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出台"史上最严"治巢政策 环巢湖将添10块湿地公园
据合肥晚报报道,史上最严的巢湖生态综合治理启动。12月21日下午,合肥市召开“关于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巢湖的意见政策解读会",同时发布《关于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巢湖的意见》。
据悉,合肥将在生态环境容量上过“紧日子",下大力气进行巢湖生态综合治理,“一湖一策"改善水质,组建跨区域的巢湖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巢湖流域将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流域产业和项目布局则实行最严格的规划管控。到2022年,力争巢湖治理迎来拐点,实现“健康巢湖"的基本目标。
2022年巢湖生态治理迎来拐点
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合肥“大湖名城"的加快建设和域内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巢湖面临更大的环境制约,污染风险加剧。如何统筹好“保护、治理、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巢湖治理的关键。
《意见》中明确,突出减排、净化、扩容关键环节,协调水质、水量、水流三位一体,实施治污、复苏、养生关键步骤,完善防洪减灾体系,优化“治理西北、保护西南、防治东北、连通东南、修复环湖"分区布局。
至2020年,巢湖流域防洪短板基本补齐,水量调配能力明显增强,入河污染负荷有效削减,绿色发展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实现水环境国控断面有序、河湖水质有效改善、湖区蓝藻控制有力、污水排放监管有方,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至2022年(引江济淮工程建成时),巢湖综合治理迎来拐点,截污治污体系完善,水循环健康,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产业结构调整深化,科技支撑有力,生态环境好转,“健康巢湖"目标基本实现。
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正在挤压巢湖的环境容量,并势必抵消多年来之不易的治湖成果。对此,《意见》中明确指出,将划定巢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将划定巢湖流域水环境一、二、三级保护区,借鉴太湖、滇池等地做法,积极争取在一级、二级保护区内划分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控制建设区。同时,按照规定将巢湖流域合肥市范围内相关区域纳入全市生态红线范围。
市长变“河长"“一湖一策"改善水质
巢湖支流众多,对于流入巢湖的众多支流,合肥将采取一湖一策的工作方案,按照“治理西北,保护西南,防治东北,连通东南,修复环湖"的思路,科学论证并合理确定巢湖治理的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各项考核指标,确立巢湖河长制的领导体制、责任框架和问责追究机制,确保巢湖“国控断面有序达标,巢湖水质有效改善,湖区蓝藻控制有力,污水排放监管有方"。
南淝河等4条重污染河流治理是巢湖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记者了解到,合肥将全面开展排污口普查工作,明确排污口的批准管理权属,尤其是对4条重污染河流的所有排污口进行全面排查,对不达标排放的进行封堵。严格管理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加强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监管,加大“飞检"和暗访力度,重罚涉水企业偷排乱排行为。
市长“变身"河长,明确责任,细化任务。合肥确定4名市委、市政府领导分别担任4条重污染河流的河长,明确市委副书记担任派河河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担任南淝河河长,市委常委、巢湖市委书记担任双桥河河长,分管环保副市长担任十五里河河长。
制定实施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生态补水方案,加快建设江水西调工程肥东段,实现自长江引水经驷马山干渠进入滁河干渠,在干旱季节为南淝河实施生态补水;优化水源配置,适时开展十五里河生态补水;结合引江济淮工程,增加派河生态基流。
移动蓝藻磁捕船将成巢湖“清道夫"
蓝藻治理是巢湖治理的关键部分,移动蓝藻磁捕船将在巢湖各口岸移动工作。合肥市组织国内外专家开展技术攻关,研究蓝藻水华发生机理和形成条件,形成蓝藻水华治理工程技术等方案,制定蓝藻水华防控预测、预警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对于蓝藻水华的日常处理,合肥将充分发挥塘西河、派河藻水分离站的作用,加快肥东长临河、巢湖市中庙藻水分离站的建设,在庐江县白石天河河口、巢湖西坝口等处实施移动式蓝藻磁捕船项目。强化蓝藻水华应急处置。进一步完善蓝藻水华预测预警应急处置预案,预测预警蓝藻水华发展过程,完善处置方法。
对于巢湖市水源地的保护,合肥还将制定巢湖市水污染应急预案,加快巢湖市备用水源建设,严防东半湖蓝藻水华爆发时巢湖市发生城市供水危机。
环湖周边将规划建设10块湿地公园
合肥将在环湖周边规划建设10块湿地公园(三河、马尾河等4块国家级,长临河、槐林等4块省级,派河、玉带河2块市级)。湿地建设将以水污染负荷削减、水源涵养为主;切实加强湿地之间及湿地与巢湖之间的联通;以适宜的乡土植物(芦苇等)为主,并引进高生物量的植物(美国杂交柳等),构建植物层次有序、生态拦截治污有力、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环湖湿地群。
实施环巢湖周边地区矿山的治理和修复,加快推进肥东县马龙山等富磷废弃矿山(面积3.26平方公里)和52座露采废弃矿山(面积13.17平方公里)的治理和修复;推进巢湖市曹家山等石灰石矿(面积5.37平方公里)和庐江县铁矿、矾矿矿山的治理修复(修复范围约10平方公里,包含大小矾山的10座矾矿,钟山铁矿排土场、龙潭冲铁矿)等。
在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实施退耕还湿、还林、还水工程,推进巢湖流域部分地区如黄陂湖退渔还水、还湿工程建设。强化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落实市政府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意见,推广控失肥技术、缓释肥技术、有机低磷肥等,全面禁止农业高毒、剧毒农药使用。严格实行禁养区和限养区畜禽养殖业政策。实施杭埠河、白石天河、派河等上游河道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合肥将组建跨区域巢湖综合行政执法局
未来,合肥将组建跨区域的巢湖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巢湖一、二、三级保护区内的综合执法。
加大执法力度,逐一排查区域内排污单位排污情况,对超标和超总量排放的予以“黄牌"警示,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一律停业、关闭。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造成生态损害的责任者严格落实赔偿制度。严肃查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领域越权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久试不验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合肥将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作为巢湖综合治理的智囊团和参谋部。巢湖管理局会同合肥学院还会组建巢湖研究院,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参加,为巢湖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撑探索建立流域统一的监测体系。
相关新闻
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已投入169.8亿元
截至11月底,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69.8亿元。市政府副秘书长、环湖办主任高斌友介绍,其中前四期工程主要是环巢湖流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一期工程以防洪和治河为主,减少洪涝灾害并为治污打基础,共安排了南淝河、兆河等重点入湖河道防洪整治、环湖大堤防洪加固、河道清淤护岸及截污管网建设等16个项目,其中15个项目已完工,累计完成投资75.9亿元,占实际需要投资的99.7%。记者了解到,到今年12月底,一期工程将全部完成。
二期工程以治污和防污为主,控制和减少污染负荷,共安排了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重要水源地保护、入湖河道防洪治理、环湖湿地修复、受损矿山修复等98个项目,其中87个项目已完工;累计完成投资77.7亿元,占实际需要投资的97.9%。
三期工程以扩容和保护为主,扩充水体容量、增强水体流动性,对治污难点攻关试点,共安排补水引流、流域治理、节水灌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能力建设等44个项目。西河上段疏浚工程、派河藻水分离港工程2个项目已完工,巢湖西岸初期雨水处置工程等3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7个项目正在完善初步设计方案;累计完成投资14.0亿元。
四期工程以小流域治理及环湖周边环境提升为主,对一期工程中的13条河流由线扩展到面,由河道扩展到流域治理,共35个项目。南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完工,兆河综合治理配套工程等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余项目正在开展初设编制;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
五期、六期工程于2014年7月份,获国家发改委等立项审批,打造国家级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主要以小流域治理为抓手,实施“山水田林路村园"综合整治,突出水污染治理,着重解决小流域污染物“减什么、减多少、减哪里、怎么减、如何管"的核心问题。
其中五期工程包括白石天河、派河等10个流域,总治理面积3212平方公里,可研总投资194.9亿元,2016年10月已获国开行贷委会批准。六期工程包括兆河、双桥河等7个流域,总治理面积1762平方公里,总投资136.23亿元;目前,可研报告已基本编制完成,正在进行投融资准备工作。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杨赛君
新闻推荐
12月16日上午,一场独特的中华墨舞开场,演绎自然写意与天人合一的境界,拉开了深业·半汤御泉庄2017年邻里盛会的序幕。巢湖深业诚毅地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家佳表示,深业集团在巢湖十年的时间里,一直以...
巢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巢湖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