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做供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 坚守抗旱一线守住庐江的“大水缸”
黝黑的脸庞,粗糙的双手,布满血丝的双眼,沙哑的嗓子,沾满泥浆的工作服……今年55岁的庐江县防汛抗旱服务队队长曾勋武已经在抗旱一线忙碌了一个多月。吃住在临时泵站的废弃仓库里,24小时紧盯输水线路,他像一颗螺丝钉一样铆在工作岗位上,护送着汩汩清水到千家万户。
持续奋战 卸完应急泵站设备
庐江县防汛抗旱服务队成立于1990年,目前有13名工作人员,承担着全县防汛抗旱应急工作。曾勋武1987年到单位工作,一干就是33年。
今年,果园山水库水位降到历史最低。这是一座小(一)型水库,每遇到干旱,就通过舒庐干渠从舒城县龙河口水库补水进来。然而,三季持续干旱无雨水源非常紧张。面对每天8万多方的用水量,庐江启动了六级提水抗旱预案,从巢湖引水全力保证庐江“大水缸”安全。“罗埠一、二、三级泵站属于提水泵站,而秦楼和张楼属于放水闸,只能安装临时泵站将水反抽上去,然后再通过果园山水库泵站将水抽入。这两个地方是咽喉要道,是巢湖水逆流的关键节点。”
“战场”就在这个咽喉要道摆开
11月4日晚6点,县里从合肥调来的9台水泵运达,曾勋武带领全体队员在现场卸车。由于地形复杂,大型机械不能作业,只能靠人抬肩扛。“自己的事自己干,一不等,二不靠,全部上阵。”夜深风冷,曾勋武一不小心就滑倒在地,全身都是泥浆。队员们劝曾勋武到工棚里休息一下,可他却说:“我是队长,我不上谁上,我不带头谁带头。”说罢,他拿起扁担又冲了上去,一直干到次日凌晨两点,才将所有设备卸完,运到安装点。
苦干十天 安装2个临时泵站
第二天一早,曾勋武把铺盖卷背到工地上来了。队员们也都像队长一样背来了衣被行囊,挤在四面透风、屋顶漏雨的废旧仓库里,吃住都在土地上,24小时不间断施工。
一台水泵有钢管50多米,一节管子有500多斤,队员们全凭人抬肩担,一步一步地在45度的斜坡上作业,接管道、上螺丝、装电机,一天干下来,筷子都握不住,可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防汛抗旱服务队在短时间内安装了9台水泵、600多米管道,拧紧了2000多个螺丝。
水泵和管道安装完成后,曾勋武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提水后,机器的振动,加上管道里水的重量,管道一旦失去支撑就会断裂。果然,正式开机时电机不动了。为此,曾勋武连夜排查,一根根线路查,一个个电器看,终于查到了原因,一个继电器开关坏了,及时更换后所有机器便正常运行。
逆行42米高程,巢湖水进入庐江的“大水缸”。
经过10多天的苦战,终于提前一天完成了任务。在水泵合闸出水的那一刻,曾勋武和队员们望着奔流不息的清水松了口气。
一日不歇 为群众守住供水线
临时泵站通水后,队员们需要24小时值班,人手不够,曾勋武主动顶上去,自从来到一线后,他从来没有休息过一天,水草堵住了渠道,他下去清理;管道漏水了,他立即拉来电焊机,上去焊接。嗓子喊哑了,脸晒脱皮了,手划破了,他从不吱声。
“曾队长一直奋战在一线,和我们同吃同住。他的心中只有水,看不到水就急,水提上来了,他就高兴。”队员魏生感慨地说,“在2015年夏天的抗旱、2016年7月的大水排涝等关键时刻,他都身先士卒,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为集体赢得了荣誉。”
直到最近,供水平稳了,曾勋武才回了趟家。他胡子拉碴,老伴一眼没有认出他,埋怨他太玩命。“大水缸水满了,人心就定了。”曾勋武笑着对老伴说,“我是党员,又是队长,为老百姓送水是我的责任。”在家里洗了一个澡,换了身衣服,曾勋武又来到了泵站上,“我的岗位就在这里,机器一日不停,我一日不撤。”
机器轰鸣,清水哗哗。今天,曾勋武带领他的队员又冒着刺骨的寒风出发了,巡视在渠道上,为庐江百姓守护着供水线。
钱良好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乐天茵子
新闻推荐
星报讯上周末,由省球类运动管理中心、省足球运动协会、合肥市体育局、合肥市教育局、安徽省星报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