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高考

安庆晚报 2018-05-29 09:28 大字

女儿高三,每晚学习到凌晨才入睡,我便陪在一旁伴读。《宋史连环画》共二十册,我一个晚上全部读完,有一种把宋史全部吃掉的感觉。一个晚上吃掉三百多年,说明我的“肠胃”很好。爱读书的人,书入愁肠,好比月入荷塘。

宋朝是读书人的美好时代。

北宋差不多到了苏轼生活的年代,由于雕版印刷术(非活字印刷)的广泛应用,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信息大爆炸。老百姓终于能轻松得到书,得到书才谈得上读书,读书就有机会改变命运。宋朝第三个皇帝宋真宗曾写过一首诗《励学篇》号召人们读书: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宋朝的州县普遍设立了官学,官办学校专门有给平民配额,甚至连居养院的孤儿也有机会去官学读书。宋朝老百姓开启了一个新的梦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始于隋朝,但科举时代始于宋朝。科考在宋朝发生了巨变,录取规模大大增加了。最为可贵的,是考试公平。欧阳修曾经说本朝的科举是“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好比大自然一样公正。传说欧阳修在一次主持考试时,发现了一篇好文章(其实是苏东坡写的),十分惊喜,想要录取为第一名,但又疑心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作品,担心别人说他不公平,硬将这篇文章降为第二名。宋朝有一系列非常发达的防止作弊的考试技术。除了唐朝已有的糊名(试卷密封),宋朝还发明了誊抄制度——将考生的试卷经抄书手用朱笔重新誊抄一遍再送给考官阅卷,你想在卷子上做个记号之类的手脚是很难的。由于官员家庭条件好,请得起好老师,官二代考试往往容易被录取,针对这个矛盾宋朝又出台了一个规定:官员子弟参加考试不占录取名额。如此就等于为弱势群体进入上流社会开设了专用通道。一千多年前的封建王朝,竟能意识到教育资源不公平之弊端,且不装聋作哑,难能可贵。

宋朝大量平民出身的读书人入朝为官,并得以重用,宰相范仲淹、吕蒙正就是典型的凤凰男。范仲淹说他当年住在庙里读书时,每次把粥熬好先冷却凝固,再用小刀划成四块,一餐一块,这碗粥得吃两天。吕蒙正是中国历史上从平民直接考中的状元,曾给太子襄王(宋真宗)当老师。小太子很淘气,他就用自己的经历写了《破窑赋》来教育储君:“盖人生在世,富贵不可捧,贫贱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环,终而复始者也。”这大概代表了宋朝的主流人生观。

走运的人,往往生得适逢其时。母亲是1960年代初的中专生,和我的高考时代一样,统招统分,一毕业就分配到县防疫站当医生。新中国成立后,一开始是沿袭民国时期的高校招生办法,1952年建立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取消了高考,高校也停止招生。后来又搞推荐入学,不看成绩看出身。幸而,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生于六十年代的老马,现任县文联主席,每每提及他的中考,唏嘘不已。老马1977年初中毕业,家里穷,买不起也搞不到复习资料,别人紧张迎考时,他还在田里劳动。距离开考最后一周,幸亏同学的母亲(也是一位开明的村干部),硬是拉他去自己家埋头复习了一周,才稀里糊涂地考上了中专。考试时没钱住旅社,只好在县百货公司门口蹲了一夜。那时农村成绩优秀的孩子很少有上高中的,上中专意味着身份的改变,可以立刻农转非,铁饭碗也基本到手了。已退休的同事吴克甫是“50后”,大家习惯称他甫老。甫老常常对年轻人忆苦思甜。他的家在九华山下老田吴村,兄弟姐妹六人,吴克甫最小。因为贫穷,小学没毕业就回家务农了。后来在乡中学校长的斡旋下,父亲才放话:如果他能连续砍七担柴回家,就让他继续读书。那时,柴不好砍,山上的杂树连根都被人挖起来了。为了能上学,他连续七天七上九华山大牯岭,保质保量兑现了父亲的条件。就这样,吴克甫十七岁才上初一,毕业后被推荐当了民办教师,直到国家恢复考试制度。1977年,整个九华乡只有两人考取了中专,他是其中一个,被巢湖卫校录取。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从一定程度来说,也挽救了整个中国。小人物的命运总是与国运相连的。

宋朝是可敬的,它为中华民族造就了一大批名垂千史的文人墨客,可以算中国的文艺复兴。仅《全宋词》就收录了一千多个词人的作品,此外还有不少绘画名家及书法大家。宋朝出了个李清照,这并不是偶然现象。依我看,既然宋朝法律能规定女子具有提出离婚并分割财产的权利,妇女该是有读书的机会,不然《全宋词》收录的女词人怎么会有八十五位呢!唐宋八大家,唐朝只有两个,行政级别不算高,而宋朝六个,低的也是厅级干部,王安石是宰相。

可怜可叹可悲可气。宋朝固执地重文抑武,有点像封建家长顽固地重男轻女。整个宋朝,只有一个武将狄青做到了副国防部长的职位。因为狄青的功劳太大,到晚年给了一个正职,可没干几天,还是不放心,把他贬成地方官。辛弃疾,一直不得重用,倒成全了他的文学造诣。

人们常说汉唐盛世、康乾盛世,从不说大宋盛世。如果用领土和武力衡量盛世,宋朝靠边站,但宋朝真的从来不缺钱不缺文化。从《清明上河图》,尽可知北宋首都开封的繁荣富庶。当今国外的大博物馆都是把宋朝当做中华文明的巅峰期来对待。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此说得到众多学者认同。

新闻推荐

436个项目落户安徽谋未来

安徽将积极争取世界制造业大会永久会址落户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