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 国家级非遗 品 别样年味

江淮晨报 2019-01-18 17:03 大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洋蛇灯。

舞龙表演让数万名观众大饱眼福。

涂布粉蜡笺。

成品粉蜡笺精品。

刘靖介绍粉蜡笺种类。

挑晾粉蜡笺。

巢湖民歌歌会。

2017年12月27日,巢湖民歌进校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巢湖民歌传承人李家莲演唱民歌。

庐剧演出现场。

“过了腊八就是年”,随着日历上的数字一页页翻过,年的脚步近了,年的味道浓了。传统的文化里,浸透了人们对新年的向往和期盼,组成中国最具仪式感的节庆——春节。目前,合肥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分别为庐剧、巢湖民歌、洋蛇灯、纸笺加工技艺,而在这4项“国家级非遗”中,也为春节准备了滋味浓郁的节目。今天,我们邀请4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讲述非遗里的新年故事。

庐剧 欢笑热闹中体验“戏如人生”

小时候过年,是热切的、期盼的。平时不怎么能吃到的东西,家里的大人也会“大方”购买,给小孩子“打牙祭”;大年三十晚上还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而到了庙会上,听大戏、买冰糖葫芦、米花糖都是节日“必备”。

“不听戏,感觉过年没滋味。”来自肥西的“80后”汪女士口中的“戏”就是庐剧,小时候过年村里总是会牵头请来唱戏的戏班,基本上要唱一个星期,甚至更久。戏班的班主一般会找到村里的一片空地,在村民积极主动帮助下搭舞台。每天早上,村里的老人总是会早早吃了饭,搬个家里的小凳子,坐着等戏听。有时候去早了,演员们还在化妆,小孩子就跑到舞台后面看化妆,觉得头上戴着的、身上穿着的,都充满着“喜庆”的味道。直到现在,在新站高新区、肥西、肥东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春节前邀请庐剧戏班唱戏的传统。

唱庐剧庆新年。庐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孙邦栋介绍,庐剧里有很多悲情的剧目,但是不少剧目又充满着诙谐和讽刺,春节期间最经常唱的剧目就是《王小过年》和《看相》。

《王小过年》讲述的是一对好吃懒做的夫妻过新年的故事。王小打着外出做生意的幌子在外面赌博,到了年三十回家,一看家里连下锅的米都没有,于是,他和妻子商量出了一个“馊主意”:假装两个人在家里打架,住在隔壁的大伯看到两个人吵架,会过来劝架,了解到是因为过年没东西吃,会主动提出赞助点米。王小说,只有米没菜也不行,妻子说,只有菜没有肉也不像过年,王小说,没有鱼过年也不喜庆。夫妻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竟然要来了米、菜、鸡、肉、鱼、蛋等一篮子菜。不过,夫妻两个人到底谁做饭,又起了争执。“懒夫妻”打赌,谁先讲话谁做饭。年三十,夫妻两个人在家静坐装“哑巴”。谁知家里来了亲戚,找两个人讲话,没有一个人讲话,担心是王小在外做生意被人打了,直接跑到衙门去喊冤。到了衙门,县太爷问什么,夫妻两个人还是不说话,全靠比划。最后王小装死,妻子忍不住喊着王小的名字哭起来,王小一下坐了起来,喊着“你输了你煮饭”,这场闹剧才算结束。

《看相》这出戏,孙邦栋也唱过不少次,讲述的是眼看着过了年二十九就是过年,家里没有钱的大嫂子决定出门帮人看相挣过年费。她到了一个村庄,遇见一男子,看着别人鼻子宽,就说他将要做官。又对着五官、外貌、手纹看了一圈,基本上都没算准过。最后算完了,男子又说自己没钱,把大嫂子气得要死。

这两出戏,都是庐剧关于过年的特别剧目,剧情都是在嬉笑怒骂中充满着生活气息。像如今大家爱看的小品,也和文学作品《三言二拍》类似,讲得都是各种家长里短的剧情,最终的目的却是劝诫、警示世人。

巢湖民歌 唱着传统民歌过传统佳节

“今天年二十八,明天年二十九,后天三十过年了……”眼瞅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国家级非遗传人李家莲心中也多了几分期盼,不禁哼唱起了颇有历史的传统巢湖民歌“呆子歌”。这“呆子”当然只是调侃,指的是那些掰着手指数日子,等着、盼着“过大年”的孩子们。

身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巢湖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南宋和元朝。南宋姜夔的《满江红·送神迎神曲》、元代于钦的《巢湖中庙迎送神歌》、清朝徐子苓的《姥山歌》、王尚辰的《姥山谣》等文人诗词作品,或多或少都刻上了巢湖民歌的印迹。

和中国很多地区的民歌一样,巢湖民歌多由人民大众在生产劳动、文娱仪礼、日常生活中创作,经过吟唱、传诵、加工,口传心授,延续流传。巢湖民歌有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流行的主要有山歌、秧歌、渔歌和门歌以及划船、玩灯、打硪、打夯、舂米、薅草、车水等号子。

“解放前,巢湖地区有着‘有灯就有歌,栽秧必唱歌’的说法,老百姓一到春节就玩灯唱门歌,一到栽秧时节就喊秧歌。”李家莲介绍,春节唱门歌的大多都是穷苦人家讨生活的,“从大年初一到初三,夫妻两人带着锣和鼓,走村串户,唱‘说好歌’。一般都是即兴发挥、张口就唱,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唱什么,总之都是唱一些好话、祝福话。”这种张口就唱的表演又叫“望风采柳”,这也是巢湖民歌的传统创作形式,独具地域特征和创造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巢湖民歌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到了20世纪50年代普及的主要是秧歌。“农民为了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一边插秧一边唱歌。有时是一人领唱大家和,有时是两人对唱赛歌,最热闹的是毗邻秧田的人们互相赛唱,歌声此起彼落,充满了劳动者的愉悦。”渐渐的,春节唱门歌的现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民俗活动中唱巢湖民歌。“春节期间,巢湖人除了舞龙舞狮之外,还喜欢玩花灯、划旱船、扮‘歪歪精’、跳贝壳舞,这时唱巢湖民歌是不二的选择。”李家莲说,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是巢湖人非常重视的一项节庆活动,年前很久就开始扎花灯、做旱船,做足了准备。活动中唱的巢湖民歌也都是精心准备的,很多都是广为流传的经典歌曲。

近年来,尤其是巢湖民歌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后,焕发出勃勃生机。巢湖人以爱民歌、写民歌、唱民歌的特有痴心,换来了继承传统、弘扬特色、振兴民歌的决心,民歌创作出现新的高潮,各类演唱活动连绵不断,新人、新作品不断涌现,产生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粉蜡笺 古代帝王之家书写春联的“贵族纸”

每逢春节,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红艳喜庆、寓意吉祥的春联,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贴春联的传统习俗源于古代,就连皇室也不例外,不同的是,普通人家写春联就用普通的红纸,而古代帝王之家写春联用的却是地地道道的“贵族纸”,其中一种纸就是粉蜡笺。

说起粉蜡笺,可别望文生义,这里的“粉”不是指粉色,而是指对纸张进行“填粉”处理;而“蜡”则指“上蜡”工艺,纸的表面经过涂蜡与鹅卵石砑光后,书写顺滑,触感平滑温润。“粉蜡笺,是由魏晋时期‘粉纸’和唐代‘蜡纸’融合、演变、发展而来的一种名贵再加工宣纸,自唐代‘诞生’以来就一直作为皇家御用纸,皇帝书写圣旨的部分用纸就是这种纸,身份尊贵。”让失传百年的粉蜡笺神奇“复活”,重现传统纸笺技艺辉煌的国家级非遗传人刘晋介绍。

可想而知,粉蜡笺不但物稀且贵,一般人甚至连见一面都难。更重要的是,粉蜡笺的制作工艺复杂,且极为考究。其采用粉、胶、蜡、矾、朱砂、丹红、丹黄等矿物颜料,加之佛赤、金箔、银箔,制作时以两张宣纸托裱合一后,染色、施胶、施矾、施蜡、砑光,再施胶蜡、绘金洒金,后再次托裱。“做粉蜡笺的宣纸必是上品,不能鼓包,不能有黑点,每张都要精心检查。配料有严格配比,放入的先后顺序绝对不能错,制作时要精确把控温度和湿度,季节不同,工艺也要相应调整。”

在众多工序中,粉蜡笺纸上的描金、洒金技艺最为精细,几乎堪称绝活儿。“描金时,一只手执笔描金,另一只伏案的手绝不能碰到粉蜡笺纸的纸面。否则,一旦手心分泌的油脂蹭到纸面上,就会影响纸面的光滑度,在这样的纸面上施墨,墨迹会聚拢在一起,极为影响效果。”而洒金用的金箔,又薄得极为“脆弱”,喘气的气息能将它吹动,用手摸一下就会消失不见。如此精益求精,制作出来的粉蜡笺富有光泽,手感细腻、温润,颜色浓重而不失典雅,在其上书写或绘画都效果非凡,能有效提升书法艺术的表现水平。

粉蜡笺也因此成为皇帝的“宠儿”,尤其是到清代康乾盛世年间,它更是成为皇帝的“至爱”,他们不仅在内务府中专设制作机构,还亲自参与了图案的设计和制作。比如,康熙皇帝就亲自参与了梅花玉版粉蜡笺的制作,这在清代大学士阮元著录的《石渠随笔·论纸笺》中有所记载:“梅花玉版笺,极坚滑,上(康熙)用泥金画冰纹,间以梅花。”粉蜡笺的款式多样、色彩缤纷,不仅用于宫廷日常书写所用,红色、黄色、蓝色等颜色的粉蜡笺还会用于书写春联。特别是清代特加工的彩色洒金或冷金蜡笺,在彩色粉蜡笺纸上现出金银箔的光彩,技艺精湛、图案秀丽、色彩典雅,更为皇上所青睐,常用作写春联、福字。

如今,在粉蜡笺失传百年之后,又在巢湖岸边的一个小村落神奇“复活”,让今天的人们在运笔弄墨之间得以尽览纸的“古典盛装”。经过长期试验和探索,刘靖还恢复了很多失传的传统纸笺,如纯金泥金笺、绢本泥金笺、刻画笺等,同时也提高了粉蜡笺加工水平。 目前,经刘靖复原的古纸笺产品共有12个系列,上千个品种花色,品种繁多。价格也相差巨大,便宜的才几角钱,而贵的要上万元。不过,按照古法复原的粉蜡笺依然价格不菲,最便宜的也要两百多元,北京荣宝斋有一张刘靖署名的“真金手绘瓷青正龙粉蜡笺”售价为4.5万元。

洋蛇灯 守候春节夜晚的华丽之舞

肥东洋蛇灯是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的春节传统民俗活动。过年期间,潜藏在“龙宫”里的蛇身在100多位村民的舞动下缓缓向外游动,绚烂无比、活灵活现。伴随着春节的锣鼓声,巨蛇追逐着彩球飞腾跳跃,忽而高耸,忽而低下,沿着乡村道路蜿蜒腾挪,显得气势雄伟。

“长蛇出海”、“走经折”、“摇大车”、“四蟒翻身”、“盘宝塔”,一个个精彩的洋蛇灯造型都在向村民诉说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相传600多年前,包公镇一对邵姓婆媳为躲避元兵迫害,在一山洞栖息。不巧遇到溃散的元兵,正当元兵对婆媳二人欲图不轨时,忽然一条数丈长的白蟒飞下山崖,直逼元兵,元兵惊散逃遁,婆媳因此得救。三月后媳妇生下一子,取名“思明”。邵思明为知恩图报,发动全村扎洋蛇灯玩耍,纪念这一逢凶化吉的日子。

于是一个相传数百年的传说,让洋蛇灯这个极具民俗特色的民间传统活动在这里一代代传承下来。如今,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洋蛇灯既是一种承载着悠久历史的艺术门类,也是一部宗族的发展史。

今年74岁的邵传付,是洋蛇灯技艺的第十代传承人,从18岁开始表演洋蛇灯,至今已经表演近十次洋蛇灯。他告诉记者,按照习俗,洋蛇灯每18年玩一次,每一次增加一节(1.60米),现在洋蛇灯长度已达104米,所以按照正常规律,一个人一生能够表演三四次“洋蛇灯”就是“幸运儿”了。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为更好传播“洋蛇灯”技艺,大邵洋蛇灯逐渐改变18年舞一回的习俗,转为按需表演。蛇灯的长度也不是每次增加一节,而是根据耍灯的人数来定。“每一次表演至少要120人,只有春节的时候,村里才能聚齐这么多人,每次表演是对体力的极大考验。”邵传付说道。

不仅表演一次洋蛇灯不容易,制作一套蛇灯更难。洋蛇灯工艺技巧复杂,绑、扎、凿、勾、翘、压等方法,全凭老艺人的经验。“我第一次表演的时候,跟着师傅一边学习一边将每一个细节都画下来,留作自己摸索,逐步将这些经验传给后人。”邵传付告诉记者,一套洋蛇灯需要至少50根粗壮的毛竹、100斤麻绳,加上铁丝和布,一套洋蛇灯至少有1000斤。

邵传付介绍,其中蛇头制作起来最麻烦,邵传付和其他两名匠人需要10天时间才制作完成。而在制作蛇身的时候,5名篾匠用了两周时间编成。当为蛇身蒙皮、安装灯具时,还需要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

如今年过七旬的邵传付已经将自己全部的技艺传给了儿子邵二勇。同时在去年的表演、制作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影像、图片资料。因此曾经让老人们担心的传承问题,如今都得到了解决。“虽然身体不行了,但是还想再耍上一次洋蛇灯。”邵传付说道。晨报星级记者 周坤

晨报记者 王靓 李文靖/文 李远波/摄

新闻推荐

开发特色景点打造颍州西湖观光名片 阜阳市人大工作研究会

编者按:阜阳市人大工作研究会围绕开发建设现代化西湖课题,深入颍州西湖景区和阜阳生态园景区考察,召开市直机关有关部门负责...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