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合肥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策略
当前,合肥正在全力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在这一伟大发展进程中,如何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合肥文化遗产,以及如何提取文化遗产中的优秀成分并转化为经济开发的感性显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合肥文化遗产典型特征
一是数量众多。合肥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个,省级3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项,省级28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6人,省级8人,还有众多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非遗项目以及正在梳理的待申遗项目,数量众多。
二是类型多样。基本涵盖了国家文化遗产名录的所有大类,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石刻及塑像、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传统戏剧、民间音乐、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舞蹈、民间文学、民俗等,文化价值高,开发潜力大。
三是历史悠久。基本体现了合肥地区发展的不同阶段。例如,现有的军事文化遗产反映了吴楚争霸、楚汉相争、曹魏与东吴交锋、宋金对抗、朱元璋统一南方、淮军与太平军交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完整的历史时期文化。还有许多著名人物驻足合肥,留下了诸多历史遗迹、传世墨宝和千古绝唱,极大提升了历史文化资源品位。
四是相对集中。基本上形成了巢湖古文化、古庐州三国文化、包公清廉文化、淮军文化、红色爱国主义文化等相对集中的文化现象。
五是凝聚了水文化特色。大到城乡规划和村落设计都重视依水而建,注重水体走向。合肥起源本就与水密不可分,挖掘水文化遗产内涵有重要的寻根意义。
六是可视化有形资源少。大量极具价值的遗存因历史悠久与自然原因,或为残垣断壁、零砖碎瓦,或仅存史料中。部分文化遗产因保护不力,被当作无价值的东西损毁,现代建筑中地方历史文化元素缺乏,再加上仅有的部分可视景点小而散,形成了视觉传达上的无特色。
创新保护利用策略
一是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合力机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系统工程,管理、人才、资金、宣传、制度需多元合力,促保共利。管理上高度重视,政府、遗产保护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应联合管理,各司其职;人才上,培养继承人,引导爱好者,鼓励志愿者,给予必要的培训、资金、政策扶持,鼓励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人员忠于职守,安心研发,发扬工匠精神;资金上,文化遗产所在地要在修缮、资料整理、学术研讨、文学与影视作品宣传、民俗节目编排、人才培养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宣传上,融文化遗产保护进入合肥乃至安徽国民素质教育和主流价值观场域,必要时采取“霸屏式”宣传,提升文化影响力;制度系统化方面,借鉴南京、上海、杭州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结合合肥实际情况,形成以国家法律为指导,地方法律相配合的系统化机制。
二是加强理论挖掘和可视化分享。首先,加强理论研究,分析文化遗产资源特点和地理分布,编制遗产名录,建设数据化信息库和规范化档案。其次,与城市规划部门、文物管理部门、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实地调查相结合,搜集动态化资料,形成数字化、动态化的文化遗产资源库,未列入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强化搜集整理,争取申遗。再次,借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媒介完成文化遗产的可视化,在官网、博物馆、遗产所在地、城市阅读空间中分类检索、阅读视听、转载分享。数据化信息的可视化分享有利于发挥遗产资源的社会效益,践行文化传承。
三是推动遗产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坚持“科技+”路径。立足“创新高地”战略优势,推动科技与文化遗产资源结合,打造高科技的、传播性强的文创产品;深挖“大湖名城”文化内涵,重点打造一两个国家级精品文创项目,建议推进庐剧、巢湖民歌、包公故事向文化资本的深度转型。坚持“旅游+”路径。针对旅游纪念品市场稀缺现状,加强与文化遗产核心元素的结合,设计有特点的纪念品,注入多元资本,盘活市场;精细化打造研学旅游,通过具有交互功能的展示手段,使学生容易感受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文化遗产文化街区式、博物馆式、节会式、主题公园式的开发路径,发挥文化遗产的公益价值。
文化遗产是民族共有的公共文化资源。合肥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体现了共享共治的现代治理观。只有依靠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创新思路,方能激活文化遗产的时代“芯”,为城市建设寻找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
(作者单位:巢湖学院。本文系合肥市2019年度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创新合肥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策略研究”(HFSKYY201909)研究成果)
新闻推荐
巢湖市苏湾镇依托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技术支撑,创建医养联合结合体,打造健康“一对一”项目,为养老服务中心老人送去健康和温...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