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助力全面提升蜀山教育品质 蜀山区“教师队伍建设梯队化培养”理念,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展

江淮晨报 2019-11-29 07:11 大字

杨韧名班主任工作室召开研讨会。

郑清芬老师给学生系红领巾。

合肥市蜀山区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集体学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教师的专业成长,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职业理想,更多的要用机制推动,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展。近年来,蜀山区教育体育局树立了“教师队伍建设梯队化培养”的理念,为各类教育人才搭建成长“立交桥”,加强人才培养,通过立体化、多层次的培养培训体系,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量身定制发展规划,帮助他们拔节抽穗、不断成长,帮助他们不断做最好的自己,为全面提升蜀山教育品质作出了积极贡献。

搭建学习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提升教育品质,最根本的是建立教师终身学习、全员发展的长效机制。”蜀山区教体局局长王雪梅表示,“教师的专业成长,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职业理想,更多的要用机制推动,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展。”

为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促使教育工作者专业素质能力的提升,蜀山区教育系统形成了共识,“立交桥”的基础是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量身定制发展规划,通过立体化、多层次的培养培训体系,帮助他们不断做最好的自己。

“区里搭建学习平台,每获评一次骨干教师等荣誉,都会有一次集中培训,带领我们进高校,去发达城市,感受研究氛围,学习发达城市先进教育理念。”合肥市第五十中学天鹅湖教育集团(天鹅湖校区)语文教师郑清芬9月份被评为合肥市第四批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荣获“安徽省优秀教师”称号,所带班级也经常荣获合肥市“先进班集体”称号。

“我们推进集团化办学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好老师要有过硬的本领。”合肥市五十中学天鹅湖教育集团校长江涛介绍,为此,学校采取了多种途径来促使学校教师成长:一是青蓝工程,让老教师与新入职的教师,结成师徒关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通过入职培训,上亮相课等一系列措施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通过同课异构,一师一优课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二是搞好特色教育。该校开设了致真工作室,通过微讲座、微论坛等来分享先进经验,三分钟分享汇报,将教研活动常态化,课堂、研课、课题、课程等多方面发力,让教师提升教学教研水平。

“成立四大工作室,大爱班主任工作室、琢玉命题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引领教师发展。中层干部也是从这些工作室中选拔,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江涛表示,学校积极创设机会,让教师到北上广学习。该校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包括引进外教教师,让老师有机会进行国际化交流。

“做教育一定要有情怀,懂教育,干教育。”江涛说,作为校长,他始终坚信,教育是发光发热的事情,是照亮未来,在大爱文化的引领下,他将带领团队奋勇前行。

名师引领造就更多幸福班主任

目前,蜀山区已初步形成遴选与培养、管理与使用一体化的骨干教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杨韧便是蜀山区搭建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典型代表,也是蜀山区实施名师引领、强化人才使用管理战略的范本。

作为合肥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杨韧说,她一边是班主任,连接着学生和家长,教育学生成才;一边是“大班主任”,带领22名“老中青”三代教师快速成长。

“我的软肋就是学生,当语文老师、带班主任,做着最普通的事情。”两年前,杨韧挂职西园新村小学南校教育集团嘉和苑校区,担任副校长以来,愈发忙碌。

“不会读书、无法静心。”每天早晨7点10分前必到学校的杨韧,手机都会异常忙碌,陈晗婧、李瑞峰……班上42名学生,每天早晨都会发送读书语音给她,她也会一一细心点评。“早晨是最好的读书时光”、“你这次有进步,读得抑扬顿挫”。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学生搞好了,班级也就建设好了,班级好了,学校不会差。”

在班级管理中,杨韧坚持着“班级家”的理念。在她看来,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或家长,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大家都要真情投入,努力付出,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

杨韧是学生、家长眼中的“幸福老班”,从班级常规管理开始引导,为学校培养德育后备人才。在学校里,她亲自组建家长学校讲师团,并与周边社区、单位建立了安徽省首个“未成年人联盟”,开展系列联动促教活动,在市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杨韧自己也在为其他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口搭桥。作为合肥市杨韧名班主任工作室首席名班主任,杨韧更热心培育新人,探索并建立名班主任培养机制,勉励青年教师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让年轻班主任找到自己的价值,获得成就感。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来自合肥市各个区乃至巢湖市、肥西县,积极发挥对全市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引领助推作用,促使一批青年班主任和骨干班主任快速成长。

“付出都是有回报的。最令我感动的是今年7月22日,我和老公带的第一届学生,在黄山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杨韧用自己的专业、爱心和细心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并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前不久,杨韧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只要教师有意愿去做,政策都会倾斜。蜀山区重视教师专业化和个体的发展,打造颇具特色的教师个人成长路径。除了搭建平台外,还会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杨韧回首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表示,这离不开区委、区政府以及蜀山区教体局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体系化培养模式力促教师快速成长

不仅仅是名师、名校长,蜀山区量身定制,建立了一套立体化、多层次,能促进全员发展的培养培训体系。如同“立交桥”多个匝道,引领教师根据自身特色走不同道路。

首先,每年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国培、省培、市培计划;其次,组织安排好当年度各项常规培训,如教师岗位培训、教师专题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等;再次,围绕蜀山区实施“一、十、百、千”本土教育家培养工程的目标,立体推进区级师干训工作,针对幼儿师资、新进教师、成长期教师、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家教人员、学校管理者的不同需求创新开展了多层次的特色培训,每年培训教师达一万多人次。

通过各类培训,蜀山区及时为全区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充电”,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蜀山区支持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内因和外因,为师者,要怀揣一颗爱心,去理解学生,要有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情怀,这是我成长的基石。但是另外一方面,提携和引领很重要,在自己摸索的过程中,遇见伯乐,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郑清芬曾在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54中执教,让她感慨的是,蜀山区教体局教研室一位学科负责人,每周去听一次课,帮她提高改进。并且不断带来教育前沿信息,让教师思考教学中的问题,带动教师成长。

蜀山区还按照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统筹兼顾的原则,合理配置学校教师资源,目前,蜀山区已经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农村教师和薄弱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下一步,蜀山区将制定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大力引进高层次、紧缺专业学科人才,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并将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务实为本、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地推行教育人才培养,努力建设一支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为蜀山区教育事业的高品质、可持续发展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蔡竹平 於新东 殷朝晖 余佼佼 陈旺胜

新闻推荐

冬修水利正当时

近日,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施工人员在扩挖当家塘。针对今年大旱中暴露的薄弱环节,巢湖市及早谋划,掀起水利建设热潮。本报通讯...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