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支真扶,与基层共成长

合肥晚报 2019-01-26 08:48 大字

去年9月,合肥市通过考试招募了129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如今这批同学走上志愿服务岗位已经四个半月了,他们在基层工作、生活得怎么样?带着这样的关切,1月15日至18日,合肥市人社局选择了部分偏远、艰苦的三支一扶服务岗位,赶赴四县一市进行了新春实地走访慰问。在送去组织的关心与温暖的过程中,参与慰问走访的工作人员真切地感受到了“三支一扶”同学们在偏远环境与艰苦岗位上用真心、动真情,真支真扶,坚定奉献着无悔青春。

捧着一颗心来

笋山小学离庐江县城41公里,坐落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山坡上,周围群山环抱,绿竹莹莹。沿着071县道,笋山小学周边分布着近三十个村组,学校5个年级6个班共有63名学生(含幼儿园9名学生)。周建明校长感慨地说:“这63名学生就是附近村子里全部的孩子,对他们来说,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年轻、优秀、专业的老师。”

2006年国家启动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支援教育事业发展,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志愿岗位,解决农村教师资源紧缺,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为农村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目前笋山小学共有7名老师,除了校长年龄50多岁外,其余6名老师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2名是2018年9月刚分配来学校的,还有1名就是这次慰问看望的对象。张永芳同学,她2017年7月毕业于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大学期间曾六次获得学校奖学金,2018年9月,家住巢湖市区,她毅然选择来这里支教,学校距家车程近2个半小时。

小张老师感慨地说:“班级的孩子们大多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灵比较脆弱,在孩子的面前,老师轻易不提他们的爸爸、妈妈。只希望我的存在能影响他们一点点,愿我所有的努力,能为这些孩子创造出一个快乐的童年。虽然目前只服务了四个多月,但是我明显感觉到了孩子们真得成长了许多。”“能坚持下来吗?”“能!”一眼看过去,她的眼神无比坚定,正如小张老师自己的微信昵称“捧着一颗心来”。

让农村孩子看见外面世界

车辆在白湖大圩上驰骋了近半个小时,四周远望白茫茫的一片,前方隐约见到一叶扁舟飘忽在百亩圩心,那就是此行的目的地:白湖镇安中小学。真的吗?校舍的简陋真的超出了想象,瞅了半天,才看到一块一尺见方写着学校名字的木牌。真的是这里,我们美丽的三支一扶孩子王丽娜会在这里吗?因为在“三支一扶”人员岗前培训时见过她一面,慰问人员刚走进学校就看见王丽娜同学匆匆地从教室里迎了出来,见到慰问人员,她难以掩饰内心的兴奋与激动。

作为2018届惠州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优秀毕业生,王丽娜在校期间做过主持、礼仪,参加过多场音乐节的音乐表演,本来她可以选择外面精彩的世界,然而2018年她选择了回家乡支教,现在她不仅给孩子们上音乐课,还教孩子们语数外课程,还当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每天6节课。

李苗琴副校长给我们介绍说,“听说合肥市人社局要来学校慰问她,当时她就非常感动。我们学校条件确实简陋了一点,但是目前还有120多名学生在读。”当我们提及王老师的工作量太大时,“实在是没有办法,学校只有6名老师,咱得完成教学任务啊,老师们不能只教一门课,每名老师都得带好几个班。” 李校长解释说。

老师宿舍是教室改造的,中间用三合板隔成两间,晚上气温低,电压不足,空调和洗衣机也无法使用,王丽娜的父母给她备了电热毯。我们问她有什么困难,她只说,唯一的不便就是冬天厚重的衣服需要周末带回县城去洗。“既然决定了支教,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我从小是在城里长大的,在广东、上海也参与过社会实践。支教的这四个月,感受很深。虽然这里的配置很落后,但是孩子们非常淳朴、好学,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我不觉得辛苦。我要向李校长学习,让农村的孩子也看得见外面精彩的世界。”王丽娜老师颇有感触地说。

努力到感动自己

经过马湖卫生院到八斗镇卫生院花张分院,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一路上没啥村户,窃以为一个农村的卫生分院条件肯定非常简陋,心中不免为两名孩子感到担忧。车开进花张分院的大门时,慰问人员心头这块石头算是落地了,比想象中好得不是一点点。下车后没见到孩子们,迎接的是分院的薛院长,言谈中他告诉慰问人员,2017年9月来卫生院支医的两个孩子正在岗位上忙碌着。于是慰问人员来到了2楼,古色古香的中医馆呈现在眼前,推开门迎接的人正是可爱的刁海雪和李栋梁同学,薛院长赞扬着说:“咱院的这所中医馆也正是他们来之后才建立的,依托的就是刁海雪医生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扎实的专业基础,现在平台建立起来了,以后他们就有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

刁海雪介绍说:“我们通过给辖区群众提供有效的中医针灸、按摩等便民服务,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降低群众医疗费负担,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对卫生院的信任;同时通过家庭签约医生细致踏实的服务,也让留守老人们的子女能够在外安心工作,虽然我们辛苦一些,但是同时我们在基层岗位上也得到了更多锻炼,绝不会再为日后生活及工作中的艰辛而感到困惑。”

当问及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时,“人在基层,心也要跟到基层,做到‘真支真扶’。这一年半以来,薛院长和同事们对我们都很照顾,包吃、包住、甚至包找媳妇,我在这儿工作得非常开心。”李栋梁由衷地说。

“三支一扶”计划已成为向基层输送急需人才的重要渠道、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青年人才的重要平台,是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的一个重要品牌。“三支一扶”岗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都安排在比较偏远贫困地区及一些艰苦的岗位,工作、生活及交通条件相对较差。但是在慰问中,服务单位都纷纷反映,“三支一扶”招募的孩子们责任心更强,他们是带着吃苦奉献的使命感来基层的,因此也更能适应基层的艰苦,也更愿意接受基层的岗位。有位三支一扶的孩子在自己的空间是这样署名的:“努力到感动自己”!

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如今,全市近两年招募的228名“三支一扶”年轻人正在为着心中的那份神圣不断追逐着、奉献着!

宋鹏程 叶学强 柳启馨

新闻推荐

中国最好大学最新排名发布 合肥8所高校上榜

1月23日,软科正式发布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排名展示了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549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位...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