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水质改善明显 获生态补偿“大红包” 省生态环境厅通报今年以来水污染防治及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情况

合肥晚报 2019-11-29 01:04 大字

今年1-10月,安徽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和劣Ⅴ类断面比例均好于年度考核目标;合肥等三市因地表水水质改善明显,获得的生态补偿金位居全省前三。

11月28日下午,安徽省生态环境厅通报了今年以来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和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有关情况。

部分水质提升目标提前完成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贺泽群在会上透露,2019年1-10月,全省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75.2%,好于年度考核目标3.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0%,好于2019年考核目标0.9个百分点。全省地级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4.9%,他相信,未来这一比例可以达到100%。

目前,安徽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确定的25个不达标水体,已有17个实现达标;全省设区市建成区231条黑臭水体已完成治理189条,消除比例为81.8%,11个市已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完成长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无人机航测解译,对4281个疑似入河排污口进行现场核查,初步确认入河排污口2574个;全省130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已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省已有1580家重点污染源实现自动监控设备安装、联网和监管“三个全覆盖”,预计到年底还将有500家左右企业安装联网。

南淝河水质逐步向好

记者从会上得知,目前巢湖流域水质得到显著改善。十五里河已消除劣Ⅴ类,水质改善至Ⅲ类。南淝河水质正逐步向好,今年9月和10月施口断面氨氮浓度连续降至考核目标4mg/L以下,为多年来首次。

2019年1-10月,巢湖全湖总氮、总磷和氨氮浓度分别较2015年同期下降22.2%、15.2%和48.2%。

截至10月底,巢湖累计出现水华次数为77次,其中17次为局部性水华,其他均为零星性水华。

与上年同期相比,巢湖出现水华次数少1次(局部性水华次数持平),累计面积、平均面积和最大面积均小于上年同期。

合肥获生态补偿“大红包”

“完善全省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以经济手段为杠杆,推动地表水水质的不断改善。” 贺泽群在会上表示。今年1~9月,全省共产生污染赔付金5950万元,生态补偿金2.03亿元。其中合肥、六安、亳州三市因地表水水质改善明显,获得的生态补偿金位居全省前三。淮南、蚌埠因水质下降而支付污染赔付金。

除了省内各市之间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目前省生态环境厅正推动建立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和联防联控。安徽省与江苏省2019年正式在长江流域滁河陈浅断面实施跨省横向补偿机制,现正积极与江苏省在淮河流域重点区域(洪泽湖)建立跨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大气污染治理不搞“一刀切”

安徽省今年夏秋季气温高降水少,淮河及以南地区遭遇了40年一遇的伏秋旱。不利天气加大了安徽省空气质量改善的难度,有数据显示今年安徽省空气环境质量改善速度有所减缓。

“三分靠天,七分靠人。天气不帮忙,只能靠人来努力。”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顾群在会上表示,去年12月安徽省雨雪较多,空气质量好,但是今年安徽省空气质量不容乐观。

记者从发布会上得知,全省生态环境部门在进行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时,坚决反对“一刀切”,坚持的一大原则是依法惩处超标企业、保护守法企业。对超标排污的企业依法处罚直至关停,鼓励企业实施超低排放并给予政策支持。

此外,安徽省按照城市地域特征和产业布局特点,16市分别编制了“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任务清单”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

“减排清单”指导工业企业制定“一厂一策”的减排方案,坚决避免全面停产等“一刀切”行为。特别是对钢铁、有色、化工、焦化、铸造、建材等15个行业进行绩效分级,将企业评定为ABC三个等级,采取差异化的应急减排措施,A级企业在重污染期间可不采取减排措施,B级企业适当少采取减排措施。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赵佩娟

新闻推荐

初雪来了,合肥开启入冬模式 安徽省适时进行人工增雨缓解旱情

○机场航班起降未受影响11月25日,合肥市降下今冬第一场雪。当天早晨的“朋友圈”也异常热闹,不少人纷纷晒出“初雪...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