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场”加速走向 “大市场”和“应用场” 合肥科技成果“三就地”水平持续提升

江淮晨报 2021-11-15 05:57 大字

科技的强大如何被“感知”?是我们看到火箭成功发射时的激动,是使用量子密话通信时的安心,是拿着翻译机与不同语种人类轻松交流时的便捷……当科学技术从“实验场”走进“应用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发挥重要作用时,我们便可深刻感知。

从图纸数据到实际产品,从技术理念到实用终端……科技成果从“实验场”走向“大市场”和“应用场”,真正形成创新驱动力的这“最后一公里”尤为重要。作为我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近年来,合肥聚焦成果转化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从顶层设计、金融支撑、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层面出发,打出一套“组合拳”,持续提升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三就地”水平。在这片创新天地,有前途的创新梦想,有前景的创新成果,总会被看见与珍视。

发展成效

1至9月,关键指标皆实现增长

好项目不缺好政策支持,好产品不缺好应用场景……在合肥,“千里马与伯乐”的创新故事层出不穷,常被人津津乐道。

为帮助不会打字的父亲轻松上网,“80后”公司职员冯海洪想,“要是能做出一款智能语音鼠标就好了。”于是,一名毫无创业经验的IT男从一份简单的PPT开始,踏上了在肥“追梦”之旅。这个曾被许多人认为“不好做”的项目被中国声谷看中,落地合肥后更得到了这里持续多方面支持。如今,由他创办的咪鼠科技面向百姓需求,创造出一系列“聪明”的计算机交互外设。去年,这家企业净利润已超6000万元,员工团队超100人。

两名普通的“90后”大学生韩东成、范超,怀揣“空中成像”之梦,期望能将电影中“隔空动动手就能操作屏幕”的科幻场景带入现实。白手起家,创业的艰辛似乎超出了两位年轻学生的想象,这一项目在起步阶段差点“夭折”。关键时刻,合肥及时给予他们800万元的天使投资,让他们的技术顺利实现转化,之后,更在政策、资源、市场对接等方面持续为企业供能。如今,他们创办的东超科技已研发出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产品在多个城市的医院、地铁等场所广泛应用且远销海外,公司市场估值达数亿元。

今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牵头完成的“拉曼光谱快速检测毒品毒物的增强基片、方法及仪器的关键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作为一项高毒性特殊污染物与吸毒贩毒的临场快速检测领域的新技术,合肥研究院、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安徽省公安厅三个团队经过十余年联合攻关,建立了多种毒物的检测方法。而这项技术也在坐落于合肥的中科赛飞尔公司顺利实现转化,目前,已在公共安全领域推广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从合肥市科技局获悉,今年1-9月,全市技术合同吸纳3363项,吸纳额192.13亿元,同比增长46.13%;输出6576项,输出额175.73亿元,同比增长53.29%。此外,登记科技成果2564项,同比增长71.85%,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2534项。

顶层推动

“三就地”全链条要素有章可循

行百里者半九十,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应用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创新潜能是否能转化为强动能,产生出高效能,很大程度上就看这“最后一公里”是否通畅。

然而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是,这“一公里”并不容易走。

初创团队融资不顺畅、研发市场信息不对称、技术人员转化积极性有限……一系列现实难题考验着地方的智慧。其实近些年来,无论是咪鼠科技、东超科技等创新企业的成功创业经历,还是合肥研究院、中国科大等研究单位的成果应用实现,背后都是合肥多年来加快通过政策推动、平台建设和体系打造,不断提高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三就地”水平的结果。

作为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工作,在实现“三就地”中,顶层设计、统筹推动尤为重要。

合肥围绕“三就地”工作,推出了一整套包括《合肥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合肥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政策》《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合肥市高成长企业培育扶持若干政策》等在内的“1+3+N”的政策体系文件。今年,合肥又制定《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着力从法治层面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加速成果转化。

依托一系列法规政策,“三就地”工作推进得以“挂图作战”,更有“真金白银”支持。同时,基础研究、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成果落地……实现“三就地”全链条的各项要素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金融支撑

支持有力度,更有宽容度

缺流动资金、缺贷款信誉、无抵押资产……年轻的创新创业人员想把实验室里的“好宝贝”带向“应用场”,资金往往是横亘在面前的首要难题。在解决投融资难题上,合肥的“三个度”特点尤为明显。

一方面,是支持力度大,记者从合肥市科技局获悉,合肥设立的市天使投资基金,与省基金联动,以股权、债权等形式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肥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最高可获1000万元支持。目前,已累计实施投资项目133个,投资金额6.91亿元,其中90%以上均为科技团队创业项目。

此外,组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项基金,通过“补助+股权”支持模式,推动了多语种智能语音语言技术等先导项目落地转化。同时,积极推行创新贷、科技小额贷等多样化科技金融产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

同时,“宽容度”高,例如将天使投资基金风险容忍度由30%提高到40%,营造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当然,宽容失败的底气源于专业化程度高,例如在市产投集团、兴泰集团等市属国资平台中,就拥有一支支产业感知力强、市场敏锐度高的投资团队,他们会用金融力量和智慧,为创新者的创新之路“保驾护航”。

载体建设

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更容易

有了技术、有了资金,可很大一部分技术人员并不善于开展成果交易、转化、应用怎么办?

合肥高能级创新主体众多,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合肥与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大院大所大学合作共建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等众多新型研发机构,通过这些平台,科研人员能迅速“找到地方”开展“三就地”工作。“在这里,我们对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激励机制进行完善,科研人员积极性大大提高。我们还会从投融资、人才管理、市场渠道等多个层面为相关团队提供一整套服务。”中科院合肥创新院副院长黄叙新表示。

与此同时,合肥加快多层次成果孵化转化载体建设,打造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全链条孵化体系,培育市级及以上孵化器80家、众创空间98家,不断提升从团队孵化到企业孵化再到产业孵化的能力。例如在中国声谷,已先后建设各类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18个,在全国建成50余家智能产品体验店,截至今年上半年,入驻企业已达1183家,上半年产值也已达630亿元。

服务整合

一体化服务体系让产学研“无缝对接”

2019年,安徽创新馆正式建成运行,依托创新馆,安徽还正着力打造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安徽科技大市场,让各项有助于“三就地”的资源流动起来。

记者获悉,目前,除了打造省市县三级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的科技大市场外,在合肥已建成运营合肥高新区、包河区、长丰县、肥西县4个分级市场。此外,制定了专门政策支持创新馆引入服务机构,推动安徽联合产权技术交易所整合升级。

自开馆以来,创新馆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展品”变产业化“商品”,通过集中展示、路演等形式,让科技成果转化从“被动等候”转为“主动出击”,突破了供需信息不对称瓶颈。

目前,安徽创新馆已成功举办2021中国(安徽)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合肥赛区暨合肥创新创业创造大赛等重大活动。累计组织科技成果转化活动150多场,形成“年度大会+季度专场+月度路演”的活动谱系,每场对接会、每个路演现场,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集聚的焦点,或寻找创新技术,或提供解决方案,或介绍研发信息。此外,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创新馆还先后组织培训合格技术经纪人近400人,建成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审查、授权、确权、维权一站式服务。

在集成果展示、交易、转化为一体的服务体系中,企业“找”科技成果,科技成果“找”企业都更加“快准稳”,产学研轻松实现“无缝对接”,科技成果得以加速就地“开花结果”。

新闻推荐

中航锂电合肥基地 项目正式开工

本报讯11月8日,中航锂电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合肥基地项目推进会在长丰县举行。据悉,中航锂电综合实力雄厚、研发创新能...

长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长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