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六员”携手战毒魔

安徽商报 2020-03-12 02:08 大字

巢湖市烔炀镇自发布新时代文明实践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之后,近1600余名志愿者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他们有大学生、党员、群众、贫困户……他们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共同持续发力,为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调查员”吹响“集结号”

为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从1月23日起,每天安排镇村干部、村医组成志愿摸排组开展入户摸排。截至3月2日,烔炀镇上报市防控指挥部涉鄂涉汉人员119人,其中武汉流入本地103人,涉鄂非武汉流入本地16人,根据巢湖市第13号公告的最新政策口径,摸排登记市外返回人员313人。每到一户,摸排组志愿者都详细询问了解住户情况和市外返乡人员的家庭成员、返乡前居住地址、返乡交通工具、具体路线、车票信息,是否经过疫区等情况,并一一做好登记。

“宣传员”发出“好声音”

志愿者走街串巷,劝导提醒群众戴好口罩、勤洗手、不窜门、不聚集,再三叮嘱,一旦出现咳嗽发烧等情况,一定要立即就诊并及时上报。志愿者走村入户,向居民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向他们讲解预防疫情相关知识,为未佩戴口罩的群众免费赠送口罩,并现场教授正确佩戴方法。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线上媒介持续发声,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及时转发有关疫情防控权威信息,引导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守门员”坚持“管得宽”

为进一步把好关口,烔炀镇将疫情防控阵地前移到镇村的每一个入口处,在全镇230个自然村村口和镇区主干道道口设置疫情防控244个卡点。每天由镇村干部、党员以及志愿者组成的值守队伍,在卡点实行轮流24小时值班,硬核守住卡口,进出自然村、小区一律凭出入证或单位证明,劝返一切外来的车辆和人员,所有进出人员要求佩戴口罩,并做体温检测,筑牢守护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成为这些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播音员”按下“指令键”

“广大村民朋友们,大家好,疫情依然严重……”凤凰村志愿者叶丽丽正在话筒前播报疫情防控信息,清脆播音在自然村的每个角落响起,实现了疫情防控宣传全覆盖。一次次“喊话”、一次次“劝告”、一条条信息、一篇篇心理疏导文章让应急广播成为了疫情防控的“声”力军。将传统的“大喇叭”再“请”回来,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员聚集,打通了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让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疫情防控的科学知识响彻田间地头和村庄农户。

“代购员”打出“爱心牌”

为更好地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有效减少人员聚集,烔炀镇在做好疫情防控值守的同时,想到了“代购”服务这个办法,义务为群众提供代办跑腿服务,当好“后勤服务兵”。17个村(社区)都组建了一支以村党员干部、志愿者为主要成员的“民事代办”队伍,每天义务为群众代购生活用品、瓜果蔬菜、其他事务等,这已成为该镇疫情防控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群众点单、志愿者跑腿”的暖心服务模式,有效地减少了人员流动和接触,保障了群众居家生活,还进一步拉近了干群关系。

“图书员”使出“杀手锏”

病毒必须隔离,人心不能疏离。在疫情防控这段特殊时间里,不仅关注村民的生活需要,同时也要关注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丰富村民疫情防控期间的文化生活,组织开展了“借书于民,共战疫情”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既能有效缓解村民串门、聚会、打牌等现象,也为呆在家里的村民、学生提供学习便利,力争从丰富精神文化层面助力打赢防控疫情这场人民战争。志愿者从农家书屋精心挑选了文学类、生活类、科技类、少儿类等图书共计300册,其中文学类60册,生活类80册,科技类80册,少儿类80册,统一发放到各自然村卡口处,村长做好保管,鼓励村民及值守人员借阅,待疫情结束时全部收回。 何小娟

新闻推荐

杰与祥水产养殖

图⑤:养殖基地连片的养殖基地一眼望不到头,平静的水面下不时传来流水声,几名工人正在远处忙碌,这是记者日前在巢湖...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