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达标建设为抓手 补齐农村社区短板
社区是居民生活和城乡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针对少数农村社区存在服务中心面积不达标、设施不完善、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短板,近年来,合肥市创新实施村级社区服务中心(站)达标工程,努力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目前,合肥市已打造50个符合省定标准的村级社区服务中心,第二批88个达标建设点已基本具备验收条件,结合今年的新情况、新形势,正在谋划第三批村级社区服务中心达标工程建设。
统筹谋划 送上政策“及时雨”
为解决部分农村社区(村)服务中心(站)服务能力不足问题,合肥市在深入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出台相关实施方案,要求每年选择一批村级社区服务中心(站)面积未达到300平米、基础条件薄弱、服务功能不足的村(社区),进行达标工程建设。市财政按每个建设单位 16 万元的标准,对验收合格的村级社区服务中心(站)给予补助。各县(市)财政要按 1∶1 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有条件的村(社区)还可引导、鼓励驻村企业、乡贤等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注重整合其他涉农资金,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以达标建设项目撬动地方加大农村服务设施方面资金投入,为合肥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送上政策“及时雨”。
对症下药
确保项目“接地气”
各县(市)深入摸底存量服务能力不足的社区服务中心(站),具体掌握服务用房面积、服务居民户数等信息。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总体情况统筹考虑、整体规划,结合当地村(居)民构成、资产、资源状况等因素,围绕“场地设施标准化、为民服务多样化、日常管理规范化”目标,对症下药,制定建设方案。
建成后的社区服务中心,根据村民聚居情况及参与意愿,可采取居民自治、群众协商管理的模式,也可通过创新服务运行机制,委托社会组织运营,提高综合服务设施利用率,确保符合群众需求。
量体裁衣
为民服务“筑品牌”
建成后的社区服务中心,普遍拥有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健身室、老年活动室、青少年活动室、活动广场等各类服务设施,部分社区根据实际情况还配备了农民文化乐园、儿童日间照料室等服务场所,可以为村(居)民提供科普卫生宣传、娱乐文化、日间照料等公共服务,有力促进了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均衡化。实践中,各地探索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建设模式。比如,长丰县义井乡涂拐社区结合乡村旅游建成具有旅游服务保障能力的社区服务中心,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
精心管护
建章立制“促规范”
在推进实体建设的同时,加强社区服务中心(站)管理维护,确保各项服务稳定高效运行,切实提升基层综合服务水平。
建成后的社区服务中心,逐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固定资产登记制度,把社区服务中心设施设备登记清楚,确保活动场所产权清晰,防止资产流失;通过实行轮流值班制度,确保社区服务中心每天不少于两人值班,值班人员详细记录当天值班情况,规范管理落实到位;通过落实卫生包保责任制,确保社区工作人员负责各自工作区域卫生,保持村级社区服务中心(站)卫生、干净、整洁。
张旋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后祥
新闻推荐
“和美杜集·‘镜’在眼前”上演精彩“大片” 杜集生态摄影大赛,用照片讲述和谐生态的故事
评审现场。《白鹭登枝》张忠建摄《插秧》徐小玲摄《稻虾共作》范柏文摄《家》黄洋洋摄《虾趣》...
长丰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长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