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投入增速远远“跑赢”经济增速 合肥紧扣民生兜底保障,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
兜底保障提标扩面,民生投入增速远远“跑赢”经济增速······9月18日,记者从合肥市新闻办召开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投入民生事业发展支出超过3500亿元,年均增幅12.15%,公共财政支出超80%用于民生。截至2019年8月底,全市月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8.54万人,约占户籍人口的2.5%,其中农村低保覆盖面为4.06%。今年,合肥市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着力保障基本民生。
建立精准核对机制
低保制度在合肥市建立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的托底性制度安排,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是社会运行的“稳定器”,也是困难群众同步实现小康的“压舱石”。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民生民政工作高度重视,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紧扣民生兜底保障,全面施行低保制度,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
2015年以来,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200余万人次,支出保障资金约36亿元。保障范围扩大到低收入群体以及支出型贫困家庭,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自2013年起,合肥市率先在低保领域探索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民政部门与人社、房产、公安、税务、残联、工商、公积金等部门共建信息查询机制,对全市申请低保家庭的房产、车辆、社保、工商企业、纳税等情况定期核对。2017年起实现核对业务全程网上办理,可在线实时查询比对,核对效率大幅提升。2019年,核对领域延伸至金融领域。
自系统运行至今,全市共开展申请救助家庭信息核对7973批次,19.7万户次,51.2万人次。其中检出经济状况疑似超标家庭约占20%,既提高了社会救助工作的公信力,也为政府节约大量的资金支出。建立主动发现机制。
2018年下半年,依托“互联网+”,建立全市困难群众数据库,以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上限,按户籍人口6%的目标采集困难群众信息,根据贫困度指标,生成量化排名,实现对困难群众家庭状况“在线监测”。目前,全市困难群众数据库已整合困难群众信息39万余条,约占户籍人口的5.3%。
建立低保标准增长机制
2019年7月1日起,合肥市城区低保标准为户月人均639元,县域低保标准为户月人均602元。这是合肥市连续第16次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截至目前,合肥市城市低保标准由制度建立之初的户月人均120元,提高至639元,增幅432.5%。农村低保由2007年的年人均683元,提高至年人均7224元,增长约10倍,确保了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不断增强获得感。
同时,合肥市还建立临时价格补贴机制,在对现行低收入群体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和各项救助措施的基础上,当居民消费价格持续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明显增加时,通过实施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向特困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确保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2019年以来已连续5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4441.3万元,惠及城乡低保对象94.8万人次。
支出型贫困纳入保障范围
低保制度建立之初,以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为认定的基本条件之一。2017年,合肥市出台《合肥市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合肥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将因病支出型贫困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当年度即有9591名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中的重病患者纳入了低保范围。
2018年,支出型贫困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医疗、教育等刚性支出。2019年,合肥市试行对申请低保的支出型贫困家庭实行收入核减,对申请低保家庭成员中有重度残疾人或三级精神、智力残疾人,需长期照护、长期服药,在核定家庭收入时,按当月低保标准或实际药费支出予以核减,进一步扩大了低保保障范围。
2017年以来,合肥市共有592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脱贫攻坚期内,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后,可给予12个月的渐退期,期满后如已实现稳定脱贫,再退出低保范围,实现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截至目前,共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5893人,约占全市农村低保的50.2%。
民生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2019年1-7月份,全市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8.7亿元,增长7.02%,财政支出超过700亿元,达到703.1亿元,增长13.47%,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好于预期,为全市民生改善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其中:教育、科学技术、社保、交通、城乡社区支出等民生保障支出达到605.1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6.06%,同比增长10.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31项民生工程投入达到117.64亿元,同比增长8.87%。
自2013年起,合肥市在全省首创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工作,不断优化绩效评价指标,探索将已建成项目的建后管养纳入评价范围,确保民生工程项目社会效益长效发挥。2018年,合肥市民生工程实施蝉联全省民生工程绩效评价第一名。
民生创新亮点持续展现
近年来,合肥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施了一批精品民生工程项目,受到国家、省级肯定。大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满足居家和社区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受到民政部、财政部联合督查组肯定;巢湖市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方式,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受到省住建厅肯定;肥西县坚持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全面实现乡乡镇镇通二级以上公路,被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授予“全国示范县”;庐阳区打造“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全省首批试点,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依托医联体,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专家服务……
同时,为强化民生工程精准管理,市民生办探索“三项”试点,即探索搭建市级信息化管理平台,初步实现民生工程跨部门、跨区域联网,实现过程监控、精准数据分析;探索民生工程项目建后管养,建成市、县、乡三级网络一体化工程类项目管护平台,实现民生项目精准管护;多角度探索宣传新方式,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在全市广泛开展民生政策宣传。
民生工程硕果累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先后实施民生工程项目60余个,投入资金超过570亿元,建成项目点34万余个,为推动合肥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民生保障。随着民生工程实施,群众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幼有所育,破解“入园难入园贵”。全市完成幼儿园建设项目267所,资助贫困幼儿约4万人次,开展幼儿教师培训1.9万人次。
学有所教,促进“教育文化发展”。全市维修改造学校校舍面积152万平方米,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和作业本,建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的国家资助体系,受益学生达524万人次。免费开放160个公共文化场馆,在1302个行政村开展文化信息共享、送戏进万村、农家书屋运行维护、农村体育活动等。
劳有所得,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全市完成了5535名贫困家庭劳动者、133210名企业新录用人员、10140名新型职业农民、2321名退役士兵技能培训、39529名新技工系统培训,城乡劳动者就业素质得到提高。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5个、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5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1102个,农村产品上行服务能力增强,促进了农民增收。
病有所医,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补偿报销4379.09万人次,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大病保险报销人数25.32万人次,报销金额达10.15亿元。免费开展妇女婚检64.16万人、对适龄儿童接种1295.3万针次。
老有所养,解决“晚年后顾之忧”。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构建“医疗+养老”康养服务体系,全市150张床位以上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占比达到58.82%。为105.67万名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让困难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住有所居,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为有效缓解困难群众的住房需求,全市实施棚户区改造17.99万套。纳入民生工程改造131个城市老旧小区,有效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开展281个省级中心村环境整治项目、10.15万户农村改厕等。
弱有所扶,推进“扶贫攻坚建设”。加强党建为引领,全市稳步推进11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完成173座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2497条5046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和202公里的县乡公路大中修。完成1座排涝泵站建设、实施13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28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切实解除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李后祥
新闻推荐
走过江南塞北,颇见过几处谓之“三河”的地方。不用问,都与水有关,与河有渊源。只是,有的,如今依然水之汤汤,波之粼粼;有的,流水早...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