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美食故事 传扬经典文化 舌尖上的“庐州老字号”(五)

合肥晚报 2019-04-25 01:02 大字

○庐江大弯饺曾是传说中的“贡品”

○巢湖柘皋有名的早茶“四大件”和小笼包、点心

(上接03版)

除了湖鲜美食,巢湖柘皋独特的“吃早茶”也成了当地颇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柘皋位于巢湖北岸,是一座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古镇,清末曾为安徽三大重镇之一。

柘皋镇由柘皋河通巢湖,通江达海,在曾经以水运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年代,柘皋镇作为皖中一处重要的商埠,来来往往的客商、船夫就将吃早茶这种文化传承开来,由此形成柘皋独特的地域早茶文化。

流传至今的柘皋“名点”很多,但最为有名的还是被称为早茶“四大件”的炒面皮、凉拌千张、鸡蛋锅贴和三鲜锅巴。

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与“炒面皮”有关的历史传说。据传,元末,朱元璋带着起义军从定远县南下一路打来,在柘皋玉栏桥西与桥东的官军激战数日,最后攻过柘皋河。一天,柘皋河水突然陡涨,竟然把起义军从元军那里夺来的麦子全浸了水。朱元璋很是生气,扬言要惩罚当地的船工。这时,峏山的一位朱姓早点师傅跑来面见朱元璋,说麦子浸水无妨,可制成点心,晒干当干粮。于是,那个朱姓早点师傅连夜让船工们帮忙,把麦子用石磨磨成粉,用浮槎山上的泉水和成浆,做成一条条黄花花、亮晶晶的面皮。船公们为了活命,回家把家里的鸡鸭鹅所有家禽都拉来,宰掉炖成汤,把面皮放下去,做成了味道鲜美的面皮汤,呈献给朱元璋和手下的将士们。朱元璋龙颜大悦,不仅免了船工的罪行,还奖赏了那个姓朱的早点师傅。

柘皋地处江淮南北之中。在食物上,柘皋人吸纳了南粉北面的食物精华和加工技艺,在传承食谱的基础上,又增添了狮子头、烧卖、马蹄酥、花式炒饭等。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吃早茶”已成为一个刻在柘皋古镇上的痕印,成为柘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固然在日益紧张的现代生活中亦是如此。“吃早茶”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情趣,更是在外打拼的“老柘皋”一份浓浓的乡愁。近年来,一些早点店还引进异地的早点,结合柘皋当地食材进行改良创新,增添了柘皋炒饭、柘皋小笼包等品种。

继承传统风味 烹制家乡味道

庐江的美食丰富多彩,“老字号”聚集,如小红头、泥河朱三卤鹅、金牛大扁糖,享誉省内外。而除此之外,庐江还有一个著名的美食——大弯饺,同样是当地老少咸宜的特色小吃。

北方人常说:“好吃不过饺子,好受不过躺着。”庐江人也喜欢吃饺子,只是做法大相径庭。首先是饺皮不同,北方饺子以面粉擀皮,庐江以米粉做皮;其次是工具不同,北方包饺子少不了擀面杖,而庐江米饺以刀片擀皮。

其实,庐江米饺不仅迥异于北方饺子,与同样闻名遐迩的三河米饺也不完全一样。比如饺馅,三河米饺通常将猪肉、豆腐干切成黄豆大的丁,此外还有巢湖白米虾和湿淀粉;而庐江米饺主要以猪五花肉及调料制成馅心。形状也不一样,庐江米饺个头比三河米饺大,弯成了月牙形,所以俗称庐江大弯饺。

庐江有两个地方的大弯饺名气最大,一个是黄屯老街,那里的人有下茶馆的习惯,不仅街上的居民,附近的农民赶完早集也一定去茶馆吃早茶。老街的茶馆不提供稀饭、豆浆之类,只有白开水,讲究一些的自己带上茶叶,泡上一壶茶,再叫上几只牛角造型的大弯饺,皮薄馅大,炸得酥脆可口,还有同样有名的黄屯大饼,便和邻座的乡亲天南地北聊起来。

在黄屯同样也有大弯饺的传说,说的是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老佛爷“西狩”,途中饥饿难耐,幸得庐江黄屯人、宣化镇总兵何乘鳌献上家乡大弯饺救驾,从此名扬天下。

庐江另一个地方的大弯饺同样名气很大,那就是庐城镇的同心楼。同心楼为小吃早点老字号,据说清末民初时为赵姓兄弟首创,虽说是亲兄弟,但由于经营的不是同一家铺子,居然也是“同行冤家”。后经晚清举人、庐江中学堂堂长卢筱襄先生调解,兄弟俩才将相邻的两家早点铺子合并,取名“同心楼”。

上世纪公私合营时期,“同心楼”成为国营庐江县饮食服务公司下属一个特色早点店。经理潘震虽不是赵家后代,但从小就在“同心楼”当“伙计”,数十年耳濡目染,继承了大弯饺的传统风味。

改革开放后,“同心楼”被拆迁,潘震之子潘庆武子承父业,另择新址重建“同心楼”。

“同心楼”现在每天要做上将近2000只大弯饺,遇到节假日,门前能排起几十米的长队,许多人都是打包带走,甚至带往国外。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 秦鸣(图片均为资料图)

新闻推荐

春风轻抚巢湖岸

□合肥杨玉我的老家,在美丽的巢湖边的一个小村里。那里依山傍水,风景秀美。那里有美丽的姥山,山顶上坐落着古老的中庙,是一个...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