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将新增湿地面积超32个逍遥津公园

江淮晨报 2018-04-09 01:02 大字

[摘要]禁止在湿地内组织大规模植树

湿地被誉为“物种基因库”和“生命的摇篮”。4月8日,江淮晨报记者从合肥市政府获悉,《合肥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印发。今后,合肥市将实行湿地分级管理,在重要湿地探索设立湿地管护公益岗位。到2020年,全市新增湿地面积1000公顷以上。

重要湿地探索设立管护公益岗位

按照《方案》,今后,合肥市将建立湿地保护名录,对湿地实行功能管制和分级管理。此外,明确湿地管理事权划分。《方案》提出,明确湿地管理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明确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各级湿地公园的事权划分。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还将在重要湿地探索设立湿地管护公益岗位,或实行社会化综合养管机制,推进湿地保护与脱贫有效结合。

在落实湿地面积总量管控方面,到2020年,全市湿地总面积不低于11.82万公顷,并且湿地管控目标分解到各县(市)、区。到2020年,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4%以上,自然岸线保有率35%以上。

湿地内组织大规模植树将被禁止

为建立湿地资源管控机制,合肥市将合理确定重要湿地的主体功能定位,采取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实施负面清单管理。禁止擅自征收、占用各级重要湿地;禁止侵占自然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禁止围垦、填埋、排干湿地或者其他擅自改变湿地用途的行为;禁止永久性截断湿地水源或擅自改变湿地水位;禁止在湿地内组织大规模植树。

对于那些破坏湿地的行为,合肥市国土、园林等相关部门将予以严肃处理。

新增湿地面积超32个逍遥津公园

接下来,合肥市还将开展湿地侵占情况排查,实施退耕还湿、退养还滩、退化湿地修复。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水生蔬菜、花卉和生态养殖等举措,建立退耕退养还湿长效机制;重点在巢湖入湖河流两侧及河湖交汇地带、圩区、污水处理厂周边,扩展湿地生态空间。

到2020年,全市计划新增湿地面积1000公顷(相当于32个逍遥津公园)以上。另外,重建或修复已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对湖泊、饮用(大型)水源地、自然河流源头,坚持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实施林业重点工程项目,营造水源涵养林,打造绿色屏障;对河流湿地,积极实施水系连通,维护自然岸线。晨报首席记者 方佳伟

新闻推荐

合肥市推进林长制双百项目落地生根

本报讯按照林长制工作项目化推进思路,合肥市正实施百亿投资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林长制双百项目。据悉,今年将重点调度市级2017年确定的23个林长制项目和十大公园项目,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为发挥重...

巢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巢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