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智汇合肥 再蓄动能

合肥日报 2018-01-23 05:52 大字

[摘要]——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合肥行活动纪实

“千人计划”专家合肥行高峰论坛现场  记者  苏玲 摄

岁月的峰回路转中,总有一些东西在融会贯通、一脉相承。

时代在变,惟革新者繁荣,惟创新者不息。

站在新时代,回望合肥走过的路,人们不禁发现,创新总是与这座城市结伴而行。

创新,犹如一粒粒造血因子,融入合肥的血脉,见证她的兴盛崛起,驱动她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当下,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合肥新的历史方位。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成为合肥新的历史使命。

从“速度”转向“质量”,从“微观”走向“宏观”,如何打破既有的路径依赖,在“快”与“慢”的双重张力中寻找一种新的平衡?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之问”。

回答这一“时代之问”,合肥必须探寻新的动力源,与时代握手,与未来对话。

放眼寰宇,环视四周,惟有创新,惟有人才,才能不断刷新合肥追逐梦想、探索未来的活力。

做大“增量”,做优“存量”,做强“变量”。以人才推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合肥一直不遗余力。

2018年1月19日至21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千人计划”专家合肥行活动在肥举行。

国家“千人计划”,是我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国字号”工程。这次盛会在肥举行,为合肥展示城市魅力、集聚人才资源带来了新的机遇。

这是一次“思想碰撞”。

这是一次“创新检阅”。

这是一次“无缝对接”。

……

创新,从来都是从无到有。合肥正是凭借这种“无中生有”的勇气和气概,巧妙利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会员代表大会这一契机,展示创新实力,汇聚智力资源,彰显博大胸怀。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宋国权在致辞中说:合肥将以长远的眼光、“舍得”的境界、开放的胸怀、开明的态度,欢迎八方英才,全力做好服务,与大家一起同心筑梦、并肩追梦、携手圆梦。

智汇合肥,再蓄动能!

借力引智

2018年1月19日,合肥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这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人计划”专家,匆匆踏上旅途,或乘坐飞机,或登上高铁。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向着一座名为合肥的城市进发。

1月20日上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这里开幕。

承办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会员代表大会,不仅是一座城市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充分体现,更是一座城市党委政府的责任和荣耀。

不过,承办这一大会并非易事。截至目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换届大会,仅在成都、福州举办过。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集聚全体“千人计划”专家,旨在联谊交流、协同合作、建言献策和服务社会。

一座城市承办代表大会,必将成为吸引国内顶级专家的“近水楼台”,充分搭建起与“国字号”专家联谊交流的平台。

机遇难得!

“按照惯例,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将于2018年1月召开。从去年4月份开始,我们就与专家联谊会接洽商谈,争取此次大会落户合肥。”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说。

在报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后,市委组织部正式发出关于承办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申请函。

这份申请函一一道出了合肥的各项优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区位交通十分便捷……

经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三届执委会2017年秋季执委会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决定在肥召开。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会员代表大会选择合肥,其实并非偶然。

“合肥科研实力雄厚,人才资源丰富,投资环境优越,特别是去年获批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这些因素让我们最终选择了合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会长钱颖一说。

落子合肥!对于合肥来说,这仅仅是开始。

如何将代表大会与招才引智有机融合,合肥进行了“顶层设计”:经沟通协商,本次大会以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合肥行的名义举行。

借力引智,水到渠成!

思想碰撞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合肥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合肥又该如何集聚人才,发挥创新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

1月19日下午,在会见与会嘉宾时,市长凌云向各位专家发出邀请:希望广大专家走进合肥、认识合肥、了解合肥,为合肥建设发展多贡献思想和智慧。

时隔两日,一场智慧交融的思想盛宴——合肥“创新之都”高峰论坛在合肥拉开帷幕。

作为此次合肥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肥“创新之都”高峰论坛吸引了一批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以及在肥各大高校院所专家学者。

“会员代表大会结束后,仍有很多‘千人计划\’专家留在合肥参加论坛和主题考察,非常不容易,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合肥这座城市的肯定与认同、厚爱与期待。”作为大会组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市人才办主任陶成感触良多。

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就经济发展、人才建设、科技创新、自主创业等热门问题,广大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了一次又一次“思想碰撞”。

科技的活力,在这里聚合裂变。智慧的活力,在这里自由张扬。创新的活力,在这里强势释放。

是为“点赞”。“实践证明,合肥是最好的投资地方,合肥市是最好的‘风投\’。如今,再不到合肥创业,就是最大的错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宁波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姚力军说。

是为“推介”。“作为一名新合肥人,我愿与合肥共成长。我为过去几年合肥的科技成就点赞,为合肥未来发展疯狂‘打call’!”面对现场观众,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专家、“哈佛八剑客之一”的刘青松“慷慨陈词”。

是为“建议”。“搭建更多的招才引智平台,我们可以帮助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为集聚海外人才提供一个桥头堡。”尽管初次来到合肥,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天津派尔尼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珮虹丝毫不掩饰对合肥的偏爱。

是为“合作”。“合肥科研基础很好,人才资源丰富,特别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令人震撼,这次过来就想看看有没有可以合作的空间和可能。”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主任张绪穆说。

……

谈改革创新,谈人才集聚,谈发展环境……从主旨报告到主题演讲,从高峰对话到互动交流,台上台下思想的碰撞交融,带给了合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思深益远,谋定后动。

落子合肥

既要坐而论道,更待起而行之。

此次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合肥行活动,合肥精心征集了51家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的技术(项目)需求,编印发放给每位专家,并按照产业划分精心设计了五条主题考察线路,以此进一步宣传合肥、推介合肥。

从合肥高新区到合肥经开区,从新站高新区到巢湖经开区……一路走来,与会专家零距离体验合肥的创新成果,共同见证合肥的创新之美,切身感受合肥的创新魅力。

“百闻一见,不虚此行,收获颇丰”是大多数专家发出的感慨。同样,对于合肥来说,她也从这次活动中收获很多,既有顶级专家的认同,也有互相合作的意向,更有城市形象的推广。

这一刻,合肥收获的是感动。

1月19日,大会报到时间。当天,因为航班紧张,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薛杨乘坐飞机转道南京,再从南京辗转来到合肥,入驻酒店已是次日凌晨2点。

“就是再晚,也要到合肥来看看。”合肥近年来强劲的发展势头,让身处哈尔滨的薛杨有“如雷贯耳”之感。

“合肥在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品牌,目前正在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希望这次过来能寻找到合作机会。”踏上合肥,所见所闻让薛杨感觉不虚此行。

这一刻,合肥收获的是友谊。

患上重感冒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李正辉到达合肥后,身体就一直不舒服。当时已经太晚,再到医院挂急诊,不免耽误时间。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现场工作人员带着他来到大会医疗保障组看医生,既简单又方便。

“服务这么周到,大家没想到吧,这就是合肥。我很自豪地说,我就是安徽人,也算是合肥人。”会议现场,六安人李正辉一再宣传推介合肥,他为省会城市合肥的蓬勃发展而倍感自豪。

这一刻,合肥收获的是合作。

姚力军的江丰电子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唯一批量生产主流芯片制造用溅射靶材的企业,产品已经进入全球大部分主流半导体及液晶面板企业。

2016年,姚力军慕名来到合肥新站高新区选址建厂,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在春节前实现投产。“这次来到合肥,更加坚定了对合肥未来发展的信心。无论是合肥的政务服务,还是营商环境,都让人特别感动。”姚力军说。

“合肥,的确是一方创新创业的乐土。今后,我们计划在合肥进一步扩大规模,推进多方位合作。”姚力军的决定就像他的言语一样,干净利落,又充满力量。

……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合肥行完美谢幕,但收获依然在延续。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肩负新的历史使命的合肥,正在不断集聚新的人才动能,打通一条迈向未来的发展道路,向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阔步迈进。

·本报记者  许超众·

新闻推荐

电子智能公交站牌亮相巢湖街头

据巢湖发布报道,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心急火燎地在公交车站亭等车,好像越是赶时间,所要乘坐的那趟车越是迟迟不来,此时要是能知道车还差几站、还需几分钟到,该多好。这在咱大巢湖,已经实现啦!就是这么酷...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