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定远被列入全国综治试点

皖东晨刊 2018-03-16 08:02 大字

[摘要]为让乡村更美、水更清,国家两部委日前公布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县名单

晨刊讯 在水环境治理中,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重要任务之一。记者从市发改委(物价局)获悉,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日前下发通知,全省3县市被列入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县,其中滁州的明光、定远两地跻身其中。从今年起,明光、定远将开展为期两年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工作。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当前,农业活动中非科学的经管理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是造成农业环境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如剧毒农药的使用、过量化肥的施撒、不可降解农膜年年弃于田间、露天焚烧秸秆、大型养殖场禽畜粪便不做无害化处理随意堆放等。这些污染源对环境的污染,尤其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最大。

市发改委(物价局)农业经济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全省农业面源污染综治3个试点其中有2个在滁州市的主要原因是,安徽省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主要是针对巢湖流域和淮河流域,滁州市明光、定远、凤阳都处于淮河流域,因此,此次申报的明光、定远均入选,共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6000万元。

据了解,定远、明光两个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计划投资7960万元,将对明光市管店镇、三界镇、明南街道、明光街道的12个村和定远县池河镇4个村进行农业面源综合治理。谋划在项目区内实施农田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污染减排、地表径流污水净化利用、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及技术支撑等工程。综合治理项目区覆盖面积达6.49万亩。该工程通过源头控制、过程拦截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力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恢复农田生态系统,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力求把项目区打造成为集生态农业先进技术、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的特色生态农业区域;探索实现生态良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保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据悉,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化肥农药施用将明显减少,畜禽粪污、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率将显著提高,水产养殖废水废物将实现循环利用,化学需氧量、总氮排放量将进一步降低,一批有效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将会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复制。

(记者王 琼)

新闻推荐

履职尽责 倾力维权

——合肥工商维权在行动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