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孩子手“巧”心更“灵”临泉路第二小学合力推进劳动教育新环境
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积极拓展劳育思路,通过“家校社”合力推进劳动教育新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以学校为主导,“课程化”提升劳动教育品质
学校把劳动课程纳入金石课程文化体系中的磐石基础课程,以“让每一个孩子手‘巧’心更‘灵’”为劳育课程培养目标,积极开发五个模块的劳动课程:劳技课程、农耕课程、志愿服务课程、职业体验课程和研学实践课程。围绕五个模块课内外相结合来实施。每班每周一节劳技课程,进行品德教育、介绍劳模故事、学习基本生活生产技能等;结合“三点半”课程开设剪纸、面塑、篆刻、编织、3D打印、蛋雕、陶艺、茶道、花艺、环保创意美术等手工制作、科技创新课程等;组织学生前往校外劳动教育基地插秧、种豆、喂养小动物、认识农具和农作物、学习24节气知识等。
“这是红花苋菜,这是水芹,这是养心菜,这个菜在菜市场上都不好买呢,它的作用可大了,泡水喝、炒着吃都行。”在学校门口,三(1)班学生曾雨虹站在采摘义卖摊位前,耐心地向前来采购的爷爷奶奶们推荐。在她面前的桌上,蔬菜整齐排列着,鲜红的西红柿、嫩绿的黄瓜和青椒、饱满的番茄……不同于一般的蔬菜,这些可都是曾雨虹与同学们亲手种植的。在学校教学楼五楼楼顶有一块占地300多平方米的空中农场,在这里开设的田园课程是学生们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
以家庭为主体,实践活动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以家庭为主阵地开展劳育实践,是学校的一贯做法。在家长课堂上,就如何培养孩子劳动技能、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参与劳动等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形成家校协同参与的局面。
学校建立了学段劳动教育体系,低年级阶段:日常生活劳动(入门),中年级阶段:社会公益劳动(巩固),高年级阶段:生产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发展)。具体为,一、二年级:日常生活劳动。引导学生承担家务劳动,进行生活自理、日常家务、美化环境等方面的劳动锻炼,如洗碗、洗袜、叠被、剥豆、系鞋带、自救自护、打扫卫生、包书皮等。三、四年级:社会公益劳动。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如植树护绿、清扫公共卫生、假日小队等。五年级:生产性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性劳动,走进劳动实践基地,尝试制作食物、农耕种植等。六年级创造性劳动:鼓励学生在劳动中多动脑,运用智慧,创新思维,发挥个性,提高效益,如小种植、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等科研性、工艺性劳动。
社会协同合作,劳动基地丰富劳动教育形式
芒种季节,学校组织学生前往长丰县马郢乡的乡村研学基地,跟随老百姓一起插秧、种豆子、磨豆浆。2018年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劳动基地在长丰县马郢村正式揭牌,从校内延伸到校外的丰富劳动实践课程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劳动认知、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
学校与社居委合作开设“向日葵”小课堂,定期开展劳动技能学习课程;组织孩子们走进社区包粽子、做元宵;利用课余时间在社区进行义务打扫、铲除牛皮藓等体验劳动。“我是小医生”“我是小小洗车工”“我是酒店服务员”等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劳动艰辛,从而培养他们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学会感恩的思想品德。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化的劳动教育不仅丰富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更为孩子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大门,引领我们朝着让每一个孩子“心中有爱手上有活眼里有光”的美好愿景大踏步前行。
新闻推荐
构建党群“小站点” 将公共服务送到家门口 长丰(双凤)经开区党建主题系列报道
一支“星火”志愿服务队,凝聚了拥有约6万多人口的群众期待。今年以来,长丰(双凤)经开区阿奎利亚社区围绕“党的工作全覆盖、...
长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长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