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老式仪器“捕捉”到了长宁地震 68岁老人多年义务看守地震监测井
6月17日,四川宜宾长宁发生6.0级地震,同时震动的还有千里之外“皖14井”的日记水位计的针头。
面对自计水位仪记录纸上8毫米的印记,68岁的杨林根的心抖了一下,地震了。很快,他的猜测通过媒体得到了证实,在此之前他还通过日记水位计“捕捉”到月初发生的台湾地震。
1985年,国家地震局地下水动态观测井网皖14井在巢湖“安家”,杨林根便找到了“归处”,风雨无阻每天坚持记录井水水位变化。他当了34年守井人,所提供的数据为国家、省等地震研究机构广泛引用。
多年坚持义务看守皖14井
退而不休是杨林根的生活状态,保持这种状态的动力来源于他对气象的好奇。
在巢湖皖维集团生活东区,杨林根和他的地震监测井无人不识。生活东区正在改造,入口处正筹建公园,为地震监测井遮风避雨的房屋一度曾被认为是对抗改造的“钉子户”——的确,公园雏形初现,单独矗立在园心的房屋格外扎眼。
“把这口井留下来,不是为了私心,被嘲‘钉子户’也是因为大家起初没认识到地震监测的重要性。”园区改造,之前的两层小楼只剩下底层,让杨林根庆幸的是门口的树还留着。“这棵树是成立监测站后栽的,从树苗长成了如今茂盛的样子。”
三页吊扇从初夏就开始工作,一直要持续到深秋。屋内设施非常简单,一切都保持着1985年搬入的模样。操作间内,一台老旧且被荒废的电脑、一台数字化的监测仪器和一台夹在水井上方的日记水位计,转个身都要担心碰到头。与之相连的资料室里,米黄色的木架子上放置着数十个记录本,每一本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印记有些褪色。
34年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若不是挂着“国家地震局地下水动态观测井网皖14井”和“安徽省地震群测群防测报网站”牌匾,杨林根也曾产生“这就是家”的错觉。
该口观测井映震性能良好
1975年,杨林根通过企业招工进入皖维集团。由于懂得气象方面的知识,他被安排到工厂地震办公室工作。
“1984年末,我们在一片田野中找到了这个废弃的钻探井,当时井四周长满了青草。”观察发现,这口井与普通的水井不同,它自带“潮起潮落”的规律。“331米深,受地表水影响极小,是理想的地震观测井。”
没错,这个井就是现在的皖14井,它承担地下流体动态监测任务,为安徽地震预报分析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原始记录资料。“当地壳剧烈运动时,水位就会出现异常。”杨林根告诉记者,一开始他每天记录井水位数据,发觉没有多大变化,可是有一天数据却变化激烈。“我当时就意识到可能某地发生了地震。”
这种“神奇”的预兆,激发了杨林根对皖14井极大的好奇感和探知欲。从此,他每天7时50分准时到观井房,仔细观测数据,即使地下水水位微动态监测仪器正式启动也从没间断过。更令家人和邻居不解的是,他还把“家”搬到了观井房。
“这口观测井对华东地区及南黄海一带,映震性能良好。” 2006年,55岁的杨林根从厂里内退后,一个月只有400多元的工资。同期内退的职工大部分选择外出打工,杨林根却放不下这口井,在拮据的生活中依然选择义务看守。
传统监测可更好地进行地质科普
既然有了数字化监测仪,为什么还要选择看守这口井?
这个问题,杨林根解释了无数遍,解释的对象有家人也有外人。“数字化监测仪的确可以时时监测,但有时候无法直观反映。”挂在墙上的自计水位仪记录纸,成为杨林根对外解释“存在”的依据。位于水井上方的日记水位计每一秒都会在纸上留下“行走的印记”。通过杨林根的“翻译”,外人很容易读懂当天的水位、气压。
在使用电脑过程中,杨林根发现鼠标点击反应灵敏,便试图通过鼠标原理来改善监测仪器。经过多次试验,2008年他研制出光机鼠标液位传感器。由于鼠标液位传感器应液位变化的部件是鼠标,采集液位变化的数据不受交流电和地下电场高频信号的干扰,不需要进行人为“去伪存真”的滤波处理。2009年,这种光机鼠标液位传感器技术申请了专利并获得了批准。
当然,杨林根并不是不信任科技,他早早就用起了电话手表。在他的心里,自己的退休时间应该是“数字化监测仪器发展到更加精准的时候”。在“退休”之前,杨林根希望自己做的事能让更多人了解地质科普。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乐天茵子/文 高勇/图
新闻推荐
如今,我们品读巢湖民歌,寄希望在美丽乡音与美好家园的守望中构建一座桥,一座升腾在湛蓝天空、蕴育在广阔田野之上的音韵...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