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扩店加推广 老字号“抱团”打响复工战 合肥新增13个“安徽老字号”品牌

江淮晨报 2020-04-20 07:00 大字

庄墓圆子。

老字号淮仁堂生产车间。

疫情之前三河米酒生产车间。

“老字号”是城市记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省商务厅认定81个品牌为2019年度“安徽老字号”,合肥市共有13个品牌入选。庄墓圆子、三河米酒、同心楼早点……这些好味道的入选无疑为餐饮企业疫后重振注入信心。为此,记者走访部分新晋入榜“老字号”企业,倾听经久不衰的传承故事,了解风波过后的转型突围。

A

庄墓圆子产能恢复到往年同期 疫情过后不涨价

错过了春节的最佳销售期,庄墓孟令球圆子的负责人吴洁心里并不慌张。这是一家完全靠手工制作的加工厂,所有食材每天现买现做,订单少了,采购就少,没有积压的囤货,吴洁的心里想,就当是给工人们放个长假。等正式复工,大伙儿肯定又要忙得“脚不沾地”。

吴洁的坦然得益于庄墓圆子的名声。在长丰,圆子种类五花八门,其中庄墓圆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为春秋楚庄王时庄墓人创制,故而得名“庄墓圆子”。如今,庄墓圆子已经成为当地婚、寿、嫁、娶、招待贵宾时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无圆不成席”作为一种礼俗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在庄墓会做圆子的不少,但像吴洁家这样一份圆子传承了四代的却不多。作为孟家的媳妇,同时也是孟令球圆子的第四代掌门人,吴洁和婆婆李传菊一起坚持用真材实料回馈新老客户。往年春节,最忙的时候,吴洁家一天就要卖出2000多斤圆子,这些圆子有的销往合肥周边,有的则通过快递送往江浙沪等地区。

今年受疫情影响,吴洁家的工厂显得格外冷清。4月初,在停工了2个月后,工厂开工了,回来上班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10多名工人每天从上午6点到下午4点,可保证日供应300斤孟令球圆子。“产能和销量都恢复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价格也还是老价格,20元一斤。”吴洁说,庄墓圆子的价格跟随猪肉浮动,眼下猪肉价格平稳,圆子的价格也就不会涨。再加上回头客多,虽然耽误了两个月,但生意已经恢复了正常。

B

同心楼早点借助老字号春风 今年将“扩店”

从2012年从父亲手里接棒算起,“同心楼”这个老招牌在潘泉手里已经经营了八年。今年,这个始于明末清初的早点铺第一次拿下了“老字号”品牌。在潘泉看来,这次入榜是对传统手艺的认可,也是对传统手艺人的鼓励。

潘泉初到店里帮忙时,才20出头,这一张罗就是十多年。这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式生产“车间”,八十来平米的店铺内进出忙碌的全是自家人。“在计划经济时期,庐城国营、集体餐饮服务业中,多以餐饮住宿为主要业务,唯有同心楼一家专营传统早点。”潘泉告诉记者,每年腊月二十三,庐江庐城地区有吃送灶粑粑的习俗,同心楼的大饼就成了全城居民首选。“那时同心楼门口就会排起长队,这也成了庐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不辜负食客们的喜爱,这些年潘泉一直坚持手工制作。“每天半夜1点起来,炒粉、揉面、和馅,一直要忙到天快亮。”今年疫期,潘泉的同心楼早点铺短暂休业,但复工后迅速迎来大批食客。“平常工作日,米饼米饺销售量在2000个左右,节假日销售量在4000个左右。”提及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潘泉说“累毁了”,“不少人开车过来买。”

顺应潮流,潘泉也开通了外卖,宅在家中的年轻人再也无需早起排队吃米饼。之前潘泉也曾萌发过开连锁店的想法,但很快被家人劝阻。“不担心秘方外泄,但是很害怕品质难把控,坏了招牌。”疫情好转,庐江县城一些早点店开始转让,但拿下“老字号”品牌的同心楼却有了扩店的打算。“最重要的是把好味道传承下去,所以这次扩大规模不以加盟的方式,还是自己干。”目前,潘泉正在忙活店招设计和店面翻新,“全新形象但口味不变。”

C

三河米酒春节销售量锐减考虑利用线上直播“卖酒”

同样是2019年度“安徽老字号”获得者,疫情给三河米酒带来的打击显然要比孟令球圆子大得多。春节是酒类的销售旺季,今年受疫情影响,三河米酒与往年相比,损失了近1/3的销售量。

“整个春节期间,我们的销售量几乎为零。”合肥三河四子同乐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孔令好告诉记者,三河米酒历史悠久,起源于宋,兴盛于明清。因为是糯米酿造,度数低,味香醇厚,十分符合老百姓的饮食喜好。在当地,无论是宴请宾客还是走亲访友总少不了米酒的身影。

但疫情给流传千年的米酒按下了“暂停键”,直到3月15日,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合肥三河四子同乐酒业有限公司逐步恢复了三河米酒的生产。从体温检测、佩戴口罩到车间、厂房的每隔两小时灭菌消毒再到工人用餐的无接触,轮班制,公司在竭尽全力防控疫情保障生产,但销量的问题仍然成为压在孔令好心头的重担。

“米酒的市场占有率不高,错过了春节黄金期,就相当于错过了一年的丰收季。”孔令好说,他也在考虑采用近期风头正劲的线上直播“卖酒”,但也明白直播带来的只是一时的销量增加,要想今年整个米酒销量有起色,公司恐怕还需要寻找一条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新路径。

D

淮仁堂将“养生厨房”推广到全国

说起百年药店,大多数人会第一时间想起电视剧《大宅门》中的百草厅。与百草厅一样,淮仁堂也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传承的药铺。不同的是,落址包河经开后,淮仁堂并非延续常规药铺的经营方式,而是生产起了罐装饮片。

作为疫情防控保障企业,淮仁堂从2月3日起就正式复工生产,2条生产线马力全开,产能始终保持在同期90%左右。“公司40多个品种中,涉及了中药抗疫配方中需要的几种,所以我们要保障供应。”淮仁堂常务副总经理孟凡标告诉记者,复工至今,生产线从未停歇,“此次拿到‘老字号’品牌算是对企业的一种激励。”

“养生厨房”的想法,淮仁堂从去年就有所打算。“本来准备从12月启动推广,受疫情影响一直到近期才开始着手准备。”据孟凡标介绍,常规中药服用方法是熬制或冲泡,但这种方法工序麻烦。“养生厨房主要在基础方法上进行提升,制成粉剂、丸剂或膏剂,让药效最大程度发挥。”目前,淮仁堂的“养生厨房”已经在合肥部分连锁药房“开伙”了。

“通过这些试点,我们想看看市场的反映,再进行改善。”孟凡标介绍,在企业规划中,“养生厨房”要在今年进行百店推广,“品牌将向全国进行辐射,部分省份药店已经来接洽了。”

E

专家观点“老字号”要肩负起新时期的历史使命

合肥市目前获得“安徽老字号”认定的品牌企业已增至29家,含此前获得商务部评定的同庆楼、张顺兴、公和堂、寿春堂、柏兆记五家“中华老字号”,主要分布于餐饮服务、百货零售、食品加工、传统医药等行业中,行业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老字号意味着匠心精神、诚信经营,所以老字号要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谈及老字号如何摆脱束缚,“破茧成蝶”?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认为:创新将成为振兴老字号的关键所在。

“老字号要继续生存,产品创新必不可少。除了让现有的产品增加新功能,还要在开发新产品上下功夫。”王云飞告诉记者,这种创新是全方位的,不仅仅体现在对产品的改造上,还体现在销售模式的改变、发展理念的转型。

另外,王云飞还认为,“老字号”作为承载中华文明、传承匠心精神,体现诚信经营的重要载体,需要以崭新的姿态和风采进行改革创新,不断焕发出“新内容”“新亮点”和“新优势”。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乐天茵子 卫晓敏

新闻推荐

“出门不带泥 上路不抛撒” 多措并举 强化渣土管理

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长丰县各大工地陆续恢复开工。在保障企业有序复工的同时,长丰县城管局进一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渣土...

长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