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渔网 网撒全球

江淮晨报 2019-05-26 10:36 大字

换线筒。

定型。

成品网穿边。

纺丝。

加工半成品渔网装扎。

检查半成品渔网质量。

巢湖市槐林人“吃的是渔网饭、发的是渔网财”,凭借其支柱产业渔网的发展,使得农民生活逐渐富裕起来。槐林渔网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打拼发展,创出了辉煌。渔网生产经历了自给自足、自我发展、挂户联营、贸工农一体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五大阶段,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从手工到机械、从内河到海洋、从国内到国外、从品种单一到多元化和系列化、从上门推销到订单生产和网上交易的6次飞跃。

5月24日,据槐林镇宣传委员汪圆圆介绍,槐林渔网产业的发展大致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给自足阶段,长达160年,一直持续到1950年左右。沿湖岸的农民一边种田,一边打鱼。他们用麻搓线,女人们手工织网。随着养蚕业的兴盛,人们开始用蚕丝织网。这期间,麻和蚕丝的生产量很小,小农经济占了绝对的成分,织出的网极少在市场上交换。

第二阶段:自发发展阶段,到1980年止。本阶段到来的标志是尼龙丝和锦纶丝的问世,这掀起了渔网生产的一场革命。由于原料充足,女人们可以大量织网,有相当一部分渔网拿到市场上去卖。织网成了许多家庭的重要副业和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这一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无论是从质还是量上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但从织网到装扎成型、到销售,全在一家一户中完成,销售范围只限于华东一带。

第三阶段:挂户联营阶段,到1992年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一些思想活跃的农民,开始带头专门从事渔网的生产和销售,当起专业户,全镇“冒出”数百名以推销为主的“大网客”。他们走南闯北,摸清全国各地市场行情,与外地网商或客户签订好供货合同,然后自购原料,委托村邻友好,或送到偏远的农户,按合约加工成网。全镇由此形成了数百个以“大网客”为轴心的挂户产销联营体。

第四阶段:贸工农一体化战略的实施阶段。1993年年底,一家公司引进的两条纺丝生产线顺利投产,成为第一个在安徽省内生产出聚酰胺单丝的企业。到1995年,并由此渔网生产在槐林逐步形成了一条集纺丝、织网、定型、染色、装扎、销售完整的产业链。第五阶段: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始于1998年企业改制后。

目前,槐林镇现有各类渔网企业400余家,渔网具加工机械设备近4000台套,综丝生产线120多条,定型、染色、漂白等后道工序生产设备60多台套,其中规模以上渔网企业22家,拥有自营出口权企业46家,渔网具产品远销俄罗斯、非洲、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从业人员达3万人,近5000人的营销队伍遍布国内外。400多人常年在国外销售渔网产品。

晨报记者 李远波 文/摄

新闻推荐

水培植物成致富“金枝玉叶”

土壤是花卉绿植赖以生存的环境,然而有人不用土壤只用水也能培育出养眼的“盆景花卉”。5月22日上午,在巢湖市烔炀镇合...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