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精细 ■ 陶余来

安徽日报 2019-11-22 06:55 大字

初秋时节,在合肥大圩路边买葡萄时,无意间的一瞥让人感到震撼——一座才收获完毕的大棚内,瓦灰色一垄垄一尺来宽的土地,垄间没有一棵杂草,整齐地南北向排列,像摄影作品中夜间集中停靠的动车组阵列。眼前的这块土地,被打理得如此精细,让人想起梳子后面还有篦子,犁地后面还有耙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耕而耘之耕耘不辍。甚至,让人联想到那背后劳作的农人,其手中的铁锹应该也是锃明瓦亮的吧?

合肥周边许多地方的农田,一亩地流转出去,一年只有大约500块的收益。而在大圩,一亩地1500元还难得租到。大圩的土地,在农人手中,向来如“毛料大做”,连一块碎布头也舍不得浪费。

“鲜来鲜得”葡萄大厅内,甫一抬头,跃入眼帘的是屋顶垂下的一串串葡萄,给人“未敢翻身已碰头”之感。葡萄晶莹透亮、粒粒饱满,许多游客还以为那是塑料装饰,忍不住摘下一颗放进嘴里,这才恍然大悟。葡萄园内设施完善,地面整齐铺设地砖,一排排卡座供游客休憩,农家大灶现场提供简餐,水冷空调让人如沐春风,更有“葡萄仙子”现场演奏,让人“如听仙乐耳暂明”。几年前,葡萄园还早早用上了物联网管理技术,完善的冷链运输技术保障其鲜果能远抵西藏。

在李孝菊“百果园”生态农庄巨大的钢架大棚里,花草芬芳,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数十张餐桌。2016年6月,大圩镇工会组织二十多家种养龙头企业集体赴浙江考察学习,李孝菊回到家里,便与丈夫一道设计了如今的生态餐饮大厅,决心创立合肥的生态婚宴模式。环顾“百果园”大厅墙壁,一幅幅画作高悬,右下角的小纸牌,写着画家的介绍和画作的价格。画家免了租场地售画,李孝菊则省了买画装饰大厅的钱。如此复合型从土地中获利,不也是对土地利用的又一种精细?

“百年藤”葡萄园里,种着一棵从皖北萧县移植的古葡萄树。这是一棵清朝流传下来的葡萄树,当年淮海战役的炮火曾毁其一侧枝条,幸存下来的另一侧枝条至今还挂果不辍。这只是“百年藤”葡萄园里最具代表性的一株,园中还有一片古葡萄林,古老的枝干龙蟠虬结,堪称“安徽葡萄博物馆”。在这里,还精心繁育着纯种优质葡萄苗,从科学的维度,塑造了大圩土地的别样精细。育苗大棚如“天罗地网”,精心保护着最优质的葡萄苗,甚至连只蚊子都飞不进去——因为葡萄苗最怕蜜蜂蚊蝇进入大棚导致花粉杂交。如今,这里的“东南山”牌葡萄苗每年一度的交易会,吸引着几百位天南地北的客商来大圩订货。

大圩葡萄酒公司内,一座座不锈钢发酵桶巍然矗立,给人排山倒海一般的震撼视觉。这里不仅能“消化”大圩葡萄,还大量采购山东、河南甚至新疆等地的葡萄酿酒。在公司的研发室里,一只只刻度精细的量杯摆放整齐,那是对大圩土地的又一种精细表达。

合肥乡下过去一直有冬日“浪田”的习惯,冬天不种油菜小麦,放水入地闲置一冬,以涵养地力。大圩这块土地,千百年前还是巢湖湖底,那是巢湖“浪”了多少年的良田啊!“大圩熟,合肥足”,素有“合肥粮仓”之称的大圩土地,这些年来不断转型升级,创立“大圩菜花节”,又连续17届举办“大圩葡萄节”……精细管理使经济产出密度节节攀升,也让当地农民早早过上了富足日子。

新闻推荐

“实践站”里歌飞扬

最近一段时间,在巢湖市凤凰山街道黎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天早上和晚上歌声飞扬,原来是实践站组织巾帼志愿者学唱革命歌...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