别担心我跟你爸,在这儿非常好,政府想得周到,吃住用都不用操心。”双泉村村民孙玉芳向人在外地的女儿报平安。她告诉记者,洪水还没进村,村干部就开始挨家通知,帮助大家安全转移。“当时走得急,家里的粮食和菜籽都没来得及搬运,我打电话给村干部,他们都帮忙解决妥当了。” 孙玉芳说。75岁的王光芝指着刚送来的生活用品告诉记者:“这里样样齐全,连牙膏、花露水这些小物件都备齐了。”

宿舍楼下就是医务室,医生正为村民量血压、涂抹祛蚊药水。丁乃杨来到医务室,请求医生帮助配备药品。他曾经做过心脏架桥手术,是医生特别照顾的对象。“多亏了医生的帮助,我们很安心。”丁乃杨的爱人告诉记者。柘皋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许平告诉记者:“我们安排4位医生值守,24小时提供服务。”据悉,医生还负责对安置点环境每天消毒两次,对群众开展健康教育,监测饮用水安全。

10点半,食堂开始飘出饭菜香味,大厨正烹饪冬瓜烧肉、豆角烧肉等菜品。一旁的镇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吴齐青全程监督。他告诉记者:“每天都要对饭菜制作过程进行监管,同时建立台账,对食品留样,保障食品安全。”

目前该安置点已安置群众218人,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的5岁,每4人住一间房,生活用品配备齐全。柘皋镇民政办主任李怡洵介绍:“为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我们准备了象棋、扑克牌,放映露天电影,志愿者为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免费理发,辅导中小学生课业。”

截至7月27日,巢湖市共设立安置点38个,安置转移群众2489人。为搭建党群“连心桥”,该市第一时间在安置点建立临时党支部,亮出党旗,张贴标识,党员佩戴党徽上岗,亮明身份。各安置点设置党员值班岗、党员后勤岗、党员治安岗、党员卫生岗。党员在各安置点为群众提供蚊帐、被褥、毛巾等生活必需品,及时了解群众生活所需,听取意见诉求,全力解决。·本报记者 方娟·

新闻推荐

死守汛期高速“大动脉” 芜合高速累计保障4000余台抗洪抢险车辆顺利通行

抢险人员正在消除安全隐患。本报讯连日来,巢湖水位持续上涨。在持续强降雨、河湖高水位、地方运输通道遭受水毁中...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