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在崎岖山路上的健康使者 ——记散兵镇乡村医生郑宏雷

巢湖晨刊 2019-09-22 15:27 大字

陈露

白衣风采

“一定要记得按时吃药,有什么情况随时给我打电话。”笔者见到郑宏雷时,他正在给后洞自然村贫困户董维雨的儿子董奇武检查身体。董奇武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年吃药,郑宏雷经常上门给他体检。“多亏了郑医生,这些年我儿子的状况越来越稳定,现在也能帮我干点活了。”董维雨感激地说道。

后洞村的“小医生”

说起郑宏雷,后洞村的老百姓都交口称赞。郑宏雷1999年从学校毕业后就在佛岭村卫生室工作。直到2009年,由于后洞村位于山区,条件艰苦,大家都不愿意去,组织上找到郑宏雷,希望他挑起这个重担。郑宏雷没有犹豫和推辞,毅然接下来这个重任,这一干就是十年。才到村子时,因为他年轻,村里老百姓都亲切地叫他“小医生”。“我年轻,也会骑车,我觉得不管到哪儿都是看病救人。这么多年了,我也从来没有后悔过我当初的这个决定。”提起当时的情形,郑宏雷微笑着说。

后洞村位于银屏山区,从郑宏雷的家到后洞村卫生室这段将近9公里的道路,有一大半都是蜿蜒崎岖的山路。郑宏雷每天骑着摩托车往返18公里上下班,风雨无阻,遇到雨雪天气路面打滑,他就换骑自行车,“自行车比较轻,好推,遇到容易打滑的地段,我就推着车走。”

贫困户的贴心人

自2017年开始,巢湖市开展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郑宏雷一个人便承担起了后洞村41户贫困户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了然于胸,除了每年的定期检查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生过大病的贫困户,都是他关注的重点,隔一阵就要上门看一下。穿上白大褂,背上小药箱,骑上摩托车,他每天不是在入户随访的路上,就是在贫困户的家中,忙碌是他的日常缩影。

有时候遇到紧急情况,只要一个电话,无论多晚,郑宏雷都是随叫随到。后洞大董村贫困户董先和与妻子任金枝都80多岁了。任金枝患有脑梗塞,今年年初的一个夜晚,任金枝突然出现头晕、胸痛等症状。儿女都不在身边,董先和一时手足无措,赶紧打电话给郑宏雷。接到电话后,郑宏雷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诊断任金枝情况危急,帮忙联系迅速转移到合肥市八院。

家里面的顶梁柱

在守护后洞村41户贫困户健康的同时,很多人并不知道郑宏雷家里还有一个年幼的女儿也需要他来守护。今年13岁的郑雅,4岁时母亲就改嫁了。2017年奶奶去世后,家里就剩父女俩相依为命。2016年4月,郑雅被诊断为自体免疫性脑炎,身为医生的郑宏雷也束手无策。他带着女儿辗转多地求医,后来虽然病情相对稳定,却还要靠吃药维持。为了节省医药费,郑宏雷就自己动手做中药,直到今年4月份,郑雅身体恢复较好,才停止了服用中药。

平时郑宏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好父女俩的早饭后,把女儿送去上学,他再去上班。暑假期间,由于中午无法回家,他就给女儿买好水饺,让女儿自己煮水饺吃。“我知道爸爸不仅要照顾我,还有很多人需要他的照顾。我13岁了,可以照顾好自己,会按时吃药,不会让爸爸担心。”懂事的孩子说的话让人心疼。“这个暑假,女儿的病情都很稳定,我也能放心工作了。”郑宏雷欣慰地说道。

医者父母心。十年来,郑宏雷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行医理念,默默守护后洞村贫困群众的身体健康,在平凡中彰显伟大,在点滴中凸显真情。

新闻推荐

90岁老太无人赡养状告3儿女

朱朝阳汤梅玲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应尽的义务。然而,烔炀镇的王老太到了晚年却无人赡养,她只...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