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移风易俗出实招重实效——以规立德涵养风尚之美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11-09 11:48 大字

■本报记者 冯长福

近年来,合肥市将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治理中的“德治”有机结合,从强化宣传引导、抓好以规立德、实施文化浸润等方面入手,出实招重实效,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定规立矩”除陋习

“提倡礼轻情重,反对高额礼金;提倡新办婚礼,反对奢侈浪费;提倡低碳迎亲,反对大放鞭炮……”走进巢湖市中庙街道安置小区 “移风易俗”文化主题广场,宣传橱窗里绘制的村规民约格外醒目,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推进移风易俗,加强教育引导、定立村规民约很重要。 ”中庙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严风云告诉记者,中庙街道各村(居)均已成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红白理事会,并结合各村实际,制定理事会章程,将红白事办理纳入村规民约,明确办事标准、规模和处罚措施,做到村里红白事有人管,操办红白事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抓好移风易俗,要注重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庐江县文明办副主任章礼军对此颇有同感。 “庐江县各村红白理事会由村内威望高、热心公益的村民或村干部担任,通过村民民主推选产生。红白理事倡导会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顺应民意,刹住了浪费潮,理出了节俭风,广受村民支持。 ”章礼军说。作为村红白理事会一员,该县罗河镇吉桥村许海英率先垂范,为儿子操办升学宴,由10多桌减为2桌,只招待直系亲友,“不仅自己省心省钱省力,也为乡亲节约了开支。 ”

合肥市文明办主任魏玉萍介绍,目前全市农村地区已修订完善村规民约1131个,共组建4105个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村民议事会等组织。

“疏堵结合”效果佳

推进移风易俗,在教育引导、定规立矩的同时,还要坚持疏堵结合、奖惩结合,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干部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

去年2月1日起,肥西县上派镇从网格化管理入手,及时了解居民红白事信息,采取预约登记,为红喜事居民免费提供 “幸福通道”、喜庆拱门、礼花、红地毯等,以表达庆贺;对白事则采取上门赠送鲜花、提供电子爆竹等方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通过这样的“疏”,到目前,已堵住了数百起红白事燃放烟花爆竹行为。

为鼓励喜事新办,该镇大墙村今年初规定:本村青年操办婚礼,婚宴不超过10桌,随礼钱不超过100元,不燃放烟花爆竹;当事人申请预约,并承诺做到以上三点后,集中在村红喜事大厅举办,村里将给每桌以奖代补300元。

巢湖市烔炀镇今年初全面启动烟花爆竹全域禁放,春节期间对已购买烟花爆竹的群众,由各村居统一集中收回销毁,并给予每户50元奖励,全镇共兑现奖励金额8万余元。

“去年以来,我们还积极倡导文明祭祀。 ”该镇党委宣传委员李惠珍介绍,全镇17个村(社区)均成立了文明祭祀理事会,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发放宣传明白纸等方式,让群众了解文明祭祀的方式和内容;清明、冬至、春节期间,在公墓入口开展“鲜花换纸钱”志愿服务活动,今年已有1300余户村民使用鲜花祭祀。

“乡贤文化”立标杆

乡贤是社会教化的启蒙者、乡村内外的沟通者、造福桑梓的示范者,由他们形成的“文化浪潮”是推动乡风文明的一股磅礴力量。

肥东县石塘镇四合村正被这样一股淳厚的文明之风滋养着。四合村乡贤文化馆内设有革命英烈、科苑精英、故乡赤子、杏坛师表、乡贤名流、十星好人等6个版块,集中展示27位英烈和36位乡贤的先进事迹。 “乡贤的树立,可以显忠良、仰耆德、维风教。 ”石塘镇纪委副书记卢春贤说,乡贤馆的打造,旨在以乡愁为基因、乡情为纽带、乡贤为楷模,探寻精神血脉、弘扬民族传统,形成向善、向美、向上的文明力量。

在包河区大圩镇,以沈福老街为背景打造的家风家训文化墙,则是另一道别具特色的乡村文化风景。该文化墙精选了8个主要姓氏家训,共绘制了36个画面印到每家每户墙上。同时,对沈氏族约、村规民约、大圩好人事迹一并进行集中展示,用本家族的家训家风教育村民,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还有很多乡村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让文明新风如春雨,润物无声入民心。 ”魏玉萍表示,2017年以来,全市共有7镇8村荣获或蝉联全国文明村镇,28个村镇荣获 “第四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新闻推荐

芜湖市环保部门对外公布 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转办信访件的整改情况

本报讯10月31日,芜湖市环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将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转办信访件...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